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自体血注入法成功制作稳定的雄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模型(ICH组,行为学判定异常,30只)和对照组(30只),在脑出血后8、16、24、48、72和120h采用右脑半球干湿法测定脑含水量和ELISA测定外周血血清中IL-1β含量,分析其变化规律,采用二次项非线性回归分析,了解二者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组脑出血后大鼠立即出现行为学异常,但在120h已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ICH组大鼠血清IL-1β在16-72h出现明显高水平表达,脑含水量在24-72h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120h时,两项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脑水肿二者变化规律存在正相关性(r=0.906,P〈0.001)。结论ICH组大鼠血清IL-1β变化趋势与脑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血清IL-1β可作为ICH后脑水肿程度的一个判定指标,为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Aβ1-40、Bax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Pue)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和Pue治疗组,以Aβ25-35。右侧杏仁核注射制备大鼠AD模型,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与海马组织Aβ1-40。和Bax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内有Aβ1-40、Bax的少量表达,两者均以皮层内为多,海马组织内少;AD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Aβ1-40与Bax的表达增加.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Pue能改善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ue治疗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Aβ1-40、Bax表达减少,与A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e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Aβ1-40和Bax表达,抑制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减轻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及抗痴呆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Bax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h及1、3、7、14d挫伤灶周围HIF-1α和GLUT-3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mRNA在伤后4h升高,12h达高峰,7d基本正常;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蛋白在伤后4h表达升高,1d达高峰,7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TBI后脑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大鼠
  • 简介:患者女性,37岁,汉族,于2007年首次无诱因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持续约2-3min后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行"脑电图"检查后以"癫痫"给予药物治疗。此后患者仍有发作,临床形式多样。发作频率每年4-6次不等。近1个月,患者发作极频繁,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1次,为进一步诊治于2017年5月24日来我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对答切题,智力正常,头部毛发及皮肤无异常。

  • 标签: 癫痫 颅内异物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神经干细胞(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由胚胎大鼠脑组织获取NSCs并进行传代培养和分化鉴定,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s纯度及SDF-1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情况,之后利用Blind-Well小室体外迁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SDF-1(0ng/L、1ng/mL、10ng/mL、50ng/mL、100ng/mL、500ng/mL和1000ng/mL)对NSCs迁移数量的影响,并使用μ-载片观察SDF-1对NSCs迁移距离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得到了能够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连续传3代后绝大部分细胞nestin表达阳性,nestin和CXCR4的共表达率达到80%左右.细胞趋化实验结果表明,SDF-1对NSCs有较强的趋化作用,随着SDF-1浓度的升高,发生迁移的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加,并于SDF-1浓度为500ng/mL时达到最高峰[(256.79±38.27)个细胞/每高倍视野].在μ-载片细胞生长通道两侧的SDF-1浓度梯度(500ng/mL→0ng/mL)作用下,由细胞克隆球迁出的细胞呈不对称分布,通常有更多的迁出细胞分布于趋化因子浓度较高的一侧,且该侧细胞的最大迁移距离也比对侧远.结论SDF-1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相巨作用能够诱导NSCs发生靶向性迁移.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细胞迁移 Blind-Well小室
  • 简介:患者,男性,32岁,间歇性头昏头痛一年,1995年8月2日晚上突然左上肢发麻,触电感,随即意识丧失,倒地,伴四肢抽搐,历时1min,无大小便失禁.同年11月CT检查报告右额叶大脑镰旁有2.8cm×3cm范围的不规则强化灶(图1),其间和边缘低密度交错;右顶叶交界处1.2cm×1.5cm的低密度灶,增强不明显.DSA检查右额叶中线部位显示畸形血管团2.5cm×2.6cm,大脑前动脉明显增粗,诊断右额动静脉畸形;右额顶低密度病灶.

