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疱皮肤病是以水疱、大疱和无菌脓疱为原发损害一组疾病,由于其皮损比较广泛,水疱容易破裂形成大小不一糜烂面,患者可因感染、败血症恶液质而死亡。而高血糖又使糜烂面难以愈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我科于2001年1月~2008年3月收治13例天疱疮和23例类天疱疮患者,其中例伴有糖尿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大疱性皮肤病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疗效。方法:对28例Ⅱ级以上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治疗,皮肤破溃部分涂抹溃疡糊,未破溃近期修复皮肤涂抹贝优芬,直至完全修复后2~4周,以保护修复皮肤免于再次损伤,同时恢复皮肤弹性和减轻色素沉着。结果.28例患者经治疗3~9天皮肤损伤处完全愈合,1~2周后皮肤恢复弹性,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本治疗出于人道考虑,无法设置对照组。结论: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贝优芬 溃疡糊 修复 乳腺癌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儿童真菌皮肤病占儿童皮肤病0.5%~10.0%,男性多于女性。常见儿童浅表真菌皮肤病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头癣治疗采用以口服药为主综合疗法;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糠疹以局部治疗为主;不同临床类型甲真菌病其治疗方法亦有不同。常用于儿童真菌皮肤病口服抗真菌剂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

  • 标签: 儿童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 体股癣 手足癣 甲真菌病
  • 简介:白癜风常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utoimmunnethyroiddisease,AITD)、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恶性贫血、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thematosus,SLE)、艾迪生病、斑秃等,其中以AITD最多见,包括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相关眼病等,但有关白癜风并发AITD确切机制研究甚少。鉴于白癜风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和各种非遗传因素相关,多数认为是由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共同终末通路,即氧化应激-自身免疫介导黑素细胞缺失,特别是非节段型白癜风(non-segmentalvitiligo,NSV)。该文从白癜风基因、自身免疫和氧化应激3个关联机制上综述、阐述其与AITD关系。

  • 标签: 白癜风 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 遗传 自身免疫 氧化应激
  • 简介:作者报道1例I期色素减少蕈样肉芽肿,患者为一13岁男孩,尽管临床上病情得到完全缓解,但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发现仍有微小残留病变。通过对缓解后皮损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产物进一步克隆和测序,发现原发性T细胞克隆仍存在,但数量有所下降。随访3年半,无任何新出皮损。蕈样肉芽肿残留恶性T细胞克隆临床意义还有待阐明。

  • 标签: 微小残留病变 蕈样肉芽肿 减少性 色素 多聚酶联反应 T细胞受体Γ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于1998年起全身皮肤反复出现湿疹,2005年4-月头面、躯干叫肢突发大片浸涧红跚多处糜烂,找科以“泛发性湿疹,帮样肉芽肿?”收住院,当时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红斑浸润处活检表现为湿疹组织病理像经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忤片、中药清热除湿等联合治疔3周皮疹消退,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系统性 鱼鳞病 病例报告
  • 简介:报告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家族高胆固醇血症伴弥漫扁平黄瘤。16岁男性患者,全身泛发橙黄色斑块、结节10年。专科情况:右眼睑、颈部、双手背、双侧肘、膝关节伸侧皮肤大小不一橙黄色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真皮浅中层大量泡沫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血脂检查:总胆固醇(TC)16.4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12.46mmol/L。患者父母亦存在血脂异常升高情况。诊断为家族高胆固醇血症伴弥漫扁平黄瘤。给予降脂药物口服治疗,右上眼睑斑块因影响容貌,予以手术切除。

  • 标签: 扁平黄瘤 弥漫性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 简介:背景:局限性慢性斑块状银屑病对局部治疗抵抗,可能难以实行治疗。既往已有应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该病皮损报道,但PDL与一种有效外用治疗比较研究未见报道。目的:为了比较PDL与有效外用疗法对局限性顽固斑块状银屑病疗效,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Dovobet)作为有效对照。方法:在这项开放、自身对照、左一右比较研究中,8例银屑病患者使用PDL(585nm)和卡泊三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斑块严重程度评分(总评分)并拍照。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疼痛程度。结果:患者对两项治疗均能很好耐受,仅1例患者PDL治疗后由于疼痛退出了研究。在PDL治疗12周后,总评分有显著差异(下降62%vs19%;P〈0.05)。治疗12周时,PDL和卡泊三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两组红斑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12周时,PDL组硬结和鳞屑评分显著下降,但卡泊三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治疗组统计学上无明显降低。尽管无统计学意义,但疼痛评分随PDL治疗次数增多而降低。结论:当其他外用治疗无效时,酌情考虑应用PDL治疗局限性顽固斑块状银屑病。

