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毒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宫颈HPV感染患者12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术后出血复常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HPV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为63.33%(P〈0.05),其术后出血复常时间为(9.17±0.64)d早于对照组为(16.37±1.29)d(t=14.26,P〈0.05),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为10.00%,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PV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控制了病毒的繁殖。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 宫颈HPV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空洞闭合的改善和痰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80例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V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12月后的空洞闭合痰菌的转阴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空洞闭合的改善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配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有效清除了痰菌,改善了临床症状,加快了空洞的闭合。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和术前、术后1周的常规肝功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肝功能为ChildA级的35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A级者有28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1.9±2.6)%,术后为ChildB级的患者有7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8.8±3.9)%。术后Child分级由A级转变为B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评估为ChildB级的26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B级的有21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4.2±4.1)%,术后转变为C级的患者有5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9.6±7.7)%,术后Child分级由B级转变为C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进行评估时,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Child分级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肝功能储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方式在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且采用信封化分组,对照组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5)和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n=4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别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进行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结果术后1~2d内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但术后3d以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肾结石患者应用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皮肾镜治疗的结石清除率及对其肾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老年肾结石患者共86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接受皮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3.33%)(P<0.05),治疗组肾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情况,治疗组选用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采用皮肾镜术的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9%)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比较皮肾镜术治疗老年肾结石临床疗效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BS)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42~65岁.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个椎体,其中L1~21例,L2~33例,L3~48例,L4~512例,L5~S13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术前至少经过一个疗程的规范药物治疗.均选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Cobb角、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评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指标,以及X线片、CT、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预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窦道形成及复发.侧凸Cobb角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为14.89°±1.48°、4.00°±1.44°和4.01°±0.87°,VAS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8.4±1.6)、(3.1±0.3)、(1.1±0.3)及(0.7±0.2)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IA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时间推移,术后ESR、CRP、Cobb角明显减小,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BPT术后转阴率(正常率)逐渐增高,术后3个月为48.14%,6个月为100%.临床疗效评价:术后3、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59.25%(治愈16例、改善10例、无效1例)、81.48%(治愈22例、改善5例)、96.29%(治愈26例、改善1例),后一个时间点治愈率与前一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应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前提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腰椎 病灶清除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病原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COPD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82例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即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量比值(FEV1/FV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12%)和病原菌清除率(91.1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05%和73.33%(P〈0.05),肺功能各指标(FVC、FEV1、FEV1/FVC)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美罗培南 莫西沙星 感染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