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不同年龄男女医护人员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风险。方法应用"国人ICVD10年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对柳州市某医院不同年龄、35~59岁男女医护人员1273名10年内ICVD发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柳州市同一年龄段男性医护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女医护人员ICVD发病危险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除35~年龄段女性外,柳州市男女医务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均高于我国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P〈0.05)。极低危人群、低危人群、中危人群、高危人群及极高危人群在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医护人员以极低危和低危人群为主(62.7%);而男性医护人员以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为主(78.0%)。不同绝对危险度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4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主要为ICVD发病低危人群,5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以中高危人群为主,在55~59岁的医护人员中高危人群占91.0%。男性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1)。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10年ICVD的发病风险较高,均高于我国男女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可能与他们的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较高有关。

  • 标签: 医护人员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度 发病危险因素评分
  • 简介:发生处:卢旺达目的:为了评价卢旺达的痰涂片阳性耐药性的结核病,在国家结核病规划开始时,在初次治疗及复治之前前赡性地收集了痰标本。为了获得2000年预期的耐药性结核病和多耐药结核病的估算病人数,采纳了Schulzér等人(1992年)对卢旺达的分析资料设计:从1991年1月至1993年6月共收集了298份标本(236例随机选择的新病人和62例复治病人),用1%的氯化16烷基吡啶处理后送到比利时,应用比例法测定耐药性。结果:在236例新病人中有3例(1.3%),在62例复治病人中有4例(6.5%)属多耐药,即至少对利福半和异肼耐药。在新病人中,单独耐H、R和E者,分别为3%,0.4%和4.2%,在复治病人中,分别为14.5%,1.6%和6.5%。根据Schulzer所估计的2000年亚撒哈拉非洲结核病的疫情,至本世纪末,估算这个地区所有复合类型的多耐药的病人数约为15,543~223,417(每10万人口2.3~32.7之间)。

  • 标签: 结核病人 耐药性 多耐药结核病 撒哈拉 病人发现 发病率
  • 简介:任何影响胰岛素合成和分泌信号的传递通路或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凋亡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量及其活性。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两大类:一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二为神经递质和激素。下面就几种多肽/肽激素及游离脂肪酸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综述如下。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游离脂肪酸 肽类激素 多肽 细胞破坏 营养物质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当肾脏受累并出现临床表现时,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SLE的全过程中约50%~80%合并LN,LN对SLE预后影响甚大,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在LN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研究中,又以LN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Ⅱ基因相关性研究最多。现就HLA-Ⅱ基因与LN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HLA-Ⅱ类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 狼疮性肾炎 ERYTHEMATOSUS 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属于较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传统上在神经科一般归类于锥体外系或运动障碍疾病。全世界发病率达1/30000。WD患者由于体内铜的代谢障碍,过量铜元素全身沉积,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声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centrallymphnode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cm单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再依据淋巴结分布状态将0.2~0.4cm组分为浑浊组(≥3枚)和非浑浊组(1~2枚),将≥0.4cm组分为簇状组(≥3枚)和非簇状组(1~2枚),统计浑浊组和非浑浊组、簇状组和非簇状组间的差异。结果278例PTC中,病理证实ICLNM阳性和阴性比例分别为65.8%(183/278)和34.2%(95/278),<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ICLNM阳性分别占37.3%(31/83)、68.0%(66/97)和87.8%(86/98),组间和组内χ^2和P值分别为51.082和0、16.956和0、49.955和0、11.022和0.001;浑浊组和非浑浊组ICLNM阳性分别占74.0%(57/77)和45%(9/20),χ^2和P值分别为6.151和0.013;簇状淋巴结组和非簇状淋巴结组ICLNM阳性分别占92.6%(50/54)和82%(36/44),χ^2和P分别为2.619和0.106。结论PTC患者的CT检查中,随着中央组淋巴结增多、直径增大,ICLNM阳性比例增加,对于0.2~0.4cm组病例,浑浊征象提示转移可能性更大,对这些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采取更彻底的手术治疗方案,对降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中央组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正>1996年2月,卫生部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出文件(卫疾控(1996)第5号),要求:一、加强结核病疫情管理。决定将肺结核病疫情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任何人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病人时,都应及时向附近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并做疫情登记。有关机构按法规的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防治 乙类传染病 防治工作 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防治法
  • 简介:目的探讨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肿瘤血管形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广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50.0%,对照组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3.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治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菲尼
  • 简介:为评估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结核病防治项目湖北省二期新增备选地区咸宁市、黄岗市和宜昌市的现状与能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与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结核病防治项目办公

  • 标签: 中国全球 五轮中国 全球基
  • 简介:核受体(nuclearreceptor,NR)是一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其成员众多,构成了一个大家族,可分为4大: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D受体、孤儿核受体(orphannuclearreceptors,ONR)及可被代谢中间产物激活的受体。NR与相应的配体及其辅调节因子相互作用,调控基因的协调表达,从而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细胞分化和凋亡、免疫反应及体内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核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核受体Nur77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结核病防治项目二线抗结核药品培训班于2008年5月12日至13日在深圳举办。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明亭、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亮、中国

  • 标签: 中国全球 二线抗结核 五轮中国
  • 简介:目的:比较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单药方案用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可切除胰腺癌辅助化学治疗(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与无病生存(DFS)期和总生存(O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ECOG评分0~1分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其中68例给予GEMOX方案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以固定速率(FDR)静脉滴注100min,第1天,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第2天,每2周重复,共8周期;35例接受吉西他滨单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和15天静脉滴注30min,每28d重复,共6周期。比较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DFS期、OS期及毒性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预后因素。结果:GEMOX组和吉西他滨单组的中位DFS期分别为370d和520d(P=0.815),中位OS期分别为803d和888d(P=0.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毒性多为Ⅰ、Ⅱ度且易于控制,GEMOX组呕吐(30.8%比10.5%,P=0.019)及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38.5%比0%,P〈0.001)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7.7%和44.7%,但吉西他滨单组Ⅲ度以上ALT/AST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GEMOX组(7.9%比0%,P=0.048)。生存分析显示,分化差(P=0.002)、R1切缘(P〈0.001)、淋巴结转移(P=0.028)、术后CA19-9≥90U/mL(P=0.005)及未能完成全部辅助化疗疗程者(P=0.002)中位DFS期显著缩短;而分化差(P=0.001)、R1切缘(P〈0.001)、术后CA19-9≥90U/mL(P=0.003)及未能完成全部疗程者(P=0.001)等因素也预示中位OS期显著缩短。结论:对体力状态良好的胰腺癌患者切除术后,为期4个月的GEMOX方案,与为期6个月的吉西他滨单化疗生存获益相似,GEMOX方案可视为辅助化疗的备选方案之一。分化差、R1切缘、术后CA19-9≥90U/mL及未�

  • 标签: 胰腺癌 辅助化疗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吉西他滨单药 预后指标 体力状态
  • 简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激素依赖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状况是评估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此类患者倾向于复发、转移早且生存期短[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指南推荐分子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疗法[2]。目前乳腺癌术后治疗主要依据原灶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近年来复发转移病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与原灶之间的表达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有必要对复发转移灶受体进行检测[6-15];同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16-23],因此结合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及原灶的受体检测有可能更好的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原灶与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和HER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腋窝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灶 转移性乳腺癌 孕激素受体 表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