  • 标签: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斑块状银屑病 顽固性 严重程度评分 有效性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与痣数目紧密相关,但文献中缺乏在特定解剖部位CMM和同一部位数目相关信息,作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来自意大利1992—1994年542例CMM和538例来自医院对照者资料进行分析。由经培训皮肤科医生检查记录患者和对照组黑色素痣数目,并对检查部位痣数目与该特异部位发生CMM危险率进行多变量优势比(ORs)和95%可信区间(95%CIs)分析,在相应部位发生CMM最大数目与最低数目痣优势比,面颈部为1.4(95%CIs:0.7~2.8),躯干前部为2.3(95%CIs:1.1~4.9),躯干后部为4.9(95%CIs:2.9~8.4),上肢为2.9(95%CIs:1.2~6.6),下肢为5.0(95%CIs:2.9~8.5)。在病例-病例分析中,比较特定部位CMM与所有其他部位CMM,唯一额外风险是躯干背侧,痣数量最高值与最低值间OR为2.1(95%CIs:1.2~3.6)。本文研究数据不支持在每个单一解剖位置痣都有特异影响作用假说。特定解剖位置痣数目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相关@RandiG.$IstitutodiRicerche...

  • 标签: 位置痣 数目皮肤 痣数目
  • 简介:背景:目前,很少应用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邻近皮肤选择汗腺切除术(Shelley术式)治疗多汗症。目的:研究该技术是否为一种永久减少腋汗好方法。方法:这是一项在某大学皮肤科进行前瞻、开放、非随机治疗试验。从出汗最多区域中央切除一小块椭圆形与皮纹平行皮肤。沿切口边缘向下潜行分离至出汗最多位置,然后翻起皮肤。用剪刀剪去邻近皮肤下面容易辨认大汗腺。作者治疗了8例腋汗症患者15处腋部皮损。通过患者白行估计手术后出汗减少百分率来评估出汗减少程度。并由外科医生对瘢痕外观进行分级。5例患者8处腋部皮损HE染色切片用于组织学上评估汗腺组织大小、位置和深度。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平均汗液减少程度是65%(极差40%~90%)。平均随访1.3年(极差0.1~6)且此间汗液减少程度一直维持。5例患者组织学分析:汗腺较毛囊位置略深。在5mm厚皮片中汗腺组织平均厚3.5mm。顶泌汗腺小叶较外泌汗腺小叶更多、更大。两种汗腺紧密相邻,在皮肤内深度无明显不同。结论: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选择汗腺切除局部外科手术仍是永久减少腋汗最安全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性试验 组织学分析 皮肤切除 腺切除术 腋汗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脂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水肿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脂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儿童型胶样粟丘疹(juvenilecolloidmilium,JCM)是一种较为罕见疾病,其特征是儿童日光暴露部位皮肤丘疹样损害,该病病因不明,但一些学者推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日光诱导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损害所致,我们报道一例家族胶样粟丘疹。

  • 标签: 胶样粟丘疹 家族性 角质形成细胞 遗传易感性 病因不明 儿童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因口周、肛周四肢起红斑伴瘙痒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于2008年5月2日收入我科。患儿自9个月大时无明显诱因肛周出现丘疹、红斑,伴瘙瘁,搔抓后有渗液。至当地医院以"湿疹"

  • 标签: 肠病 肢端皮炎
  • 简介:幼年黄色肉芽肿较为少见,是一种好发于皮肤、粘膜和眼良性播散黄色肉芽肿,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本文报告5例2010~2014年我科门诊确诊为幼年黄色肉芽肿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治疗预后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

  • 标签: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 简介:厚皮骨膜病又称骨膜增生厚皮症、特发性肥大骨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皮肤病,病因不明。其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增厚、回状颅皮、骨膜肥厚、关节肿胀、杵状指(趾)等。现将我院最近诊断一例厚皮骨膜病报告如下。

  • 标签: 厚皮性骨膜病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结节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基因皮肤病,具有复杂多变临床表现。现报道1例我科在临床中诊治结节硬化症病例。

  • 标签: 结节性硬化症 癫痫 遗传性皮肤病
  • 简介:甲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指(趾)甲形态结构异常。很多皮肤疾病引起甲病变,因其表现复杂多样,易出现误诊、误治。本文就湿疹、扁平苔藓、掌跖脓疱病、连续肢端皮炎等皮肤病相关甲病主要临床特征治疗要点进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清晰研判。

  • 标签: 皮肤病 甲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