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从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出发,重点分析止咳感冒药、减充血感冒药、抗过敏性感冒药物、解热镇痛感冒药物等四种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作用,并举例介绍不同感冒药物中含有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最后一例感冒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感冒类型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分析治疗处方的合理性。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物成分的药理 临床用药分析
  • 简介: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为原料,经重排获得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其与硫酰氯、咪唑反应生成易去基团磺酰咪唑酯,再经氟代、溴化得1-溴-2-氟-3,5-二-O-苯甲酰基-α-D-阿拉伯糖.继而与二氯腺嘌呤缩合后在碱性条件下脱保护基,即可制得白血病药氯法拉滨,反应总收率为7.33%.

  • 标签: 氯法拉滨 抗白血病药 合成
  • 简介:本文综述预防和治疗移植物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的新途径.通过一种GVHD辅助模型来解释GVHD相关的临床症状,讨论药物及其如何干扰GVHD的级联反应.主要综述临床用药信息,不按照作用机制来分类介绍药物.

  • 标签: 预防 药物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临床分期 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感冒患者感冒药物处方420份,分析临床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420份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98张,占23.3%。其中,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60张,占14.3%;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38张,占9.0%。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发生率高于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份感冒药物处方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双扑伪麻分散片,占50.7%(213/420),其次为复方锌布颗粒,占29.0%(122/420),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占12.9%(54/420),酚麻美敏口服液占3.8%(16/420),复方氨酚烷胺片占3.3%(14/420),酚氨咖敏片占0.2%(1/420)。涉及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包括:解热解痛类、收缩血管类、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抗病毒类及其他类。结论临床应用感冒药物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充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开具处方,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多成分抗感冒、流感和过敏药 药理作用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报道我院肾病综合征(NS)凝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探讨药师在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几例NS的凝治疗来阐明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凝血常规及其他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结合凝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药动学特性及应用时潜在的风险,对抗凝药物的选择、用法、更换、过渡及联用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凝方案的正确调整对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抗凝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双嘧达莫 阿魏酸哌嗪 华法林
  • 简介:目的为感冒药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医药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在线检索2000年~2010年国内外有关感冒药的文献记录,分析常见感冒药的成份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如不注意合理用药,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应重视特殊人群用药问题,最终达到合理用药。

  • 标签: 特殊人群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非布司他是医药领域当中常见的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也被称为非布索坦,最早是日本医药公司Teijin所研制的一类非嘌呤类的抑制剂,多用于治疗由于尿酸过高而引发的痛风。痛风药非布司他于2008年首次后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上市,在2013年时进入中国市场,与传统痛风药物相比较,非布司他中含有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且更能发挥出抑制作用,同时具备更高的活性,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非布司他还能够用于肾脏功能不全者的痛风治疗当中,因此当前已经成为治疗痛风疾病的主流药物之一。

  • 标签: 抗痛风药物 非布司他 合成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老年(≥80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凝药(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室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凝治疗的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各50例,达比加群组使用110mg,2次/d,利伐沙班组使用10mg,1次/d,华法林组将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至2.0~2.5,比较3组间的出血、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华法林组、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组间比较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及利伐沙班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达比加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指标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药前[(34.25±0.59)s]、用药后3d[(44.73±2.60)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利伐沙班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用药前[(14.94±0.31)s]、用药后3d[(18.05±0.58)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结论(1)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NOACs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安全性优于华法林。(2)使用NOACs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当应用于特殊人�

  • 标签: 抗凝药 心房颤动 老年人 80以上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血小板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口服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口服普拉格雷片口服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反应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低(P<0.05);同时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反应指数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血小板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氢氯吡格雷片 普拉格雷片
  • 简介:目的研究止血灵胶囊的止血、缩宫、炎、补血等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相应的药理学模型研究止血灵胶囊在止血、缩宫、炎、补血方面的作用。结果止血灵胶囊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显著增加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活动力;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及大鼠凝血酶时间;对大鼠血小板数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趋势;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对雌性失血性“血虚”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目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结论止血灵胶囊具有缩宫、止血、消炎三重功效,并有一定补血的作用。

  • 标签: 止血灵胶囊 收缩子宫 出血时间 凝血酶时间 抗炎 血虚
  • 简介:目的观察珍珠口泰药膜的炎作用及毒性反应。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及大鼠琼脂性肉芽肿,观察珍珠口泰药膜的炎作用;采用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实验,豚鼠口腔黏膜刺激及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过敏及急性毒性实验,观察珍珠口泰药膜的毒性反应。结果珍珠口泰药膜局部给药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降低琼脂性肉芽肿重量;毒理学实验显示,该药经口腔黏膜及皮肤给药均无毒性、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小鼠最大耐受量为4g·kg-1·d-1,未见毒性反应。结论珍珠口泰药膜有明显急、慢性炎症作用,未见毒性反应。

  • 标签: 珍珠口泰药膜 抗炎作用 毒理学 实验研究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重点回顾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噻氯吡啶类血小板药物医学研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均分四组,每组患者比例20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75mg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和150mg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的血小板聚集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另外两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在75-150mg最佳,可以起到血小板的作用。

  • 标签: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老年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神龙栓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版采用增加稀释液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增加稀释液的方法,需氧菌检查中所要求的各实验菌样品中的回收率均达到50%以上。结论神龙栓胶囊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可以消除制剂的抑菌作用,有效检出污染的微生物。

  • 标签: 神龙抗栓胶囊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回收率
  • 简介: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快速测定多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样处理采用硫酸锌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Waters2695型液相色谱分析系统,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紫外检测波长225nm。实验数据用WatersEmpower液相色谱工作站处理,阿普唑仑为内标,通过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苯巴比妥在2.5~80μg/mL(r=0.9995)、苯妥英钠在1.25~40μg/mL(r=0.9985)、卡马西平在0.625~20μg/mL(r=0.9998)、氯硝西泮在0.1~3.2μg/mL(r=0.9997)、艾司唑仑在0.125~4μg/mL(r=0.9994)、地西泮在0.125~4μg/mL(r=0.9987)间线性关系良好,各药的平均回收率及血浆最低检测浓度(S/N≥3)分别为苯巴比妥101.07%和0.250μg/mL。苯妥英钠100.80%和0.312μg/mL,卡马西平100.32%和0.025μg/mL,氯硝西泮99.28%和0.040μg/mL。艾司唑仑99.25%和0.031μg/mL,地西泮101.05%和0.062μg/mL。各药物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此法采血量少、预处理快速简便、方法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抗惊厥药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