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福建省长泰县吴村有几株神奇又罕见的古树名木。连体“杉榕树”在海拔800多米的吴村后山岗有棵杉榕连体树,胸围两人合抱,树干高2米处始见油杉枝叶,而树梢却是榕树树冠,中段杉榕枝叶参差,又清晰可认。油杉枝条下垂,叶尖浓绿,榕枝舒展,叶宽青翠。两种枝叶,争奇斗妍,互相媲美,树体共生。据村里90多岁高龄老人说,从前,原是一棵大油杉树,不知何年何月,发现顶端权干处寄生一株小榕树,也许是鸟的功劳吧。日久天长,油杉树冠减少,榕树枝繁叶茂,逐渐形成了杉榕连体的奇观。油杉是国家二级珍稀植物,杉榕融为一体更是奇特。同根“公孙樟”三娘子自然村旁一株千年古樟,胸围四人合抱,躯干铮铮傲骨,枝权交错,翠叶苍龙,历尽沧桑,宛若“绿色的活化石”。仰望擎天巨冠,遮地半亩。西侧2米处,同根萌生的一株大樟

  • 标签: 吴田山古树
  • 简介: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详细论述了抗震构造柱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抗震构造柱 框架 结构设计
  • 简介:千代锦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南部,又名斑绞芦荟、翠花掌。株高25厘米,叶呈莲座状簇生。叶片自根部长出,旋叠状,三角扇形,长15~17厘米,基部宽3~4厘米,边缘具不明显钝齿;叶色深绿,有不规则排列的白色斑点,两侧的叶缘处各纵镶一白边。千代锦的肉质叶肥厚,色彩斑斓,株形俏丽,仪态刚健,是极富观赏价值的高档赏叶花卉。冬春季节开花,橙红色的小花虽然不大,却很鲜艳,是花叶俱佳的多肉植物。盆栽可点缀窗台、阳台、书房、

  • 标签: 多肉植物 肉质草本植物 非洲南部 白色斑点 观赏价值 冬春季节
  • 简介:该论文针对屋面卷材防水,构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指导施工有借鉴作用。

  • 标签: 卷材 构造层 施工技术
  • 简介:师法乡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构造具备近自然景物特征的生态园,重塑有地域文化意蕴的郊野景观,将环境治理、生态背景建设与人类休闲需求有机结合,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发掘绿色文化的消费潜力.

  • 标签: 深圳市平湖生态园 规划理念 景观构造 消费潜力
  • 简介: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1~3年生的木麻黄生长量均达到该地区的速生丰产水平。

  • 标签: 木麻黄 锆钛矿地 造林技术
  • 简介:作者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不仅是通过结构计算,满足受力要求,同时在构造措施上也应有充分的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 标签: 房屋结构设计 构造设施
  • 简介:2007年春,笔者在喇化小学校园四周搞了台植树造林实验,用挖沟机按4m的行距在两行树中间挖上宽1.5m,下宽1m.深0.6m的沟,将挖出的表土放在两沟的中央定植树木的地方,底土放在表土两侧,堆成下底宽2m.上底宽1.5m,高大约0.43m的台体(故称台)。然后在台体的中线上,按株距2m,挖直径0.5m,深0.6m的定植坑。

  • 标签: 植树造林 台田 地段 低洼 盐碱 定植坑
  • 简介:应用灰色系统与方法,以松溪县渭镇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松溪县渭镇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用材林蓄积量、近成过熟林蓄积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经检验,预测精度好,可信度高,可为福建省松溪县渭镇森林资源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分析工具。

  • 标签: 森林资源 灰色预测模型 GM(1 1)模型
  • 简介:本文明确的论述了在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林区存在多年的冻土地区及冻土对地基的重大危害。并全面的分析工程上具体实例。对解决多年冻土地区,出现破坏性冻裂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冻土 融化盘 热融 融陷系数
  • 简介:11990年3月,山西省岢岚县燕家村乡程家村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白白出任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这在群众中引起了震动:有赞许的,有担心的,有说风凉话的,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赞许白白的人,说白白为人厚道,办事公正,又有文化,这个接班人选对啦!特别是前几年她

  • 标签: 群众 共产党员 三项工程 奋斗目标 脱贫致富 党支部书记
  • 简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黄独脚金寄生杂草(Strigahermonthica)侵扰是限制小农产自给性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低加之总体环境退化是寄生杂草侵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引入改良的耕作制度来解决寄生杂草侵扰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对肯尼亚西部双峰高原地区内,用豆科植物--印度菁改良的休耕地对玉米产量和农田寄生杂草侵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分阶段进行,处理包括菁改良6和18个月的休耕地、未经耕作自然植物再生6和18个月的休耕地、连续种植玉米未施肥的耕地和连续种植玉米同时施加氮和磷肥的耕地。结果表明,与未施肥玉米地相比,菁改良休耕地明显(p〈0.5)增加玉米产量.除草管理降低了第一季度(428000±63000株·hm-2)、第二季度(51000±1500株·hm-2)玉米地寄生杂草植株种群。实验周期内,除草管理降低玉米地土壤中寄生杂草种子种群数。短期菁改良休耕地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未施肥的玉米地,但是短期杂草休耕地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玉米和除草控制寄生杂草效果要好于休耕。

  • 标签: 复合农林 作物产量 改良休耕地 残留效应 根寄生物 土壤肥力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