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立培南(doripenem,S-4661)是一种新的青霉烯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美罗培南相似,含有一个1-β-甲基链。其溶液在室温下稳定,5mg/mL多立培南保存在0.9%氯化钠中12h或在5%葡萄糖4h,多立培南浓度仍为初始浓度的90%以上,降解产物和杂质含量低于5%。多立培南已在日本、美国、欧盟被批准上市,适应证有复杂性腹腔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 标签: 碳青霉稀类 多立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特点和临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为有效预防控制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及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操作规范对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实验对菌株进行初步筛查,再经过在 PHOENIX-100 微生物鉴定系统( 美国 BD 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分离得到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199株,其中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15株,7.54%;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占125株,62.82%;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13株,6.5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23株,11.56%。标本类型主要以痰液(sputum)为主,共分离147株,占73.87%;其次是尿液(urine)标本,26株,占13.07%。科室分布中以呼吸科为主,占43.22%;其次为ICU,占27.64%。结论 医院内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高,菌株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MDR)。提示临床一定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院感意识,防止该类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扩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药性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在本院接受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153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100例,占比为6.52%,分析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与占比。结果:用药不合理因素前三位是: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中依旧存在不良反应,所以需进一步的强化对药物合理运用管理力度,使得用药安全性全面提升。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性 用药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6-2019年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使用强度(AUD)、药物利用指数(DUI)、各科室药物使用率排序、耐药率及与DDDs的相关性,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2016~2018年基本稳定,2019年较之前增加60%以上。DDDs在2018年较低,2019年略有增加。AUD基本上逐年减少,但在2019年有所回升。DUI在2.29~3.16。药物使用率较高是内一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ICU)和外五科(神经外科)。耐药率在2016~2018年变化不大,在2019年明显升高。美罗培南耐药率与其DDDs有显著相关性(P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云浮地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跨学科合作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全程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构建管理体系规范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包括组织建设、信息化管理、在线会诊审核系统以及处方点评干预。对规范化管理前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使用率、处方合理率、医保违规情况以及耐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实行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2.54降至1.63,使用率从2.64%降至1.64%;处方合理性从73.60%上升至91.80%;医保筛查扣费金额减少。然而,耐药菌的检出率仍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跨学科合作与信息化技术已有成效,可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跨学科合作,信息化技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菌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青酶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菌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菌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9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2.6±17.9)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02.6±17.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口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 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9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2.6±17.9)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02.6±17.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口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 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盐酸二甲胍片中有关物质氰胺。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枉(250×4.6mm),柱温35℃.甲醇-5mmoI磷酸二氢钾溶液(含10mmol辛烷磺酸钠,用1.5mol/L的磷酸溶液调pH至3.0)(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628-0.1503μg/ml。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分离度好,并能有效控制复方盐酸二甲胍片中有关物质氰胺。

  • 标签: HPLC 有关物质 双氰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螺距CT能量扫描鉴别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采用大螺距源CT能量增强扫描及病理结果证实的疑为肺部肿瘤的33例患者,测定能量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图像中碘图病灶的CT值、overlay值及含碘值,以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准确性。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比较,采用大螺距能量CT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分别为80%,75%,90.9%和54.5%。恶性肿瘤的overlay值和含碘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的CT值、轴位截面积及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9,P〉0.05)。结论:大螺距源CT能量肺部增强扫描有助于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

  • 标签: 大螺距双源CT 双能量 肺部肿瘤
  • 简介:综述目的与胎妊娠相比,单绒胎妊娠有非常高的胎儿丢失率、围产期死亡率和发病率。这是因为胎间无法预料的血管交通吻合及单个胎盘的不均衡分配。最新发现尽管某些特定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和激素可能参与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病理生理过程,但通常认为TTTS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以血管构建为基础的。关于减少羊水、胎儿镜下激光凝固术和造口术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仍无结果。随着胎儿镜激光治疗所需的硬件和仪器进一步完善,单绒胎在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生长不协调问题已得到解决。已提出几个TTTS的发病机制,但对于其发生过程仍知之甚少。而且脐动脉多普勒波形对胎妊娠并无和单胎妊娠同样的预测价值。对胎间的血管吻合进行预防性激光阻塞可以预防单胎胎死宫内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但这一预防措施至今对改善妊娠结局并无任何益处。最后本文讨论了关于单绒胎妊娠生长不协调和染色体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处理。通过针孔导入的激光和单极凝固术可以用来在妊娠早期进行选择性减胎或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妊娠晚期或血流动力学正常时,极凝固术似乎更有效。总结近几年来,对单绒胎妊娠合并症的理解已进一步深入。希望这些进步可以指导这类高危妊娠进行更好的检测,最终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单绒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双胎输血综合征 生长受限 不协调 胎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口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作为观察组,25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和术后后倾角、内翻角度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倾角和内翻角度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对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促进术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小耳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侧及侧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岁。术前测试裸耳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行颞骨高分辨CT评估乳突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分期耳廓再造及骨桥植入术)。术后骨桥开机时、开机后3、6、12、24个月,测试单侧骨桥助听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和信噪比5 dB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识别率);植入骨桥至少3个月后,分别测试裸耳、单侧骨桥助听和侧骨导助听(一侧骨桥+对侧ADHEAR)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采用国际助听器评估问卷和Glasgow儿童获益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主观获益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中9例于耳廓再造术前植入骨桥,6例同期植入骨桥,17例于耳廓再造术后植入骨桥;32例均对侧佩戴ADHEAR。单侧骨桥及侧骨导助听的平均纯音听阈均较裸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单侧骨桥与侧骨导助听阈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单侧骨桥及侧骨导助听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t=6.50,P<0.05),单侧骨桥与侧骨导助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侧骨导助听显著优于单侧骨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单侧骨桥植入及侧骨导助听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侧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同时合并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单侧骨桥植入和一侧骨桥+对侧ADHEAR均可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侧骨导助听较单侧骨桥可进一步提高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

  • 标签: 耳畸形,先天性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科,整形 人工听觉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效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纳入治疗的20例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及观察胎儿存活情况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不同类型胎儿的大、小胎儿出生质量。结果胎儿存活率为85.00%,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11.76%,出生之后转入ICU占64.71%;sFGRI型、sFGRII型新生儿母亲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质量相比,P>0.05,未显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而sFGRI型小胎儿出生质量明显高于sFGRII型,P<0.05,显示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优效果。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 双胎 胎儿 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措施在112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医疗结果的影响对比及其预防措施。方法:我们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12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名,然后开展临床观察,记录患者的疾病发生原因,并根据标准医学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采取切口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最后探究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不同内固定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结论:要想真正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医疗质量,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采取切口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措施针对性治疗一段时间后比传统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实施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术后康复率,值得形成一套完善的手术和救治策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及锁定钢板 骨折 内固定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低对比剂浓度、低管电压”(低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分组对比,常规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100kV管电压,研究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80kV管电压。结果:研究组升主动脉、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回旋支近端、左冠脉前降支近端、右冠脉近端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双源CT 碘对比剂 管电压
  • 简介:十一黄金周,定好旅游线路的你是否已开始准备行装,精致到骨子里的绅女们怎能错过旅途中展现自己的大好时机。旅途中鞋子选择至关重要,舒适美观两者必不可少,而且出于便携考虑,不可能在旅行箱内有太多的容身之地,准备一两鞋足矣,一箱子衣服都要围着鞋转,稍有疏忽,搭配就会给人不协调的感觉。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不可以不精致,对自己都马虎的女人会给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 标签: 旅行箱 旅游线路 舒适美观 沙滩鞋 外底 稳重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