歌剧选段《灿若星辰的目光》作品及演唱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歌剧选段《灿若星辰的目光》作品及演唱分析

郭振将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灿若呈辰的目光》是当代民族歌剧《运河谣》屮男女主人公的经典二重唱唱段。此唱段在歌词韵味、旋律节奏、曲体结构、情感表现等方面都展示!li较高的艺术价值、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时代精神,是值得学界认真学习和深入探讨的经典范例。本文从创作背景、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和演唱特点等四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期达成学3者对歌剧的全方位理解和认识,提升歌剧的认知度和艺术感染力,为推广和普及民族歌剧、弘扬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民族歌剧;二重唱;旋律;情绪;音色;演唱

一、歌剧《灿如星辰的目光》的作品分析

(一)歌剧《运河谣》的取材

歌剧《运河谣》是由“旋律之王”作曲家印青担当,黄维若、董妮编剧, 2016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这是国家大剧院以民族唱法为载体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歌剧以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作为背景,为观众展现其独特艺术品质和魅力。歌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剧中较多唱段吸取了戏曲、地方民俗曲调等精髓,采用民族唱法为载体,故其创作特征具有极强民族性,是一部极具影响的民族歌剧作品。

(二)《灿若星辰的目光》对歌剧《运河谣》的主题诠释

歌剧《运河谣》包含两大主题,一是运河主题,二是爱情主题。运河主题主要通过贯穿始终的《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和民谣风格的《运河谣》来诠释,充分展现了运河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内涵。《灿若星辰的目光》在歌剧《运河谣》第二幕出现,演唱形式是女声独唱和男女声二重唱。唱段《运河谣》旋律优美、淡雅、婉转,极富江南水乡的曲调风格。唱段《灿若星辰的目光》曲调深情,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向往。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在张水鹞的船上首次互相倾诉爱意的情境。二人激动而又含蓄地直抒心意,却引来了垂涎水红莲的张水鹞“妒火乱窜”,嫉恨化名水手“李小管”的男主人公秦啸生,从而为后而戏剧的冲突埋下了伏笔,为剧情的发展与推动起到了奠基作用。

(三)《运河谣》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1、女主人公“水红莲”人物形象分析

水红莲命运多舛却重情重义,爱憎分明又善良美丽,刚烈泼辣又可爱俏皮。她生长于北京,十岁就随师傅漂泊到杭州,唱曲卖艺于运河上,因此她又具有江湖气息,比秦啸生多了一些圆滑机智和随机应变,如在第二场开场她教导秦啸生:“你是一个水手呀,文绉绉会露出破绽,睡觉要说‘挺尸’,走路要说‘起旱’,看到漂亮的妹子哟,要说,“哎哟,真是七仙女下凡”。她宁愿逃亡也不愿做富人的小妾,宁愿与秦生拉纤吃苦也不愿屈服于恶势力,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亲人的性命去伸张正义。这一切都让人感慨至深,她是那个时代既有柔情又刚烈无比的“女汉子”,体现出了一种英勇无畏大爱的精神。

2、男主人公“秦啸生”人物形象分析

秦啸生看似一个不谙世事的儒雅书生,正如关砚砚唱段《好人呀,你还想瞒我到哪一天》里所描述的“你知书达理老实又腼腆”,然而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了躲避追捕,秦啸生冒名顶替水手“李小管”来到张水鹞的船上,受到张水鹞的百般欺侮,被盲女关砚砚误认为自己的负心汉“李小管”,被人们骂做“丧尽天良的风流水手”,他却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

二、《灿若星辰的目光》的演唱处理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要推广并被大众所熟知传唱,“演唱”是最重要的表达环节。然而“演唱”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表演艺术,具备了良好的嗓音条件,只是歌唱的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和表演才能,后期经过一系列的发声技巧方法的严格训练,结合所演唱歌曲的特点细致分析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做到确切而近乎完美的演绎出来。

(一)咬字吐字

我国民族歌曲的演唱尤其注重“字正腔圆”,字正是指出声发音定位准确,腔圆是指唱腔要圆润饱满。收尾归韵应注意时间控制怡到好处圆满收场,不然会影响全局,使得该字音的表达前功尽弃。一定要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从而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二)音色音量

在演唱《灿若星辰的目光》这首民族歌剧选段时,要有民歌“谣”的亲切朴实,表现出其浓郁的民族风味儿。以扮演者王宏伟(饰秦啸生)和雷佳(饰水红莲)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王是高亢明亮的音色,雷是清亮甜美的音色,都属于民族声乐新生代的代表人物。然而在具体的演唱中由于塑造的人物形象各自心理活动的变化,音色也会有细微调整。如歌曲的前半部分气息的运用就像“摇橹”时一样,每一句顺着推出去,让音量自然轻柔,音色应淸新温婉,用趋近于哼着说话一样的叙述来歌唱,宛如小溪潺潺流过,只是在演唱“烫”字时要注意音量渐强,音色渐明朗开阔,顺势推出歌曲的后半部分。由于是重唱,为了突出火辣水红莲的主动性,秦啸生的扮演者王宏伟在演唱这一部分时,就少了以前高亢粗犷、热烈奔放的音色,而是用了柔美空灵近似伴唱的音色,塑造出了单纯胆小,心思细腻的书生意气。

结语

《运河谣》以跌宕起伏的故亊情节、深情感人的人物形象、精彩内敛的唱同和对白构建了一个优秀的戏剧蓝本,而最终使这一作品成功打动观众内心的却是作品宏人的艺水构思和细致的音乐笔触。二重唱《灿若星辰的目光》虽然只是众多优秀唱段屮的一个代表,但其细腻、通达、延绵的旋律,富有逻辑、精致、紧凑的结构已经把曲作者印青老师的创作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歌唱家们深厚的演唱功底、张弛有度的表演又为歌剧添上了飞翔的翅膀。作品的成功问世不仅蘊含了剧作家、曲作家、表演艺术家的辛勤耕耘,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和平、繁荣年代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渴筚和追求。

参考文献:

[1]黄维若、董妮.《歌剧(运河谣)剧本创作的若干探讨》[J].剧作家.2013(06)

[2]黄维若、董妮.《运河谣》[J].剧作家.2013(03)

[3]望晓霞《传与统的融合——歌剧<运河谣>中的本土风格透视》[J].文艺争鸣.2014(03)

[4]韩荣荣《歌剧<运河谣>的演唱特点及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5]姜艺艺《弘扬生命笑丽筑建心灵家园——读民族歌剧剧本<运河谣>》[J].剧作家.2013(06)

[6]赵怡轩《戏剧视角下的歌剧《运河谣》初探》[J].歌唱艺术.2012(08)

[7]苗晶、乔建屮《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8]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04)

作者简介:郭振将(1991—)男,汉族,山东东平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