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一、加入WTO对陕西产业价格的影响陕西地处中国西部内陆腹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物价总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差异。加入WTO,将意味着国外商品进口数量的增加,其结果一方面使得“消费者福利”有所增加,垄断行业商品价格下跌压力增大,其它商品价格竞争更趋激烈。那么,人世后对陕西产业及价格走势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 标签: 产业结构 价格管理 中介组织 WTO 陕西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11月20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 标签: 价格水平 出台措施 国务院出台
  • 简介:价格在一般的买卖合同中,都以清晰的方法表示,但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价格不再是订立买卖合同的要件,允许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价格待定。我国《合同法》也明确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不予确定,但该法对买卖合同中价格问题的规定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加以改进。我国合同法在规定价格问题时,可以调整总则与分则的内容,明确合同有效成立的内容要件。同时丰富确定价格的方法。

  • 标签: 买卖合同 价格 完善措施
  • 简介:2009年以来,我国很多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异常波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消费,社会反响强烈。对农民来说,价格暴涨时并没有从中获利,而价格暴跌时却深受其害。小宗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具有示范效应,加剧了社会的通胀预期,已经威胁到整体的物价稳定。因此,关注和研究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宗农产品 价格波动 蛛网模型 市场调节
  • 简介:  4、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在证据内容上不但要有鉴定人员的签名,  1、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在证据内容上增加物价部门鉴定某一种物品所依据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  3、证据内容缺少涉案物品鉴证所依据的价格计算方法

  • 标签: 价格鉴定结论 存在问题 涉案物品
  • 简介:价格超前性的三个要素中,每一个要素的“杀伤力”都极其强大。对此,我们说价格是调节销售的杠杆营销的关键并不过分。

  • 标签: 区域市场 价格 震撼性 利器 竞争 国际
  • 简介: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对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它的价格非正常上涨既有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因素,也有农产品供给减少、短期资金炒作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适度的货币政策,加大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增加农产品供给,限制游资炒作,并做好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工作,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

  • 标签: 农产品价格 非正常上涨 治理
  • 简介: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平台,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生产要素投向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有助于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转型。为此,建议成都加快建设价格指数平台,总体思路是"先行整合、分类推进";快速起步阶段,重点抓好指数组织管理、已有指数整合、指数宣传发布和指数分析应用;价格指数平台建立后,稳步增加指数数量,切实提高指数质量,大力加强制度设计。

  • 标签: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平台 成都
  • 简介:经过20多年不断改革探索,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1997年之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一直起伏不定,大起大落。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条件下,政府还要不要干预粮食价格形成?如何构建新的粮食价格监管体系?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入世承诺(保留粮食指导价格)和价格管理目录,合理配套的粮食价格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五种价格形式:市场价格的监管、政府引导价格、政府保护价格、粮食平准价格和最高限价等形式。

  • 标签: 粮食 价格监管 体系
  • 简介:一、近10年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近10年来,我国虽然经历了“非典”疫情、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南方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以及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但国民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GDP达到39.7983万亿元,是2001年的3.63倍,年均实际增速高达10.3%。

  • 标签: 价格运行 物价走势 行情 “非典”疫情 全球金融危机 雨雪冰冻灾害
  • 简介:在限购令效应的持续作用下,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了控制。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始终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导致了宏观调控实际结果难以令人满意。为了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避免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必须将适度价格作为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目标取向。为此,需要尽早出台国家住宅法,确立房地产业的重要民生地位;重塑中央和地方关系,加快引导城市经济内生发展;优化宏观调控体系,找准有利于房地产适度价格形成的工作手段;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融合发展,逐步为房地产适度价格的形成创造基础性环境。

  • 标签: 房地产 适度价格 对策探析
  • 简介:20年来,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的价格改革以市场为取向,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建立了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海南价格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基本上在旧的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其改革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改革的方式主要是有计划地调整价格结构,同时配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为重点展开。这阶段对价格管理体制作小步探索性改革,主要是下放了部分价格管理权限,放开的价格限于小商品、三类农副产品和计划外产品。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基本上冲破了旧的传统价格管理体制,价格改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开价格为主要改革方式,以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和转换价格形成机制为改革重点,从"以调为主"发展到"调放结合,以放为主"、分期分批地放开了大批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使这些商品的定

  • 标签: 价格改革 价格管理体制 市场经济 价格形成机制 海南 三个阶段
  • 简介:<正>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价格信号的正常显现和传递作用是市场机制得以健康运转的基本条件,而垄断行为的出现会打破正常的竞争秩序,使得价格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一切垄断行为最终都以价格问题表现出来。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调整不可避免地涉及价格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其与专门调整价格经济关系的价格法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反垄断法与价格法冲突的表现,说明两部法律产生冲突的原因,并试图对如何协调冲突提出自己的设想。

  • 标签: 价格法 价格垄断 市场支配地位 价格违法行为 竞争秩序 掠夺性定价
  • 简介:第二章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第六条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除依照本法第十八条规定适用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外,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照本法自主制定。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八条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

  • 标签: 经营者 政府指导价 政府定价 政府价格 定价权限 服务价格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国家计委令第1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定价目录的通知》(津政发[2002]79号,以下简称《天津市定价目录》)文件精神,规范政府价格管理,决定进一步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管理权限。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标签: 下放部分 价格通知 商品服务
  • 简介:与其他垄断协议一样,纵向价格限制的反垄断分析也须经过两个步骤:在“垄断协议”的认定上,不能只看其对品牌内部竞争所产生的纵向限制,还需证明这种纵向限制有导致社会总产出减少的可能性;在豁免条件的考察上,需关注其能否产生“激励零售商提供售前服务、促销服务”的效率。我国已有的纵向价格限制案件的处理中,往往直接将其纵向效果作为认定垄断协议的依据,因而未能为其处理结果提供正确的论证。

  • 标签: 纵向价格限制 转售价格限制 垄断协议
  • 简介:一、背景“十二五“时期,中国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就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转变,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先进技术装备、能源和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进口,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简化进口管理措施,支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 标签: 扩大进口 检验监管 风险防范 有效性 工业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