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礼仪接班人——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争做礼仪接班人——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

王叶青

王叶青(苏州市相城区陆慕中心幼儿园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当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学前儿童可塑性强,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课程教育、幼儿生活、教师素质、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1-0106-0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作为祖国的未来,幼儿更应该从小就学习文明礼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幼儿在家里的“地位”稳固上升。他们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有其教育的独特性,一日生活皆课程,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时候,应当将其渗入到幼儿的点滴生活中。

一、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浓厚的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二任老师,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教师应当注重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对幼儿学习礼仪的资源进行逐步的挖掘,继而使得整个布局更加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使得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幼儿园的大环境面向的是全部的孩子,可以在校园中打造一条文明礼仪廊,长廊里图文并茂地展示有关“八礼四仪”的儿歌、故事、文明用语等。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能够看到,如果幼儿园的校园是清新的、整洁的,那么就会给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教师应当注重教室环境的布置,在我们的班级“家园驿站”中可以开设“礼仪之星”或者“文明宝贝”专栏,公布获得称号的幼儿;每个月都要依据活动的相关主体,对主题墙进行装饰,展示班中幼日常文明礼仪表现的事迹;在班中的区域中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布置,如在语言区中投放一些和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图片以及书籍,使得幼儿在对这样的书籍进行欣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明无处不在。还可以投放一些纸、笔,鼓励幼儿制作“八礼小图书”,引导幼儿相互之间讲述故事的内容。还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节约用水的标识语,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幼儿在生活点滴中能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将文明礼仪融入到课程中,进一步促进文明礼仪的良好开展

(1)将文明礼仪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

幼儿园的相关教育标准中提到,应当使得教师和幼儿,以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逐步培养起幼儿对人亲近以及对人有爱的态度,应当教给幼儿相关的交往技能,使得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真正学会和睦相处。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来设置文明礼仪的活动主题,比如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走楼梯、洗手、进餐活动,大班孩子之间更是多了相互间的合作与外出参观的机会,可以根据这些情况组织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比如说学会协商以及等待等,教师还应当利用多种多样的节日来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在幼儿园及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关爱他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样一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幼儿自身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家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正能量,从而促进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得到积极的开展。

(2)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初步阶段,幼儿园应当每周安排适当的礼仪教育课程,要使得教师能够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与研究,要将对幼儿所进行的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比如说在组织大班歌唱《我爱你》活动中,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好朋友之间相互的信赖和友好。再请幼儿创编歌词,孩子在创编的过程中回想与朋友相处的细节,体会朋友间的情谊,使幼儿明白同伴之间的相处方式,提高自身对待人接物的理解。

(3)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区域活动中来

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应当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文明礼仪的存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比如在扮演区中投放《孔融让梨》的扮演道具,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感受分享。所以教师要积极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扮演相关的角色,继而使得幼儿在对角色进行扮演和模拟的时候真正掌握和他人进行交往的礼仪。

三、将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幼儿的生活之中

(1)在晨检及户外活动环节渗入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的人数是比较多的,幼儿来园时间又比较集中,晨检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晨检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拥挤的状况,教师应当让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交际技巧,比如相互之间谦让、等待的礼仪。现在我们的户外游戏是分为攀爬、平衡、骑行等大区域开展的,大班年龄段是混班自主选择进行游戏的,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纠纷,教师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况,引导幼儿掌握相关的技能来解决交往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

(2)在进餐环节渗入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有“牛奶饼干”“午餐”和“点心”三个进餐环节,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幼儿自身的进餐习惯,使得幼儿能够养成餐前洗手以及餐后擦嘴的良好习惯,可以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比如说我们班我就采用了古诗《悯农》的欣赏,通过古诗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进而帮助幼儿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在进餐过程中还要引导幼儿不吵闹、不大声说话。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班还开展了“值日我最棒”的活动,其中有午餐小助手,通过值日生工作帮助幼儿养成对劳动热爱的好习惯以及良好的责任感。

(3)在午睡环节渗入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能够自己穿脱衣服、裤子。其次,就是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在午间休息时可以播放一些安静的睡眠歌曲和故事,让幼儿有一个舒适的氛围,在睡眠歌曲中渗入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使得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卫

生习惯。

(4)在外出参观中渗入文明礼仪教育

很多的课程活动都需要幼儿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比如《参观御窑金砖博物馆》活动就是。由于地理优势,博物馆和我们幼儿园位置很近,就开展了相关的课程活动。在外出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就先和孩子讨论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其中就谈到了步行去博物馆需要注意些什么。通过幼儿的讨论,幼儿知道了要外出步行时要看好红绿灯、过马路走斑马线等等,来到博物馆参观时也要注意安静参观不影响他人等,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参观习惯。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幼儿起初的学习就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的,他们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是很崇高的,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首先应组织教师学习自身的职业规范,可以开展文明礼仪的讲座。在行为上,要求老师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关心学生,以理服人,不体罚学生。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五、家园合作共同展开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很直接的,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且关系更是亲密,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那么树立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就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园之间相互合作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家长在家也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如: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带孩子外出游玩时,教育孩子不采摘花果,也不能乱扔垃圾等。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是要时刻沟通保持联系,教师首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时候,应当将其渗入到幼儿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之中,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细微习惯开始,开展多种多样的趣味性活动,提升幼儿对文明礼仪的关注度,使得幼儿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相信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艳.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初探[J].世纪桥,2011,(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

[3]李霞.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与良好习惯的养成[J].考试周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