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开放教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赵生花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736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课程理念使教师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新闻、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更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方式。

笔者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做法谈谈如何开放语文课堂,增强语文的丰富性,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以搜集资料拓宽课文内容

“课文只是个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内涵更丰富,学生视野更开阔。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可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

如:学习《向往奥运》一课,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不仅找到奥运会场馆建设,奥运会运动员、运动项目资料,奥运趣闻,就连奥运会宣传专题片,历届奥运会的会徽、会歌、吉祥物都找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二、以生活实践拓展教学内容

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花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引导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节假日,总不忘提醒学生外出旅游或到农村转转,平时,要求学生定时收看“百家讲坛”“挑战主持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奥运会倒计时”“开心词典”这些能引导价值观、人生观,拓宽视野的电视节目。同时对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实,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

三、以课外读物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针对六年级毕业班这一特殊状况,本学期,我将教材略作调整,每二至三周为一个主题单元,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古诗”教学周,一边学习新课,一边采用趣味游戏激励学生积累背诵了小学阶段的所有古诗词70首。“名著”教学周,教师立足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采取不分析讲解的方法,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近原著,欣赏原著。这样,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处理、提升教材,鼓励学生去“读整本的好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读书,爱读书的愿望。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以各学科知识渗透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历史巨变,小到鸟兽昆虫;既有人生哲理的探讨,又有自然奥秘的窥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些知识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

1.语文与音乐同行。

有些诗歌早已被谱曲歌唱,如《上学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击队之歌》。组歌《长征》气势磅礴,为教学《七律长征》带来了无限的激情。在歌唱中,学生随节奏和跳音感受到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艰险,随音乐的舒缓流畅体会了工农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用音乐创设情境,既能渲染气氛,又能提高儿童审美能力,更是老师惯用的教学手段。

2.语文与美术同在。

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教学时通过课件演示或画图,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画面,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

3.语文与表演并生。

学习《晏子使楚》《狐假虎威》《守株待兔》这些课文时,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还原故事情景,进行入情入境地表演,在表演中积累语文,发展思维。

语文中还有数学、历史、科学……将语文融会贯通于其它学科之中,开放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课中交流,课后归纳回味,教学视野可以更广阔,学生素养会更全面发展,也将给语文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