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1994年国内蒙文期刊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蒙古秘史《蒙古秘史》在文化遗产中的实际意义钦达木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1-20页《蒙古秘史》的叙时结构赛吉拉夫《蒙古学研究》第2期55-67页论《蒙古秘史》某些内容的结构化特征杭盖《蒙古学研究》第3期6...

  • 标签: 《蒙古秘史》 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语言文学 论文资料 蒙古学研究 内蒙古社会
  • 简介:殷周金文是地下出土文字材料,语言是传世文献,二者大体可以认为是共时的语言材料.前者局限于格式,后者损失在历代流传抄写过程.将二者进行参互比较,对于降低两种语言材料的读解难度,认识该时段语言及用字特点、频率,建立专家数据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开发研制的.所收青铜器铭文释文对应的青铜器囊括2001年上半年以前所出土并发表者共13271器,为以往任何金文著录形式所不及.本文是在对历代传本基本用字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基于计算机的文献用字研究.本文所给出的有关数据,就目前而言都是穷尽性的.文章的第一部分刊于第3辑.

  • 标签: 商周金文 原拓 《尚书》
  • 简介:编纂资料长编是修志过程中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是志书编纂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资料长编为撰写志稿提供了方便,为审稿提供了依据。为此,修志人员要建立资料卡片,对资料科学分类,最后汇集资料,形成资料长编。

  • 标签: 志书 资料长编 编纂方法
  • 简介:资料运用与竖写是提高续修志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运用资料首先要明确运用的目的和宗旨,其次要注意运用主体资料、典型资料、反映变化的资料、彰明因果的资料、以事系人的资料等.竖写时坚持一事一记、以时为序、叙事完整,注意时间概念的运用,以资料说话反映规律,处理好重复交叉,避免6种竖写弊端.

  • 标签: 资料 运用 竖写 志书质量
  • 简介:地情资料库建设是史志系统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鉴于史志系统智力资源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和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实际,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才能把地情资料库建设好、维护好,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 标签: 地情资料库 智力资源 充实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了地情资料书的编写和古籍整理工作。这些年来,这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简单的谈一下组织整理古籍、编写资料书工作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 标签: 古籍整理工作 编写 组织 感受 20世纪90年代 市人民政府
  • 简介:无形资料是地方志书记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真正的第—手资料,是更好地体现地方志书真实性不可或缺的资料,因此,提高第二轮志书的质量,必须重视无形资料,尽可能地全面收集、整理和记述无形资料,使地方志书记述的内容全面、系统、真实可信。然而,已出版的第二轮地方志书大多缺少记述无形资料的内容,主要原因是对地方志书的资料全面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无形资料的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和对"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无形资料记入地方志书是地方志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发挥地方志书整体功能的需要,是坚持地方志书"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是地方志书体现特色的需要。

  • 标签: 地方志书 无形资料 收集 记述
  • 简介:《全宋文》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规划项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旨在将有宋一代的单篇散文、骈文以及诗词以外的韵文汇为一集,为文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部完备而又易于检索的大型断代文献。

  • 标签: 《全宋文》 宋代 古籍整理 规划项目 整理研究 四川大学
  • 简介:《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以下简称《索引》)一书,系我国台湾学者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等人所编,1974—1976年间由台北鼎文书局出版。1977年起,王德毅陆续加以增订。1988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王氏增订本,凡六册。第一至五册为索引正文,采用宋人文集347种,元人文集20种,总集12种,史传典籍90种,宋元方志28种,金石文字8种.总计500余种。此外,还参考了有关的单行本年谱、事状、言行录、别录,以及期刊中属于传记性质的文字等多种。搜罗到的宋代人物达2.2万余人。比此前出版的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所编《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多出一倍以上。更有进者,《索引》采用了一种新的编纂方法,就是:凡人物中有事迹可述者,都根据所集材料写成小传。这就使此书具有人物词典的功能,可说是“一身而二任焉”,在索引工作中是一种新的创造,大大地提高了此书的学术性,扩展了它的使用范围。此举曾备受索引编纂学界称道。第六册为《宋人别名字号封谥索引》,对于直接利用宋朝史料的人极为有用,不能把这一部分仅仅看成是只供本索引使用的附录,它有独立存在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资料索引 索引工作 新出版 《全宋文》 索引编纂 编纂方法
  • 简介:清末政府学制改革、强调小学乡土教育之后,四川是最早响应的地区之一,所编纂的乡土志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仅从数量来说,清末民国时期,全国现存共有乡土志681种,而四川地区即有76种,占全国总数的11%左右,位于全国第二位,可谓是乡土志编纂的重镇之一。对于这一历史时期四川地方史研究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乡土志 清末民初 地方志 史料价值
  • 简介:清代安康地区河上运输非常繁忙,对安康地区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贡献极大.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河上运输的风险大,事故与纠纷频繁,于是安康地区河运习惯法应运而生,填补了国家制定法的不足.从已发掘的碑版资料来看,安康的河运法不仅包含有调整河运纠纷的具体规定,且体现出现代商事法及其特别法海商法的一些主要的原则和精神,颇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 标签: 安康地区 河运习惯法 运输规则 救助规则 清朝商事习惯法
  • 简介:文化部系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表彰会纪实□本刊记者咏评文化部系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于1998年5月5日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源潮同志,中国文联主席、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巍峙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征委会...

  • 标签: 资料征集 文化部 表彰会 党史研究 先进集体 老同志
  • 简介:《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是落实李瑞环主席关于抢救库存文史资料重要指示的具体成果。所收文稿系当事人或见证人提供的亲历、亲见、亲闻的记载,内容涉及清末到民国末年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众多历史人物。该书的出版发行,将为我国史料宝库增添新的

  • 标签: 存稿 成书过程 文史资料存
  • 简介: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有翔实的资料基础,才能编纂出好志书。这不仅由地方志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而且为首届修志的经验与教训所证明。一部良志佳作,首要的一条是它具备了翔实的资料基础。否则,无论文采再美,也只能是空洞无物,更谈不上它的经世致用。

  • 标签: 修志 志书资料 地方志 经世致用 编纂 才能
  • 简介:全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树荣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于1996年10月1且日至13日在南宁市召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区政协文史委委员;各地、市和部分县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领导同志、文史委主任、或办公室主任;各民主党派广西...

  • 标签: 文史资料 座谈会 文史工作 出版工作 政协常委 建国后
  • 简介:由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史料丛书——《武汉文史资料文库》,将于1997年底出版问世.这是武汉地区当代文坛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盛举.

  • 标签: 文史资料 市政协 武汉地区 史料 文库 学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