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 标签: 梁启超 俄罗斯 共和政体 美国 戊戌维新 维新运动
  • 简介:图文并茂的大批判专栏我清楚地记得,革命大批判专栏的形成,是在1966年,其前身是大字报,是早在十多年前的“反右派”“四清整风”的眼球,所以每期大批判上的点题的报头、横批、对联等内容也是每期更换,就像一份大型立体的彩色报纸。

  • 标签: 大批判 图文并茂 彩色报纸 大字报 反右派 专栏
  • 简介:吴鼎昌(1884—1950),字达铨,笔名前溪,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884年生于四川华阳县。1937年11月至1944年12月,任贵州省政府主席、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贵州全省保安司令。他主张“省政的关键在于县政”,大批任用贤能,重视民生,发展教育,对贵州的建设可谓功勋卓著。

  • 标签: 吴鼎昌 花溪 1937年 发展教育 吴兴区 浙江省
  • 简介:幽幽青城绘丹青1939年暮秋,著名画家张大千第一次踏上被人们称之为"天下奇幽"的青城山。这片道教胜地是大千先生故乡四川境内的一处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之地。它坐落在坦荡如砥的川西平原边缘,山脚下便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这里青峰环抱,状如城郭,这个处在高山巨谷之中的幽境,群峰耸立,洞壑幽深,

  • 标签: 张大千 青城山 风景名胜 莫高窟 敦煌艺术 川西平原
  • 简介:地方志源远流长,一向以官修为主,传世经典自然也多为官修志书。唯始修于光绪十一年并于民国十年印成的《武县图经》,凡例规范入志门类及其内容极为详尽且有创新,整体编修得法,体例齐备,运用恰当,内容翔尽实用,图表精到,突出稽考史料和调查资料入志,颇具"乾嘉遗风"。因此,不仅为同时代人推崇为"私家著述之善本",入藏京师国史馆,也为后来方家共识,为世称道,饮誉志界。但涉及作者、编修始末和传世版本等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尚待进一步关注和探究。

  • 标签: 民国 武缘县图经 黄君钜 黄诚沅
  • 简介: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玉石从最初的装饰品慢慢演化成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几千年来,玉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玉的神化和灵物的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 标签: 赏析 如意 灵芝 白玉 清初 旧石器时代
  • 简介:新西兰的ALLBLACKS(著名的橄榄球队)的面纱既神秘又风情万种,怡然的北岛风光和淳朴的南岛风情,则令“长白云之乡”的新西兰又时刻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即便如笔者般,早已三顾“中土世界”,却仍感意犹未尽。

  • 标签: 新西兰 风情 淳朴 北岛
  • 简介:西汉的王昭君,在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关系上,不仅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且还给汉匈两族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有的古籍,比如《琴操》所记载的王昭君,却颇有些怨妇形象,这是值得辨析的。

  • 标签: 《琴操》 王昭君 西汉
  • 简介:唐志契,晚明山水画家、理论家,其画用笔清远,有元人风韵。他的山水画被视为摹古一派,风格并不特出。他在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来自所著《绘微言》一书。此书分为四卷,第一卷为唐氏自撰,内容涉及画理、画法、评赏等,见解独到:他重新阐释山水画语境中的“气韵生动”;提出继承传统应“师其意不师其迹”;画山水要“看真山水”,“传神者必以形”;强调以“写”来获得“山林逸趣”,山水的趣致在“写草书行书”之间,具有“留影”、“写意”等特点;在用笔上,指出“写画亦不必写到”;首次提出绘画中的“意境”一说,在中国画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尽管强调山水应写其性情,仍然注重“明理”的重要性,并对其时流派之弊作理性分析。本文拟通过以上内容来探讨唐志契在山水画史上的贡献。

  • 标签: 唐志契 绘事微言 山林逸趣 意境 明理
  • 简介: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芳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 标签: 访问演出 梅兰芳 艺术大师 接待工作
  • 简介:我的姑父张季鸾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小时候,我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

  • 标签: 张季鸾 新记《大公报》 创始人
  • 简介: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 标签: 事喻理 取事 花儿取
  • 简介:北齐孝昭帝高演死后,其弟高湛即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次兄终弟及的禅让,但是仔细分析发现事情远非如此,这次事件实际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前台主角是高湛,他通过这场政变夺取了皇位,是最大的获利者。实际上的后台老板是高演、高湛兄弟二人的生母、时为皇太后的娄氏,她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她不想丧失实权去充当那个有名无实的太皇太后。并由此推断早在当年废高殷立高演之初就确定了高演、高湛、高济兄弟兄终弟及的继承顺序。

  • 标签: 高元海 高殷 斛律光 六州大都督 高欢 高归彦
  • 简介:那大,我看日本公布新年号的新闻发布会,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安倍晋三讲,新年号“令和”意味着“春风和煦的天气下,感受到生活的自然与美好”想象下这幅画面,日本首相好像也变得有点可爱了。4月刊里,可爱的人和即不少,正适合在春天拿来阅读。

  • 标签: 日本首相 新闻发布会 安倍晋三 年号 可爱
  • 简介:陈荒煤鞠躬尽瘁二三□陈健秋文化部原副部长陈荒煤同志病重期间,仍以他那一贯的高度事业精神和责任感,在病榻上不知写了多少篇抒发一个共产党人高尚情怀和倾诉一个老文艺家对当前文艺现状看法的文章,而且总是那么认真细致,有时为了引证一种资料,他请司机同志到一些...

  • 标签: 尽瘁 副部长 夏衍电影 秋文化 紧有限 文艺事业
  • 简介:邓之诚先生著《骨董琐记全编》中有一篇题为“郑和印造大藏经”的文字,记述郑和自永乐五年(1407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间陆续印造大藏经十藏布施于郑和与郑和下西洋重要关系地著名寺院之事,并详载明初刻本《优婆塞戒经》卷七后刻题记。关于此则史事,中国航海史研究会1985年编辑出版的《郑和史迹文物选》中曾记及,其史料来源亦为此戒经题记,可见此则史料的可靠性。但《郑和史迹文物选》记之极为简略,此后其史料价值和信息含量也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因鉴于此则题记对于研究郑和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参考价值,兹将该段文字照录于下,并加以考述。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大藏经 史料来源 编辑出版 信息含量 史料价值
  • 简介:一、《佛祖历代通载》对沙罗巴的记载13世纪藏传佛教流播中土之时。虽然传教僧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但却往往受到中土儒学文士和佛教徒公开或无形的抵制。大多数藏族僧侣似置身中原文化之外.未能像畏兀儿人那样投身于中原士人所敬重的文化事业。这种情况与元代西夏遗民也是不同的。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灭亡后,很多西夏人汉化,在中原地区用汉文进行创作,成为名闻遐迩的诗人,

  • 标签: 西夏遗民 元代 《佛祖历代通载》 僧人 中原文化 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