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mex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标准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Sysmex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标准的建立

席洪刚

席洪刚(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25001)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复检标准在XE-2100血液分析仪上的建立方法。方法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提出的41条自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复检规则的制定方法,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在XE-2100血液分析仪上制定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结果我们制定的复检标准,假阴性率为4.9%,略低于协作组推荐的<5%的标准,说明我们制订的复检规则符合要求,可以确保患者结果的最大限度的安全性。结论该标准的制订解决了实验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既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兼顾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复检标准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077-02

2002年,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提出了自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复检标准,制定出41条复检规则,为血液常规显微镜复检提供了操作规范。我们根据规则中推荐的制定程序,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在XE-2100血液分析仪上制定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现将其制定过程及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及试剂:SysmexXE-2100血液分析仪及Sysmex厂家配套的稀释液、鞘流液、各种溶血剂及质控物。OlympusBX-41三目光学显微镜:用于血液涂片分析。

1.1.2标本来源: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000份。静脉采血1.0ml,使用日本积水创格公司生产的EDTA-K2真空抗凝管采集,采血后在20分钟到2小时内检测完毕。

1.2方法

1.2.1仪器校准及质控

由厂家工程师对仪器进行保养并校准通过后,每日使用e-CHECK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测定,确保室内质控在正常范围。参加全国卫生部临检中心、辽宁省临检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活动,成绩优秀。

1.2.2标本测定

按我室工作常规,使用SysmexXE-2100血液分析仪对2000例患者血液常规进行检测,记录所有患者CBC+DIFF的检验结果及仪器出现的各种报警提示信息。将所有这2000份标本涂片进行瑞氏染色。选择两名资深检验者阅片,记录所有阅片所见及分类结果。按照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方法和步骤,确认复查规则。

1.3显微镜复检观察内容

(1)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评估;

(2)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形态;

(3)红细胞大小、染色及形态,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观察红细胞是否存在异常凝集;

(4)血小板大小和形态,有无血小板聚集现象;

(5)其他异常(如寄生虫等)。

1.4血液涂片阳性标准,见表1。

表1阳性涂片的标准

1.形态学

a.红细胞形态异常为2+/中等或更大。唯一例外是疟疾,该项涂片任何发现均视为阳性发现。

b.血小板形态(巨大血小板)2+/中等或更大。

c.血小板聚集为罕见/偶见。

d.Dohle小体为2+/中等或更多。

e.中毒颗粒2+/中等或更多。

f.空泡变性2+/中等或更多。

2.异常细胞类型

a.原始细胞≥1

b.晚幼>2

c.中幼/早幼≥1

d.异形淋巴细胞>5

e.有核红细胞≥1

f.浆细胞≥1

1.4复检标准

(1)临床医生要求复检的,如寄生虫、白血病等;

(2)临床初诊或提示有白血病等血液病时;

(3)仪器给出结果与初诊或提示明显不符的;

(4)仪器无白细胞总数或自动分类结果的,或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的;

(5)初诊白细胞总数高于25×109/L或低于2.5×109/L;或三天内超过Delta限;

(6)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结果严重异常:中性分叶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60,单核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0.15,嗜碱性粒细胞>0.03;

(7)初诊红细胞总数高于6.0×1012/L或低于3.0×1012/L;或血红蛋白高于175g/L或低于80g/L;或三天内超过Delta限;

(8)MCV高于100fl或低于75fl;

(9)初诊血小板总数高于400×109/L或低于80×109/L;或三天内超过Delta限;

(10)直方图或散点图异常;

(11)仪器给出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如原始细胞(Blast)、不成熟粒细胞(IG)、非典型淋巴(ALY)、有核红细胞(NRBC),血小板聚集(PLTClumps)等。

1.6复检标准的评估

对血液分析仪结果和显微镜复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仪器的筛查效果,比较镜检所见及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符合情况,判断所制定标准的可行性。

2结果

我们将2000例标本分类结果对比仪器报警提示信息,计算出真实性表,见表2。

表2真实性表概要

表4可见,对于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符合率较高,分别达到了100%和90.9%;对幼稚粒细胞、有核红则符合率一般分别为54.93%和53.85%;对血小板聚集的符合率最低,为37.5%。因此,我们剔除了一些仪器报警过于敏感的指标,如“Turb/HGB”,认为这些报警与血细胞分析关系不大。

3讨论

伴随血液常规从手工操作到应用仪器检测,从半自动仪器到全自动仪器,从两分类、三分类仪器到五分类乃至六分类多参数仪器的发展过程,血液常规检验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不断提高。然而,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仪器真阳性率降低假阴性率,确保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准确,同时又不降低工作效率,这一个矛盾也逐渐在各个临床实验室显现出来。

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提出的自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复检标准,参考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对该标准的注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我们对XE-2100血液分析仪制定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

一台性能良好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应当具有相当好的过筛能力,不需要复检的标本,仪器的各项报警正常、直方图、散点图也未出现异常,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以按照仪器的结果发出报告。有些情况,即使仪器出现几个提示信号,但程度很低或经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仍可判断该结果的可靠性。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除了要具备坚实的血液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对所使用的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结构和功能,包括对各种散点图、直方图的解读要了如指掌。对于复检的标本,我们的重点是对仪器提示异常的部分,而未提示的部分仅进行浏览。例如,仪器提示红细胞碎片,我们就重点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质量的变化,而对于血小板、白细胞则简单浏览即可。要纠正血片的复检等同于白细胞分类的错误观点。

Delta检查(deltacheck)是同一患者两次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用来判断因标本等错误引起的结果的偶然误差。一项特定试验的Delta限是指,在启动涂片复查或一些其他确认分析仪结果的措施前,区分最近一次的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与前一次的测定结果的量。各个实验室在建立Delta限时应考虑生理因素和实验室使用的自动分析仪的特性。当最近一次的自动分析仪结果同前一次结果的差异不大于Delta限时,认为Delta通过。而最近一次检测结果与前一次的差异大于预先设定的Delta限即为Delta逾限。通过实际工作,我们认为白细胞计数的Delta限为30%,红细胞/血红蛋白的Delta限为10%,血小板的Delta限为20%比较合理。

该标准的制订是严格按照确认规则的建议程序步骤执行的,解决了实验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即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兼顾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英华,孙景春.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4):541-542.

[2]严能冰,李俊枫,陈斌,等.血液分析仪分析后复检标准的建立和临床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6):586-587.

[3]丛玉隆,彭明婷.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08-382.

[4]彭黎明,邱广斌,赵威,朱忠勇.自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规则[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