  • 标签: X-刀放射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胶质瘤 病例报告 照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医疗纠纷事件中较为争议的几个问题如监护权、知情权,人身自由权等。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讨论。结果精神科医疗纠纷事件目前尚无法可依,相关问题仍在探讨中。结论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精神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存在什么问题等将仍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医疗纠纷 住院精神病人 精神科 自缢 死亡 少精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3岁,因“间断性头晕1年,晕厥发作2次”于2012年2月17日入院。患者自述间断头晕1年多,自以为是感冒症状,未予以重视。曾出现无任何诱因晕厥2次,伴短暂意识障碍,10min后意识恢复,发作时未跌倒,不伴有肢体障碍、麻木、抽搐、两便失禁情况,无肢体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 简介:目的阐述避孕药物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健康中年女性上矢状窦血栓的临床表现,脑CT、脑核磁共振的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口服避孕药物半年,即可引起上矢状窦血栓的形成,其原因是由于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结论口服避孕药物是健康女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明确危险因素.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2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DBI组(n=72)、阻滞剂组(n=72)、对照组(n=72),后三组按动物处死时间分为30min、3h、24h、48h、72h和7d六个亚组,每亚组12只。参照Mamarou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重型DBI模型。阻滞剂组损伤后尾静脉注射ERK1/2特异性阻滞剂U0126(0.05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二甲基亚砜。免疫印迹法法检测脑组织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伤后30min,脑组织pERK1/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伤后7d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3h,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72h达到高峰,伤后7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伤后30min、3h、24h、48h、72h和7d,阻滞剂组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DBI组和对照组(P<0.05),而DBI组和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阻滞ERK1/2通路,可显著抑制DBI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

  • 标签: 弥漫性脑损伤 ERK1/2 CASPASE-3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8例,其他部位的动脉瘤244例,其余非动脉瘤患者128例。比较各组间A1优势征发生率的差别;同时比较A1优势征与A1对称患者动脉瘤生长方向的区别。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显示A1优势征的发生率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63.3%;其它部位动脉瘤患者为17.6%,非动脉瘤患者为20.3%。前交通动脉瘤中A1优势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1优势征的前交通动脉瘤向前上生长者明显高于A1对称者,分别为53.1%和31.9%(P〈0.05);向后下、后上方的生长者总计少于A1对称者,分别为22.2%和42.6%(P〈0.05)。结论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密切相关。

  • 标签: 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 前交通动脉瘤 生长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慢性脑灌注不足(CVI)大鼠脑早老素-1(PS-1)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组和多奈哌齐(安理申,卫材公司)组,按照取材时间又分为术后1天、1周及1月组,每组各10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CVI模型.常规及免疫电镜观察术后1周时海马区缺血性改变以及PS-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S-1及其酶解产物Aβ42不同时间点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脑缺血组术后1周存活7只,1月5只;多奈哌齐组术后1周8只,1月7只.常规电镜显示单纯缺血组呈慢性缺血性改变,多奈哌齐组缺血性改变明显减轻.免疫电镜显示,单纯缺血组内质网破碎明显,PS-1胶体金颗粒散在分布.多奈哌齐组内质网结构尚完整,分布均匀.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单纯脑缺血组PS-1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1周后达高峰,升高为2.3倍,1月后又低于对照组水平.多奈哌齐组在术后第1天轻度升高,1周后继续上调,1月后达高峰,约为对照组2倍,呈亚急性改变.Aβ42在单纯缺血组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术后第1月时升高约3.5倍,而多奈哌齐组各时间点Aβ42含量升高则明显减慢.与单纯缺血组比较,术后1月时多奈哌齐组显著减少Aβ42的生成(P<0.01).结论多奈哌齐对PS-1阳性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脑缺血后Aβ产生.

