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达峰浓度Cmax普通片为(69.57±12.80)μg/ml,缓释片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x普通片为(1.8±0.7)h,缓释片为(3.9±1.8)h;峰谷浓度普通片为(48.91±12.00)mg/ml,缓释片为(52.87±11.03)mg/ml,波动系数DF普通片为(37±9)%,缓释片为(10±4)%,Csavg普通片为(57.12±11.93)μg/ml,缓释片为(59.16±24.22)μ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7%.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其普通片比较具有缓释特征,血药浓度稳定,其生物利用度与其普通片剂相似.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气相色谱法 稳态试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基于排放测量数据,采用量化共扼梯度法(SCG)建立了煤层气发动机的BP神经网络排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全面了解煤层气发动机的排放特性和制定合理的排放控制策略,借助于该模型,通过模拟研究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预测结果。

  • 标签: 煤层气发动机 废气排放 预测模型 量化共轭梯度法
  • 简介:利用推广形式的二重复Ernst方程的已知种子解,通过一种Bācklund变换来获得新解,从稳态轴对称引力真空场的二重复Ernst方程出发,通过定义新坐标x1=P+JZ,x2=P-J2得到一种推广形式的二重复Ernst方程,并通过对其种子解进行Ⅰ变换。从而得到一种新形式的Bcklund变换来生成Ernst方程的新解,此Ⅰ变换满足群性质.

  • 标签: 二重复方法 二重复Ernst方程 二重复B(?)cklund变换
  • 简介:摘要本节课以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指导,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倡导探究,鼓励讨论——激励评价,引导归纳——拓展应用,力求创新”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内环境稳态
  • 简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由于其高信噪比和易提取的特征成为是脑机接口系统中重要输入信号。了解注意对SSVEP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中采用了经典的SSVEP实验范式,呈现两列字母序列,同时在字母序列的位置上呈现频率不同的闪烁背景以产生SSVEP,并通过设置了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两类实验情景,探讨注意资源的分配对SSVEP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注意资源的分配存在对应关系,注意资源分配得越多,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越大。(2)利用集中注意、分散注意和非注意状态的差异,可以增加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视觉信号输入。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注意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为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注意 脑机接口
  • 简介:用行波变换方法和分叉理论研究里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定常解和定常解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存在两类定常解,静态解和平面波解,对于具有正阻尼和软特性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稳定的平面解存在于正常色散媒质中,而对于具有正阻尼和硬特性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稳态平面波解只存在于反常色散媒质中,此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在行波变换下的派生系统在处发生Hopf分叉。

  • 标签: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稳态解 稳定性 分叉理论 平面波解 行波变换分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现如今,社会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已经成为了保证安全和促进生产的关键之处。一旦电力系统的稳态潮流失去了控制,就会造成大范围的系统事故,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做好电力系统的稳态潮流控制,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力系统,稳态潮流控制,
  • 简介:本文对带质量块的微型双稳态压电板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中心固支四边自由的带质量块微型压电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应用应变梯度理论考虑尺寸效应,综合考虑力、电、热耦合作用,采用VonKarman大变形理论,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特征值法探究不同内禀长度和不同压电铺设面积的情况下,温度和电压对其固有频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其次研究了不同外激励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随着压电铺设面积的增大,力、电、热耦合效应增强,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越显著;通过研究温度和电压对系统振动幅值的影响为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发现尺寸效应对结构刚度影响较大,验证了微型结构考虑尺度效应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会为今后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 标签: 双稳态板 应变梯度 力-电-热耦合 特征值法
  • 简介:为了摸清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明确气井真实产能,对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基质线性流理论,推导出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线性流产能方程,建立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评价图版,提出了页岩气井产能系数。经涪陵页岩气田现场生产数据验证,涪陵气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长期处于非稳态线性流阶段,单井产能系数与生产压力保持水平呈良好正相关关系,与非常规产量预测软件预测可采储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页岩气井产能系数是评价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处于非稳态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有效指标,通过求取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可以预测可采储量。建议对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连续监测井底流压3-6个月,获取可靠的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后对产能进行评价。

