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使用常规、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疑似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不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还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6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对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8.79%、56.06%,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为常规组和动态组,根据本次研究目的设定相关的研究指标,并对其量化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结果方面,观察组均具有优势,组间统计检验(t、X2)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准确性更高,更加能为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效果及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集50例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随机数字法均匀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效果,计算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检出率,差异符合统计原理(P<0.05)。在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检测中,观察组效果要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原理(P<0.05);在房室传导阻滞上,两组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上的检出率要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时未产生创伤,能够有效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检出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受试者为100例心电图检测病例,以2022.01~2023.05为研究期限。所有病例均应用ECG与DCG进行诊断。金标准以冠脉造影(CAG)为主,比较ECG与DCG诊断阳性率及对异常心脏信号检出率。结果:DCG的诊断阳性率72.00%较ECG的17.00%更高(P<0.05)。DCG对异常心脏信号检出率较ECG均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应用DCG的价值更高,可提升诊断阳性率,也可有效检出各种异常心脏信号,可积极推广和广泛借鉴。

  • 标签: 临床诊断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做好应用分析。方法:关于本次研究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其治疗时间在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对照组患者带有器质性心脏病,观察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进行查验,患者脏器无明显异常。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肌缺血检出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肌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观察组患者心率、发作次数分别为 83.56±2.09、87.34±1.23,通过进行对比,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其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以及满意度、阳性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常规心电图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将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采纳2018年2月份至2019年2月份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诊断中实施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59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心肌缺血检出率、ST异常侧壁检出率、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能更准确、及时的检出各项心脏异常状态,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价值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础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相较而言更加精准。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更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检查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0例,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其中动态心电图作为观察组,常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所得的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患者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隐匿型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实验组(n=70),分别对其进行规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隐匿型冠心病,实验组的确诊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71%、4.29%,其与对照组的确诊率87.14%、敏感度80.0%、特异度20.0%比较,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检查方法全面推广普及。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高频心电图 隐匿型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社区服务站中经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50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种方法在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1) 50例患者中有 16人为有症状心肌缺血, 34人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检测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 34人,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 100%,常规检测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 22人,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 64.71%( 22/34),研究数据表明,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更高, P<0.05,具有统计意义。( 2)常规心电图无法检测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及 24小时内的变化情况,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集中在 6: 00-11: 59,并能完整记录患者 24小时内心肌缺血变化情况。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有效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 24小时内心肌缺血变化情况、持续时间。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7例,先后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600~1200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时间。结论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可提升检出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诊断及心电图表现。方法26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及特殊类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5例,不典型症状11例。结论发生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定位 特殊类型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3~69岁,平均(51.3±17.5)岁,男36例,女29例,病程1个月~21年,平均(101.9±24.1)个月,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停药3d再进入研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束后随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发生的例数;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室上性早搏、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等;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65例患者在两种心电图检查都结束后,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接受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及其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大多患者对其表示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5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作为无创检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均具有高的检出率,且可重复性强,患者依从性高,其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50例,同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受检人50例,将所有人群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检查,并分为高频组和常规组。结果高频组的确诊率高于常规组的确诊率,高频组的误诊率小于常规组的误诊率,且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在匿型冠心病诊断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