  • 标签: 多奈哌齐 早老素-1 脑灌注不足 大鼠
  • 简介:OBJECTIVE:ToevaluatetheassociationofX-raycross-complementinggroup1(XRCC1)Arg399Gln,Arg194TrpandArg280Hispolymorphismswiththeriskofglioma.DATASOURCES:AsystematicliteraturesearchofpaperspublishedfromJanuary2000toAugust2012inPubMed,Embase,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database,andWanfangdatabasewasperformed.Thekeywordsusedwere"glioma","polymorphism",and"XRCC1orX-rayrepaircross-complementinggroup1".Referencescitedintheretrievedarticleswerescreenedmanuallytoidentifyadditionaleligiblestudies.STUDYSELECTION:Studieswereidentifiedaccordingtothefollowinginclusioncriteria:case-controldesignwasbasedonunrelatedindividuals;andgenotypefrequencywasavailabletoestimateanoddsratio(OR)and95%confidenceinterval(CI).Meta-analysiswasperformedfortheselectedstudiesafterstrictscreening.Dominantandrecessivegeneticmodelswereus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homozygousmutantgenotypefrequenciesandmutantgenefrequencyandgliomaincidencewasinvestigated.WechosethefixedorrandomeffectmodelaccordingtotheheterogeneitytocalculateORand95%CI,andsensitivityanalyseswereconducted.PublicationbiaswasexaminedusingtheinvertedfunnelplotandtheEgger’stestusingStata12.0software.MAINOUTCOMEMEASURES:AssociationofXRCC1Arg399Gln,Arg194Trp,andArg280Hispolymorphismswiththeriskofglioma,andsubgroupanalyseswereperformedaccordingtodifferentethnicitiesofthesubjects.RESULTS:Twelvearticleswereincludedinthemeta-analysis.ElevenofthearticleswereconcernedwiththeArg399Glnpolymorphismandgliomaonsetrisk.Significantlyincreasedgliomariskswerefoundonlyinthedominantmodel(Gln/Gln+Gln/ArgversusArg/Arg:OR=1.26,95%CI=1.03-1.54,P=0.02).Inthesubgroupanalysisbyethnicity,significantlyincreasedriskwasfoundinAsiansubjectsintherecessive(OR=1.46,95%CI=1.04-2.45,P=0.03)anddominantmodels(OR=1.40,95%CI=1.10-1.78,P=0.007),andhomozygotecontrast(OR=1.69,95%CI=1.17-2.45,P=0.005),bu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脑胶质瘤 风险 互补 X-射线 发病
  • 简介:1病例资料女性,5.5岁。因反复癫痫发作1年入院。2017年2月20日午睡中突然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意识清楚,可简单对答,然后再次呕吐数次,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呼之不应,逐渐转为昏睡,期间无肢体抽搐。反复多次外院调整药物治疗未能减少发作频率,约1次(/3~4)个月。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脑灰质异位 巨脑回 海马硬化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评估卒中后尿失禁(U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急性患者130例,按发病1-10d(病初)有无UI分为2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1年生存率,经多因素分析了解U1的危险因素以及U1与卒中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UI组的全前循环综合征例数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UI组(P=0.000),与病初UI显著相关(OR=4.52;OR=7.15);UI组41例死亡21例,非UI组89例死亡3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48.8%和9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0.28,P=0.000);病初UI是1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21.74,P=0.000),患者年龄也与1年生存相关(RR=2.23,P=0.016)。结论病初UI是卒中患者1年生存的强力负性因素,需要加强治疗干预研究。

  • 标签: 卒中 尿失禁 生存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SORL1、sortilin—relatedreceptor、Alzheimer等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文章并附以文献追溯方法。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篇文献共11组不同种族人群纳人分析.共有AD组2927例,对照组3869例。AD组和对照组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现象中GG+GT基因型频率与最常见的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比的合并比值比(OR)值为1.19,95%可信区间为1.08~1.31.Z=3.39.P=-0.0007,等位基因频率合并OR值为1.17,95%可信区间为1.07~1.27,Z=3.67,P=0.0002。结论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多态性与AD患病风险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SORL1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17h”于2017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17h前被发现躺倒在地,当时意识不清,呼唤可睁眼,可简单说个别字词,坐起后身体向右侧倾斜,间断躁动,二便失禁。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12h前呼唤不睁眼,呼吸急促,入我院急诊,测量血压180/100mmHg,查头颅CT示左侧外囊基底节区ICH破入脑室,脑疝征象,收入神经重症医学科。

  • 标签: 酸碱平衡 脑出血 脑血流
  • 简介:目的构建人源性Notch1胞内段(NICD)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NICD,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细胞中获得编码NICD的cDNA,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NICD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NICD,将其转染HeLa细胞72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到细胞内NICD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NICD,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NOTCH信号 胶质细胞瘤 真核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建立稳定表达PS-1WT和突变型L286V基因的细胞克隆,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PS-1突变型L286V能使RA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指数降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在正常培养条件和无血清培养下,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均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无血清培养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 标签: Presenilin-1突变 RA诱导 PC12细胞生长 PC12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