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5.12地震灾区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灾区基层干部给予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和社会支持。方法对部分5.12地震重灾区的基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资料来源分为基层机关干部组和乡镇干部组;对基层干部一般情况、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逐一登记和评估。结果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平均年龄39.34±10.94岁,大学以上学历56.9%;灾区基层干部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乡镇干部PTSD严重度评分高于基层机关干部(p<0.05)。结论地震灾区基层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基层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较机关干部更令人担忧。心理卫生工作和社会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基层干部 心理健康状况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某镇中学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月下旬,对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5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该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498),抑郁症状检出率23.10%(346/1498),焦虑症状检出率33.11%(496/1498),PTSD症状伴随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62%(204/1498),PTSD症状伴随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7.16%(257/1498),PTSD症状同时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22%(198/1498)。创伤后应激反应指数与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2,r=0.298,P均〈0.001)。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出PTSD、抑郁、焦虑症状的共同影响因素有:绝望感、年龄、性别、是否目睹死亡、家人情况、地震时是否受伤。结论汶川大地震后,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持续给予心理干预或治疗。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焦虑 抑郁 中学生
  • 简介: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后护生的专业态度和情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9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地震灾害后,75.00%的护生为选择护理专业而自豪,94.79%的护生认为护理工怍是神圣的,87.37%的护生喜欢护理工作;73.96%的护生情商较高。结论地震灾害对护生专业态度、情商方面的主要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 标签: 自然灾害 学生 护理 职业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表格资料收集在成批伤员转诊治疗中的及时有效。方法 :分析 2017年 8月 8日 21:19地震发生起至 8月 11日 15:30止。分四批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共 44名伤员资料收集 (表 1、表 2)。结果:运用表 1的第一、二批转诊伤员共 10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30.5分钟,平均入院时间 8分钟,运用表 2的三、四批转诊伤员共 34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23.5分钟 ,平均入院时间 6分钟,成批伤员转诊应用表 2比表 1在平均再次检伤中快 7分钟,平均入院时间快 2分钟,转诊伤员登记表 2增加“伤员联系电话”“转诊负责人”,“转诊方式”,“伤员伤情轻、中、 重”项目。结论:表 2资料收集明显缩短了病员转诊后再次伤情评估和入院时间,使伤员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 标签: 九寨沟地震救援 表格收集 转诊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症致急性肾损伤诊治和护理的有效方法,对中国经过汶川,玉树2次大地震后,医护人员紧急救援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依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并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和局部创伤给予综合治疗。采用以补液、利尿、局部切开减压、血液透析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笔者通过对其进行总结以供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思路设计。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本院师生的实际情况及实训教学资源条件,制定出适合我院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的教学思路设计。结果依据此次教学研究的目的,制定出以培养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思路,即护生除了完成学院规定的常规教学外,需完成课题组设计的关于提高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能力的专项培训,其中包括理论课16学时及实训操作课16学时,最后根据课题组的设计对护生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结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职护生 地震创伤 院前救护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对参与四川地震救援后的飞行员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期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国家卫生部使用的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分别对飞行员和同期参与地面救援任务的武警等其他人员进行分组调查。结果两组的躯体症状和情感变化均较明显;虽然飞行员心理素质较高,但仍有过半的题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突发地震灾难中飞行救援造成的飞行员生理、心理负性反应不可忽视,心理干预可有效应对并缓解心理危机的出现。建议制定心理干预预案,以对不同紧急事件后的心理支持提供借鉴。

  • 标签: 地震 心理健康评价 飞行员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再生育妇女妊娠及流产情况,探讨地震灾害、年龄及其他因素对再生育妇女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来自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860例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323)、35~39岁组(n=270)和≥40岁组(n=267)。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妊娠、妊娠结局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服务站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860例再生育妇女中,成功妊娠为704例,妊娠率为81.86%(704/860),而自然流产率为19.32%(136/704),且自然流产率随妊娠妇女年龄增大而增高。≥40岁组再生育妇女妊娠率低于〈35岁组及35-3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再生育妇女,由于综合因素影响,妊娠自然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育龄期女性自然流产发生率[19.32%vs(10%~15%)]。及时、有效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是提高其妊娠率、降低自然流产率的必要措施。

  • 标签: 再生育妇女 妊娠 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卫生服务利用与心理危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地震创伤经历问卷(EEQ)、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量表(CPTSD-RI)以及儿童抑郁指数量表(CDI)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96名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分值随社会支持度的提高有逐渐下降趋势,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随时间显著下降,从初次调查的34.60%跌至随访调查的9.51%。Pearson相关显示,社会支持分值与PTSD(r=-0.10,P=0.04)、抑郁(r=-0.42,P〈0.01)显著相关。结论地震后灾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下降明显,震后心理援助工作持续性不足。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卫生服务 儿童和青少年 地震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8”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成批地震伤员入院后病区环境的管理。方法在环境上对48名地震伤员进行病区环境管理。结果截止8月17日17时,病区环境管理措施到位,无一例医院感染发生。结论病区环境的管理增加了病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减少了并发症,为预防医院感染起基础性的作用。

