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14例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为主的方式行关节内病变切除术,必要时辅以开放手术,术后均辅以关节内放疗。结果14例患者中有9例获得6~60个月随访,平均44个月。其中1例复发,8例关节功能比对侧膝关节稍差,但比术前明显改善;9例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为(45.5±6.5)分,术后(87.7±1.9)分。结论对于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进行手术时应务必尽量清除干净,手术后常规辅以适当方式的放射治疗可以避免复发;对于严重弥漫性或复发病例可能需要关节外放疗。

  • 标签: 手术 放射治疗 关节镜 膝关节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营养不良临床效果一例。方法 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行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治疗。术后两周再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 术前患者双眼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 2周患者刺激减轻, 3个月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营养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视力。

  • 标签: 病灶切除 角膜营养不良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实施单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宫颈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不孕不育症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促性腺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互安装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克罗米芬 绒毛膜促性腺激 不孕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胚胎停育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存在胚胎停育史且血孕酮偏低的孕妇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5.20-2017.5.20),其中对常规组单纯采用黄体酮治疗,对实验组采用绒毛促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0.00%,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绒毛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可有效降低与预防胚胎停育情况,改善母婴结局,值得采纳。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目的探讨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子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共研究通过活检或刮除术收集的不同临床分期的92例子宫颈癌标本,其中79例为鳞癌,11例为腺瘤,2例原位癌,通过免疫过氧化酶实验技术应用β-hCG抗体,检测相应抗原在宫颈癌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77%(69/90)的宫颈癌患者βhCG抗体表达为阳性,鳞癌阳性例数80%(63/79)明显多于腺癌55%(6/11),β-hCG抗体在宫颈癌晚期患者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71%和29%).结论产生β-hCG的肿瘤预后较差.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亚单位 子宫颈癌 免疫组化 病变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绒毛促性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HCG值进行测定,并应用化学发光法对全部患者的血标本进行HCG测定。结果化学发光法进行β-HCG药盒标准品的测定中,标准品各浓度点与HCG测定值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HCG的测定和绒癌、葡萄胎患者的诊治,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医学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 简介:患者,女,30岁,主因"双胎妊娠29周+6,发现双胎生长不一致,血压升高1天"于2015-04-24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28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4-09-27,自然受孕。基础血压120/80mmHg。孕早期B超提示单绒毛双胎。妊娠19周+4B超提示两胎儿未见明显畸形,双胎发育均与孕周相符。OGTT正常。患者入院当日2次测量血压均为140/90mmHg,偶有头晕,无头痛、眼花,尿蛋白(+)。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G3P1,5年前剖宫产1次。入院后B超:宫内孕双活胎,大胎儿头位,相当于30周-(+4),估计体质量1533g,RI=0.52,S/D=2.1,膀胱大小2.28cm×1.58cm,羊水最大深度5.1cm,胎儿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中度);小胎儿臀位,相当于26周-(+1),估计体质量784g,RI=0.68,S/D=3.11,膀胱大小1.43cm×1.93cm,羊水指数4.3cm,脐绕颈1周。入院诊断:G3P1宫内孕29周+6,双胎妊娠,头臀位;单绒毛性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I型;轻度子痫前期;瘢痕子宫。

  • 标签: 单绒毛膜性双胎 并发子痫 双胎妊娠 单绒毛膜双胎 轻度子痫前期 内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流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4日~2017年9月2日期间我院接收的2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另根据妊娠结局将同期40例早孕流产者分为流产组与先兆流产组,各20例,比较三组孕产妇的血清孕酮、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流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32.44±15.27)ng/mL、(115844±3275.5)U/L;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13.54±5.13)ng/mL、(5476±1046.5)U/L;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24.87±8.24)ng/mL、(9754±2365.2)U/L,另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可将血清孕酮、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作为预测早期流产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期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溃疡清创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次数、眼前指数及手动-光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角膜溃疡清创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羊膜覆盖术 角膜溃疡清创 氟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