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英国生物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1916—2005)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1928-)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1916-)共同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于他们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而取此殊荣。后来弗·克里克的兴趣转向大脑意识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弗·克里克出版过一部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引起比其获诺贝尔医学奖更大的注意。

  • 标签: 假说 灵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90年代 细胞 生物物理学家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发育存在时代差异和地域分异。就齐鲁中原地区而言,总体下滑衰落、间有起伏升降为经学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具体到形成原因,则至为复杂。大概言之,魏晋时期的经学鼎盛局面主要应归因于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南北朝时期的经学衰退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多变的政治形势。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齐鲁 中原 经学 变迁
  • 简介:张晖明在《学术界》2017年第11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发育》一文中指出,如何认识评价68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如何理解68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彻底否定摈弃简单认为两个阶段是“矛盾”或“相悖”的错误观点,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

  • 标签: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发育 经济学理论 学术界
  • 简介:先秦儒家主大义灭亲吗?其答案至少不是全称判断。比如,《春秋》记载鲁国诛庆父这个经典案例及其微言大义,就疑大义灭亲,而有亲属容隐制度萌芽。春秋鲁国宗室和朝臣庆父、叔牙、季友是三兄弟,叔牙、庆父先后弑君(也分别是弑兄杀弟),季友则立诛叔牙、缓诛庆父,力守君臣之义,同时尽可能悉心敦睦并力保延续与叔牙、庆父的兄弟伦理,曲尽亲亲之道。伦理亲情中血色淋漓,刀光剑影中维护伦理,其中蕴涵着求解伦理和政治法律关系两难、顾全伦理和政治法律关系的努力及其智慧。其直面问题、寻找成因、求解两难、所达目的等方面,都对大义灭亲审慎存疑,发育着亲属容隐制度。由此细化深化大义灭亲、亲属容隐研究,有助于凸显其两难,妥为调谐伦理和法律关系。

  • 标签: 《春秋》 大义灭亲 亲属容隐
  • 简介:论题罗杰·斯佩里教授的大脑功能理论是说左脑以理性逻辑分析和记忆等为优势半球;右脑以立体空间形象和音乐艺术为优势的半球,但是,至今尚未得到生物医学科学家报告找到理性逻辑和记忆神经细胞的消息,也未发现立体空间图像和音乐神经细胞的踪迹。看来大脑左右半球神经细胞并没有区别,难道同样的脑神经细胞真的会有功能优劣吗?否则,大脑各部分是不可能存在分工的功能。

  • 标签: 大脑功能 神经细胞 分工论 运动 思维 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