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具体做法.1.1分工:由护士长担任护理质量控制组组长,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心、业务熟练、技术操作正规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并愿意担任此重任的为护理质控小组长,护士长全权授权给小组长。分3大组,每组由一名小组长,3名组员组成,分别担任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组;护理文书组;急救药品、物品、消毒隔离组的质量检查,小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与班次的特点具体分工所自查的项目。

  • 标签: 临床护理 护士长 护理质控 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组 主管护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药品检验的治疗控制以及具体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国目前药品检验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药品检验和质量控制干预,可以使药品检验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保证广大患者能够用上放心药。结论 按照药品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进行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质量控制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效果
  • 简介:血糖变异性又称血糖波动,是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_(1c))、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plasmaglucose,PPG)衡量血糖控制状况的另一维度,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血糖的变化情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糖变异性与多种糖尿病不良结局相关。临床医生应该重新审视血糖变异性在血糖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地评价以及合理、有效地管理来降低血糖波动的幅度,改善血糖变异性。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波动 血糖变异性 循证医学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管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 要】药品质量可能会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药品的销售质量,需要零售药店对药品的陈列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工作。因为药店属于零售的性质,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才能保证药品的销售量。我们在进行药品的陈列规划管理时,需要对药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合理管控,温度作为影响药品治疗的关键因素,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药品陈列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药品存放的质量。

  • 标签: 零售药店 陈列药品 温度 控制
  • 简介:黛芩化痰丸为江苏省中医院制剂,由黄芩、青黛、天冬、天花粉、射干、桔梗、化橘红、连翘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利肺止咳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疗效显著。但目前制剂的定性定量标准尚不完善,因此,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

  • 标签: 黛芩化痰丸 定量控制 医院制剂 肺热咳嗽 中药组成 清热化痰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管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高脂肪饮食增多和体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顺位逐渐前移。据中国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碱类成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比较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乌头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析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毒性及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2010年版药典与2005年版药典比较,2010年版药典对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药材使用的安全有效;2010年版药典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查方法,以及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产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范围,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乌头 乌头类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质量标准
  • 简介:【摘 要】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亦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医疗手段,更是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标本同治,内外调和,应用中医进行疾病的治疗副作用小,对人体的伤害也小,因此广受人们的喜爱。而中药制剂是中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药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更关乎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此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将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方法模式
  • 简介:据近期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资料显示,近30年来中国肺癌患者病死率增高趋势明显,就北京而言1974年为12/10万,而2003年为32/10万,增幅达167%;肺癌病死率在各年龄段都呈上外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使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直居中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仍在快速直线攀升。

  • 标签: 中国 控制烟草 1974年 2003年 病死率 肿瘤防治
  • 简介:目的:制备合格的氧氟沙星滴耳液.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加适量醋酸溶解氧氟沙星,使pH值在5.5~6.5范围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含量,建立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制备的滴耳液符合2000年版要求,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1.27%(n=5),临床应用6个月,观察209例,无异常现象发生.结论:该滴耳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模拟处方
  • 简介:目的:探讨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深对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血透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科室自查与医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检测,寻找不足,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订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制订和完善了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各项检测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有效地控制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只有加深血透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从而提高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 标签: 血透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医院感染不仅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而且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进一步做好感染管理预防工作,现对我院发生的小儿医院感染38例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护措施。

  • 标签: 小儿 医院感染 原因 控制 防护措施 管理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对医院感染控制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也逐步提高。医院是特殊的社会环境,本身就具备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三大要素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对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检验科 医疗水平 医疗安全 管理部门 传染病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以及改进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 72例。通过分类统计分析,找出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差错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 门诊药房药师因素有 50例,占 69.44%;门诊医师因素有 14例,占 19.44%;患者自身因素有 8例,占 11.11%。其中门诊药房药师因素占主要因素,显著高于门诊医师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且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的各个部门及工作环节中要加强监管工作,不断提升门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进一步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率,有利于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整体形象、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药调剂 差错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完善鸟不宿薄层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考察不同展开剂、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对薄层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时间和不同温湿度的稳定性。结果: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冰醋酸(7:3:0.3)为展开剂、点样量3~5μl、硅胶G预制薄层板(德国MK),色谱分离效果较好,斑点清晰、圆整,同时薄层色谱在0h~24h内,温度5℃~25℃、湿度30%~60%条件下均稳定。结论:本研究确定的薄层色谱条件,客观、科学、准确,适用于鸟不宿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 标签: 鸟不宿 薄层鉴别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过滤除菌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重点在于注射剂的过滤除菌工艺,主要包括过滤除菌工艺的相关内容,过滤除菌工艺验证,注射剂的过滤除菌风险控制等等。

  • 标签: 注射剂 过滤除菌 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