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让卷烟感官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把握消费者真实需求,通过网络评论爬取和在线问卷调查两种途径获取代表性卷烟的消费者感官评价数据,采用语义分析法和相关统计学方法,从感官描述词匹配频率和词汇数、指标理解度和几何平均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研究发现:(1)网络评论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的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并相互补充;(2)对于一级指标,消费者对描述满足感特征的指标最为关注,其次为舒适感和轻松感;(3)对于二级指标,从消费者关注和感知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核心指标,包括"浓郁"、"醇厚"、"刺激"、"柔和"、"清新"、"劲头"、"甜润"、"顺畅"、"余味"、"杂气"、"嗅香"和"细腻"等12个关注多、易感知的指标;第二类为延伸指标,包括"成团"、"丰富"、"绵长"、"透发"、"均衡"和"愉悦"等6个关注少、难以感知和理解、但起到深化和综合作用的专业性指标。

  • 标签: 消费体验感官评价 网络评论 问卷调查 指标验证 卷烟 匹配
  • 简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制备磷酸酯淀粉,以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各反应因素对产品DS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制备的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进行了结构表征。将不同DS的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考察了DS对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制备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样品水分含量24%,螺杆转速120r/min,磷酸盐添加量9%;②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对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③随着DS的增加,氨释放量减少,氨释放量降低率可达32.44%,选择性降低率为21.69%。

  • 标签: 挤压膨化 磷酸酯淀粉 卷烟 降低
  • 简介:研究了使用1,2-二(9-蒽基)乙烷作为内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D)法测定卷烟烟气粒相物中B(a)P的方法。在捕集了卷烟烟气的剑桥滤片上加入内标,经超声萃取后用SPE小柱进行纯化。萃取液浓缩重组溶剂后直接进样分析。优化了流动相并选择了梯度洗脱使得B(a)P与内标物完全分离。使用该方法测定商品卷烟,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4±1.2)%,方法检测限是0.9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1~3.8)%。

  • 标签: 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 内标法 卷烟烟气
  • 简介:为分析比较不同卷烟气相成分的差异,以及减害降焦过程中卷烟气相成分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气袋-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全成分的方法。运用此方法所得研究结果表明:(1)此方法可较完全地捕集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能定性鉴定出卷烟烟气中的67种成分,标样RSD在5%以下,样品RSD大都在10%以下,优于文献报道;(2)此方法准确可靠,对2R4F的测试结果和文献报道值相符;(3)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的气相成分中,含氮气体成分比烤烟型卷烟高;卷烟滤嘴中添加了活性炭材料后,大部分气相成分呈不同程度下降。由上述几点可认为此测试方法适用于日常分析以及对减害材料的评价研究。

  • 标签: 气袋 热脱附 气/质联用 主流烟气 气相成分
  • 简介:为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HCN和苯酚释放,制备了一种金属掺杂的多孔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比表面分析和孔径分析、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优化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材料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评价其减害降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材料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2-5nm),负载的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在基体中;(2)材料对主流烟气中HCN和苯酚的选择性降低率均可达22%以上,而对于烟气常规成分以及感官质量影响较小。

  • 标签: 多孔氧化物 金属掺杂 溶胶-凝胶 卷烟烟气 HCN 苯酚
  • 简介: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GC-TEA)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4种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使用经抗坏血酸处理的玻璃纤维滤片收集卷烟主流烟气,用二氯甲烷萃取卷烟主流烟气中的TSNAs,萃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层析柱纯化,TSNAs通过GC-TEA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并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98种卷烟样品中的TSNAs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TSNAs的含量显著高于烤烟型卷烟;国外混合型卷烟中NNK的含量高于国内混合型卷烟.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卷烟烟气中TSNAs含量限量标准、建立技术壁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 标签: 卷烟 主流烟气 N-亚硝胺 GC—TEA
  • 简介:对C3~C6脂肪酸的7种葡萄糖四酯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裂解转移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收集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对粒相物和气相物进行GC/MS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7种葡萄糖四酯主要裂解产物在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转移率。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方法测定脂肪酸组分的回收率为86.27%~98.80%,RSD低于2.63%,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②7种葡萄糖四酯裂解相应的脂肪酸向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转移率分别为0.34%~12.85%和0.004%~0.73%,总转移率为1.07%~12.86%。③主流烟气粒相中转移率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加,气相随碳原子个数增加而逐渐减少;粒相转移率普遍要高于气相。④相同分子量的葡萄糖四酯,异构体比正构体的转移率高。

  • 标签: 葡糖糖四酯 转移率 卷烟 主流烟气 GC/MS
  • 简介:为有效评价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基于物理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指标和主流烟气化学指标,进行多特征统计分析,进而采用相似度分析建立了不同批次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相似度方法可有效检验不同批次卷烟的质量波动情况,得到的结果与感官评价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可良好地区分不同牌号的卷烟样品。说明,基于多特征指标的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为卷烟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定量描述方法。

  • 标签: 卷烟 质量稳定性 多特征 相似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氰化物的含量,对样品的捕集、制备条件以及顶空条件和气相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选择。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为0.005—50.0μg·mL^-1,回收率在90.3%-108.7%之间,对9种卷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气相色谱 顶空法 卷烟烟气 氰化物
  • 简介:卷烟纸多孔性是允许进入点燃卷烟的燃烧锥中空气流量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制造参数。我们的试验研究采用孔隙分别为12(低孔隙)和80(高孔隙)CORESTA单位,基重分别为28g/m^2和24.7g/m^2的两种不同的卷烟纸。一种卷烟纸使用相同的烟丝配方,保湿剂以及其它制造参数分别卷制成卷烟。低孔隙和高孔隙卷烟之间的压降,焦油释放以及一氧化碳生成均有差异。

  • 标签: 燃烧温度 卷烟纸 多孔性 自由基 ESR 烟气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虽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mm烟丝比例的增加,卷烟单支最培和煳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mm烟丝的影响较小,2.80~4.75mm烟丝的影响最大。

  • 标签: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在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材料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醚类物质创造微乳环境,促进材料自成型,并在后期添加微孔沸石,制备了具有复合孔结构的吸附材料CTN/X(X=NaA,NaZSM-5,NaY)。考察复合材料作为滤嘴添加剂对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微乳环境可以促进复合材料自成型;CTN/NaY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832m2/g,而CTN/NaZSM-5的最可几孔径达到4.3nm。与对照卷烟相比,复合材料对试验卷烟的焦油和烟碱量改变较小,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则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 标签: 自成型 复合材料 主流烟气 巴豆醛 选择性吸附
  • 简介:对8种葡萄糖苷配糖体化合物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进行了测定。通过收集主流烟气中的粒相物,并用二氯甲烷萃取粒相物中的配糖体,然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各配糖体的含量,进一步计算配糖体的转移率。结果表明:①用所建立的测定方法测定的8种配糖体回收率在81.31%-89.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4%,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5;②8种葡萄糖苷配糖体化合物向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转移率为0.43%-2.37%。

  • 标签: 葡萄糖苷 配糖体 卷烟 主流烟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2015年3月16日-18日,CORESTA卷烟制造波动性工作组(CVAR)在美国夏洛特召开2015年第一次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以及奥驰亚集团、英美烟草、帝国烟草、日烟国际、菲莫国际烟草、雷诺烟草、罗瑞拉德烟草等公司的代表参加会议。

  • 标签: 中国烟草 工作组 波动性 制造 卷烟 美国
  • 简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22.1%、26.3%。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不同酸性成分减少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减少较少。

  • 标签: 滤嘴 稀释度 酸性成分 总粒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