  • 标签: 产能系数 非稳态阶段 基质线性流 产能评价 分段压裂水平井 涪陵页岩气田
  • 简介:基于N-S方程、κ-ε湍流模型和周期性边界,在额定转速下对不同油膜厚度和瓦面倾角下的推力油槽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利用Autocad和Proe建立了1/12推力油箱模型,并作适当简化,采用分块网格技术对计算区域进行了网格划分;然后在Fluent中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了计算;最后通过后处理得到了瓦面各部分的压力分布、不同膜厚和倾角与瓦面承载力的关系曲线以及油膜不同厚度层下的速度分布,这对推力轴承的设计、检修、运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推力轴承 FLUENT 油膜 周期性边界
  •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多高校出现部分学生对缺少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大学生是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群体,思维极其活跃,但在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时,并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通常会带有自己的感性思维去评价是与非。尤其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和风俗所侵蚀,从而冲击和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为让高校学生思想不被这种不良文化所侵蚀,学习和掌握内稳态理论将是良策,在哲学上,内稳态理论有着广泛适用性和高度概括性,将其用于分析和指导当下高校思政教育问题,依据着理论,将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新颖,使学生们乐于学习,持之以恒,最终使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得更高尚。因此,本文主要阐述运用内稳态理论会对高校思政实践教育有哪些价值和启发。

  • 标签: 思政教育 内稳态理论 思维方式 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折患者43例,这些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植入同种异体治疗,术前术后选用Marylan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43例均获随访,时间(20.8±5.1)个月(12~30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优28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为90.1%。结论: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 同种异体骨 植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畸形愈合是跟骨折未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所带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改善患足疼痛、矫正畸形以及恢复患足功能是临床治疗跟骨折畸形愈合的目标,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跟畸形愈合所致症状的力学机制研究,各种截术作为可以特异性矫正跟畸形、恢复正常跟形态的一类术式,在跟畸形愈合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常用的各种跟矫形截术式技术特点、治疗效果及各自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 标签: 跟骨 骨折 截骨术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的带血管蒂头状移位治疗月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月无菌性坏死患者19例,其中Lichtman分期ⅢA期15例,ⅢB期4例。摘除坏死月后将头状斜形截,髂骨植修复头状继发缺损,带血管蒂头状移位重建月缺损。随访记录患侧握力、腕关节疼痛VAS评分、Quick-DASH评分、PRWE评分、腕骨高度指数及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6~86个月,平均47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腕关节VAS疼痛评分术前为(5.53±1.46)分,术后为(2.12±1.41)分,术后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前患侧腕关节平均握力为(10.05±2.83)kg,术后患侧腕关节平均握力为(28.45±4.58)kg;Quick-DASH评分术前为25.45±4.56,术后为8.12±1.81;PRWE术前评分为26.97±7.52,术后为4.41±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腕关节高度指数术前为0.49±0.03,术后为0.48±0.0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的带血管蒂头状移位是一种治疗月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截骨术 月骨 头状骨移位 Kienböck病
  • 简介:目的报道带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摘除头状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瓣植入填塞头状空隙。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3例腕痛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 标签: 治疗 月骨 骨瓣植入 血管蒂 坏死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的效果。 方法: 选入本院收治 100 例病患入此次研究,分组劈开术组( 50 例行劈开配合挤压术)及常规组( 50 例行常规劈开术),对照临床效果。 结果: 劈开术组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板移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在实际治疗中多加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骨增量 骨劈开术 骨挤压术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形成蛋白-2(rhBMP-2)和胶原基纳米复合材料(nHAC)修复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小型猪牙周缺损模型,设立rhBMP-2-nHAC复合材料植入组、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植入胶原基纳米组.术后8周观察各组间修复效果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分析评价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8周可见复合材料植入组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四环素双标记表面、矿化沉积率、体积、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胶原基纳米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和nHAC可明显促进牙周缺损修复。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胶原基纳米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植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植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下犬上颌窦内提升植与不植的成效果。方法:随机将6只比格犬(共12侧上颌窦)分为2组,A组为上颌窦内提升+即刻种植(3.5mm×8mm),B组为上颌窦内提升+Bio-Oss(0.8mL)+即刻种植(3.5mm×8mm)。利用CT、Micro-CT以及组织学评价2组术后上颌窦内和种植体周围成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A组术后即刻、3个月的CT数据重建上颌窦内成体积和密度显著低于B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均证实,A组的成仅在种植体周围的下部,而中部和上部未见明显骨质;而B组的种植体周围均包绕着适量骨质。2组中上部和中部新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部新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不植时仅在窦底有一定量的新形成,为了达到良好的术后和远期效果,建议在行内提升术时适当植入骨粉。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 植骨 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