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将微波辅助提取新技术应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寻求最适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微波前浸润1h,320w微波30min,再按液固比为15:1加水,100℃提取8h,提取2次。结论:与常规热水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节能、省时的特点。

  • 标签: 灵芝多糖 热水提取 微波辅助法
  • 简介:天气渐渐暖和了,着装越来越单薄,身上的赘肉再也隐藏不住了,人们减肥的心思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减肥,必须是健康的,但日常生活中,损害健康的减肥方法却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看看,是不是你也有这个习惯呢?千万别为了美而伤害了自己。

  • 标签: 损害健康 减肥法 减肥方法
  • 简介:“哥本哈根减肥”可谓是风靡已久,超重肥胖人士、想要瘦成一道闪电的爱美女性趋之若鹜。那么此法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 标签: 哥本哈根 减肥法 肥胖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和聚凝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纳入1542例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观察组,n=771)与聚凝胺交叉配血(对照组,n=771),对不同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结果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聚凝胺交叉配血结果,(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和聚凝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比较,前者比后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直观,扫描后可长期保存,适合手工操作、半自动和全自动,灵活方便。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夹层杯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感染、咳嗽、咯血的患者,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别进行PCR、痰培养、夹层杯涂片试验技术检测,比较三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PCR技术对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40.87%,痰培养检出率23.08%,夹层杯痰涂片检出率19.23%;PCR技术检出率高于夹层杯涂片、痰培养(P<0.05),痰培养检出率略高于夹层杯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发出报告时间,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明显短于痰培养,且夹层杯涂片时间短于PCR技术(P<0.05)。结论 PCR技术、培养、夹层杯涂片检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且夹层杯涂片检测时间更短,但夹层杯涂片检出率略低,故需要临床更进一步研究。

  • 标签: PCR技术 培养法 夹层杯涂片法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胶体金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辖区内定点治疗医院咨询门诊HIV抗体阳性患者1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与胶体金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准确性,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最大稀释比例,为ELISA比胶体金高(P<0.05)。结论: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应用胶体金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ELISA的准确性相比于胶体金更高,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可互相补充,进一步提升HIV抗体检测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 准确性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导管滑脱护理不良事件中利用根因分析的效果。方法 用2018年5月-2019年10月于院内治疗的88例置管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掷硬币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3例和41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根因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观察组明显略少;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略高,参照组不及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导管 不良事件
  • 简介:中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试验,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极好的活性化合物库,已逐渐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中药中通常含有成百上千的化学物质,但其中只有少数的化合物具有药理作用,而其余大多数成分的存在使得分析和筛选中药的活性成分非常困难。因此,探寻用于分析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策略是中药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问题,细胞膜色谱已成为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本文将概述细胞膜色谱的原理、特点、应用前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细胞膜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分析和筛选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 标签: 细胞膜 细胞膜色谱法 筛选 活性成分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活血化瘀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重要应用。方法选取68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检测2组治疗后痊愈、有效、无效例数,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的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 妇科 中医
  • 简介:光弹性应力分析(PSA)是将由光弹性材料制成的与零件形状几何相似的模型置于偏振光场,模型被加载时,可直观地看到模型上产生干涉条纹图形,这些条纹指示了模型边界和内部的各点应力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能

  • 标签: 生物力学 口腔医学 光弹性应力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的推进,以及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即将来临,药用辅料的质量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效液相色谱作为现代药品检验重要的检测手段在药用辅料检验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简介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用辅料检测中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镇静安神类药物检验工作中实施高效液相色谱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镇静安神类药物,对其中的安神成分提取出0.5g作为样本量,按照检验方式的差异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薄层色谱(TLC)检验方式,观察组实施高效液相色谱开展检测,分析两组的分离率、纯度以及产品回收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苯巴比妥、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地西泮的分离率以及纯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镇静安神类药物 检验 安神成分 薄层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因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的68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7-2020.7为改进前,2020.7-2021.7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根据根因分析,参加培训次数不足及操作不规范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培训次数比较:<5次的职业暴露人数显著高于≥5次的,(P<0.05);改进后职业暴露人数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结论:通过根因分析能准确了解到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原因,并通过增加人员培训次数以及规范操作等措施进行改善。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FMEA风险评估,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筛选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FMEA风险评估。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FMEA风险评估,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结果: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中,接收患者较多,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占有很高的比例。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FMEA风险评估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为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可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FMEA 风险评估法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防控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选院内收治5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1年12月纳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间院内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纳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肿瘤生物标志物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结果准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支持,临床价值明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74例手术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未实施PDCA循环,研究组(n=37)接受PDCA循环,观察各组评估指标、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及护理质量把控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门诊采血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负压采血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采血时内进行采血的68例患者参与实验,确认将通过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将其中34例纳入至观察组,实施负压采血,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另外34例则纳入至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方法及常规护理,比较具体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统计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7例不满意情况,满意度94.11%、79.4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采血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配合负压采血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负压采血法 优质护理服务 情绪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12月采集的2605例疑似流感样本作为课题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获得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胞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p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32例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不愈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36例骨折术后Ⅰ期愈合患者(Ⅰ期愈合组)比较。结果不愈合组血清IL-1β、TNF-α和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Ⅰ期愈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影响骨折术后愈合。

  • 标签: 骨折术后不愈合 血清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术后血生化代谢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新生儿换血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治疗,接受换血术的新生儿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气的变化与新生儿患者生理机能的比较。结果新生儿患者经换血术治疗后,换血术后血清钠、血清钙与血浆渗透压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其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以及低钾血症的患者例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换血术能提高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是对新生儿血生化代谢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上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换血术 败血症 新生儿 血生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