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患者 88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状腺腺体及峡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6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及血钙水平降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全切除术 非全切除术 喉返神经 低钙血症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出现肠粘性肠梗阻的情况以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比对照组的要短,两组比较,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快速康复护理策略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患者共60例,应用随机小球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06——2022.05期间临床收诊的66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为研究主体,借用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3名。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者纳入常规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者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Cobb角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明显,对高龄患者全身干扰比较轻,安全性较高,术后早期下地恢复较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很短,建议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气灌肠整复、手法按摩联合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疗效,并总结患儿的放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病例为研究对象,患儿所开展的放射影像学检查。并于随机分组路径下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手法按摩联合治疗。总结患儿的放射影像学特征,并对比两组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治疗前后的套叠深度评分。结果:小儿难复性肠套叠在B超、CT、MRI检查下均表现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观察组患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2%(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套叠深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B超、CT、MRI检查下典型影像学特征的总结可提高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诊断率,且通过空气灌肠整复、手法按摩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术 手法按摩 放射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来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围期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围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其围期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及介入治疗围期采取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甲状腺癌根治联合淋巴清扫对甲状腺癌患者血钙、血 PTH及骨密度的影响 。 方法 :将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62 例 甲状腺癌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 甲状腺癌根治治疗,观察组行 甲状腺癌根治联合淋巴清扫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钙、 血PTH及骨密度的影响 。 结果: 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的患者的血钙、血 PTH 及股骨大转子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的第四腰椎的临床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予以 甲状 腺癌根治联合淋巴清扫治疗后,甲状腺瘤患者的 血钙、血PTH水平明显下降,且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无多大影响,安全性高,这对患者的临床康复是极其有利的。

  • 标签: 甲状腺癌根治术 淋巴清扫 甲状腺癌血钙 血 PTH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与切开挂线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应用情况。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7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行切开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P

  • 标签: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 切开挂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运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穿刺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更快消除自觉症状。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针对性护理 鼓膜穿刺术 自觉症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年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中体温变化进行分析,讨论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70例行胆囊切除患者,以55岁为年龄分界线,记超过55岁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6例,记低于55岁的患者为研究组,共34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书中体温变化情况,讨论护理思路。结果 超过55岁的患者在入室后120min和150min,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刻两组患者体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年龄较大的胆囊切除患者,应格外警惕中低体温现象,适当开展保温护理,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 标签: 不同年龄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 术中体温变化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至翌年相同月份(2月)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与分析组(预见性护理),并对2组的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比组,而发生时间则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病人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病人共计80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可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内。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以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的肺癌患者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临床作用作出实验分析。方法:截取自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于本院治疗的肺癌患者 10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以及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差距显著,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较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上述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的患者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效果显著,可帮助减少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多学科诊疗模式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肺癌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 T1期陰茎癌行保留龟头的肿瘤切除加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疗效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例行保留龟头的阴茎肿瘤切除(保留龟头组)与 10例行阴茎部分切除(部分切除组)的 T1期阴茎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了解其局部及远处复发情况,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Ⅱ EF-5)、性满意指数( ISS)问卷分别在术后 6个月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和性满意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 6月~ 5年, 1例保留龟头患者出现原发肿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 6个月,保留龟头组的患者Ⅱ EF-5评分为( 24.48±1.89)分,与术前的( 24.53±2.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高于阴茎部分切除组患者的( 21.59±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保留龟头组的 ISS评分为( 36.38±16.11)分,与术前的( 38.27±14.3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低于阴茎部分切除组患者的( 57.63±15.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 T1期的阴茎癌患者,保留龟头的手术加上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并可使患者维持更好的性功能和满意度。    关键词:阴茎癌 ;保留龟头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性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精细化护理方式,对于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就诊的60例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各3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手术过程当中采取精细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 标签: 结肠癌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精细化护理方式,对于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就诊的60例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各3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手术过程当中采取精细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 标签: 结肠癌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作者: 李红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029200
  • 简介:目的:分析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促进其术后康复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11.63%,P<0.05。结论:对于LC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加快术后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均为我院在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时间段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5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所纳入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就两组患者护理优良率、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后,护理优良率明显更高,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和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关节镜 肩袖修补术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病例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样本量是100例。普通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围期综合护理干预组(50例):围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①同普通护理组比较,围期综合护理干预组护理7d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②同普通护理组比较,围期综合护理干预组护理3d、7d后的疼痛评分、HAM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予以围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 标签: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曲张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晶状体摘除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考组患者采用氩激光周边成形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晶状体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前房深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参考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小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晶状体摘除有着显著的作用,明显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正常,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晶状体摘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氩激光周边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