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多因郁热、痰水、痰湿、瘀血、食积等邪实久滞于里,相互凝结而成。大黄既能攻有形之滞,又能泻无形之邪热,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实证疾病,其中尤以用于治疗各种证较为常见,概括起来,不外燥屎之、饮食之、瘀血之、饮邪之、顽痰之、邪毒之、湿热之、热邪之、癥瘕积聚及胆石之等十种证。十种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使大黄主治实证疾病的范围更加具体化,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大黄 积证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行脑内血肿清除术3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经术后随访,仅1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死亡,1例呈植物人状态外,其余3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35例患者中,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坠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把1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成立护理研究小组、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家属意见,为患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口腔和饮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病人并发坠性肺炎。

  • 标签: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所谓的残余消毒剂,其是指在消毒剂的使用或消毒试验后,所用的介质中仍然存有一定量未消除的消毒剂。若在这时对标本进行监测或检验,例如检测样本中存活细菌情况,在抽样时会连同残余的消毒剂一同被采集至样品中,并有可能携带消毒液至培养液及检验体系中。这会使未被杀死的残存细菌生长受到影响,检验不出存活的细菌,导致样本在检验时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在进行消毒剂杀菌效果检验及监测后,须首先清除样本中残余的消毒剂,使样本中残存的细菌脱离消毒剂的影响,获取适宜的复苏与生长环境,使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 标签: 残余消毒剂 清除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尿路结石合并肾脓已成为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疾病,因其对肾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病情恶化并可能造成整个肾脏功能的丧失,甚至可危及生命。目前结石合并肾脓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在治疗方法及治疗时机的选择上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为了提高结石合并肾脓的临床疗效,就结石合并肾脓在基础方面、诊断方面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积脓 研究进展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属于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的非透析疗法,如口服胃肠透析液、结肠透析疗法及中药灌肠等方法,因较繁琐,患者往往不能耐受[1],另外使用较广泛的肠道吸附剂,常有引起便秘的副作用,毒素清除不够理想,还可引起腹胀、纳差等胃部不适,影响疗效,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服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口服胃肠透析液 肠道吸附剂 大黄炭 非透析疗法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腔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防措施、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性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宫腔脓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宫腔脓患者中,子宫内膜炎40例,占76.9%(40/52),子宫内膜癌12例,占23%(12/52),52例患者中比较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子宫内膜炎的阴道流血率12.5%(5/40)低于子宫内膜癌患者83.3%(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40例经抗炎治疗及充分的宫腔引流后治愈;12例行手术切除。结论宫腔脓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临床诊断有赖于认真的询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运用B超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及时治疗。

  • 标签: 绝经后 宫腔积脓 子宫穿孔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妇女宫腔脓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1例绝经妇女宫腔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并且对21例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有16例患者未发现任何异常,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有3例患者失访。绝经妇女宫腔脓的病因在于绝经后,不及时的取出节育器;发生子宫内膜炎、老年性阴道炎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结论绝经妇女宫腔脓的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同时该病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恰当的早期诊治,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率。

  • 标签: 绝经妇女 宫腔积脓 临床诊治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2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性前房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收治眼外伤性前房血患者3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保守治疗25例(其中3例转手术治疗),最终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眼外伤性前房血的预后及视力恢复与外伤病情的准确判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密切相关,预防再出血和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眼外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在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SEP)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收治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CSEP14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均手术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均无月经淋漓、月经量改变等异常情况,3例再孕。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16.8±5.9d,正常月经来潮时间为29.2±5.7d。结论阴式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可作为CSEP治疗新方法。其优缺点有待大样本和长时间对比研究。

  • 标签: 子宫切口疤痕妊娠 阴式手术 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相关干预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记录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经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并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12h、24h作乳酸水平测定,并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多发伤患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18例,入院后6h、12h、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APACHEII评分、入院当时乳酸水平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室2015-07-2016-08期间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28d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ROC曲线,分析6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寻找出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分析2组乳酸、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收集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存活44例,死亡34例。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0.793、0.881。最高约登指数0.60时,对应的早期乳酸清除率为29%时,以此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酸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室血外科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室血患者52例,均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穿外科手术治疗,统计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研究52例患者中死亡10例,死亡率19.23%(10/52),住院日、随访期内死亡各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存活42例,治疗有效率80.77%(42/52)。结论在高血压脑室血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穿引流脑脊液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室积血 侧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灌注 腰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并发坠性肺炎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有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坠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较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预防坠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状况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与大量自由基产生均会对造成机体不同程度脑损伤,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通过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形成某些信号介导通路及氧化性损伤造成机体细胞损伤甚至坏死、掉网,引发脑损伤。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主要被临床运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效果较好。但部分学者认为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作用机制对其治疗其他疾病的进展进行概述,为期进一步应用在临床中提供参考。

  • 标签: 依达拉奉 单线态氧 神经血管单元 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