  • 标签: 地震伤员 病区环境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为迎接四川灾区患者的到来,薛城区人民医院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后勤保障组。医院腾出7个病房共20张床位,用于安排伤病员治疗;专门腾出房间,作为病人家属和志愿者的生活用房;安排3名四川籍职工,负责与病陪人员的沟通。为让灾区伤病员有回家的感觉,医院特意在各房间内安装了电视,开通了长途电话;更换了崭新的病床、床头橱、床垫、床单等物品;购买了报架,准备了多种报刊;在生活区安装了洗衣机、淋浴设备;为每位病陪人员准备了毛巾、肥皂、牙刷等生活用品。

  • 标签: 伤病员 薛城区 医院 四川 地震 生活用品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作为一种严重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是由于剧烈的地壳运动,造成地层表面建筑物的破坏,从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此次罕见的特大地震,造成了继唐山地震以来,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与其它的自然灾害相比,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 标签: 自然灾害 地震救援 麻醉 财产损失 唐山地震 突发性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灾害,在创伤之后容易出现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然出现灾难性,突发性等生活不良事件,导致人体在长时间内发生精神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再度创伤,同时还会具有回避行为,情绪比较激动,对于家庭与社会产生严重威胁。尤其在发生地震之后,创伤后应急障碍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和精神学研究的重点。但是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在受害者中容易出现,对于目击者以及营救人员等都会容易发生。部分工作人员在在地震救援阶段,由于观看到一些灾难性事件,因此会出现障碍性应急障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激相关因子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地震灾区野战条件下新生儿重度窒息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命质量。

  • 标签: 地震灾区 野战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调查研究三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状况,对地震灾区初中生的中后期心理辅导,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地震灾区建筑工地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对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选取地震灾区什邡市大型建筑工地4家,对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现场答卷,问卷当场收回,使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3.1%,知晓率较高的为共用注射针具能传播艾滋病和血液或血液制品能传播艾滋病,为84.4%;知晓率较低的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仅30.1%。结论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仍较低,但对部分艾滋病的认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援建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增强援建人员防制艾滋病的意识很有必要。

  • 标签: 地震灾区 建筑工地 艾滋病 知晓率
  • 简介:目的探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开放性地震伤气性坏疽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开放性地震伤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学涂片筛查,怀疑气性坏疽者立即予以隔离,并视病情采取相应手术和抗感染治疗.创面处理后再次行分泌物涂片筛查,阳性者予以再手术治疗.结果对376例开放性损伤468次创面分泌物涂片,结合临床诊断为气性坏疽者25例,其中初次涂片结果显示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20例,培养确认气性坏疽杆菌者12例(包括5例涂片阴性者)创面处理后分泌物涂片显示仍有少量G+粗大杆菌残留者12例,再次扩创后涂片未发现G+粗大杆菌.截至2008年7月底,25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救治期间,在分诊时即诊断出气性坏疽,无漏诊和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在发生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患者聚集时,合理使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准确筛查出创伤性气性坏疽,提高治疗效果并防止医院感染.

  • 标签: 地震 气性坏疽 涂片 诊断 治疗 感染控制
  • 简介: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着华西口腔儿女的心,上上下下齐动员,院长周学东、党委书记吴亚菲带头捐款,党、政、工、团、各科室领导纷纷响应,从知名老教授到全体医生、教师、护理人员,到学生、保洁工、保安都踊跃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心系灾民,齐帮共助,为支援救灾,献出自己的爱心。除了积极捐款,大家还捐出衣被、毛毯、牛奶、矿泉水等大量赈灾物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大家都积极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看望灾区转到华西口腔医院治疗的伤员,为他们送去衣物、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连日来,华西口腔医院共募集善款人民币33324.7元,收到衣被等1200余件,并已送交学校工会。

  • 标签: 口腔医院 地震灾区 捐款 华西 教职员工 抗震救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地震重灾区工作干部的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k.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于2009年12月对5.12文川地震重灾县的580名机关工作干部进行问卷调查。SDS和SAS分别比较,并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级别的干部进行比较。结果不论是SDS的总分(65.47±8.25)还是SAS的总分(60.58±7.1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值分别为11.32、9.67,p均<0.001);不同情况的干部之间情绪问题存在显著性差异(t>3.291,p<0.001),省外援建干部和正科级法人干部的总分及躯体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干部(t>3.291,p<0.001);省外援建干部的SDS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其他干部(t=3.48,p<0.01);不同婚姻状况干部抑郁、焦虑情绪无明显差异,但未填写者的SDS总分及各因子分和SAS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t均>3.291,p均<0.001)。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对地震重灾区工作干部情绪影响不明显。结论灾后一年半汉源县工作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长期较大的工作压力。

  • 标签: 地震灾后 灾区干部 抑郁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