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护理在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首先介绍了型糖尿病的背景和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随后详细描述了疗效观察的方法与指标,包括血糖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风险。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展示了中医护理在型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在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具有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不断完善其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二型糖尿病 患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腔囊管压迫止血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奥美拉唑+三腔囊管压迫止血治疗),每组36例。对2组患者的止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三腔囊管压迫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压迫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一性心电电极过敏风险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60例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年龄、过敏史、营养状况。分析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防控因素,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心电电极 皮肤过敏 保护
  • 简介:“自体血液回收”理论的提出距今已近200年,最早是由英国外科学博士James于1818年在他的动物实验室开始该项工作的。由于当时设备条件简陋和相关技术的局限,即使同一血源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直到80年代初爱滋病的出现,自体血液回收才又重新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1]。我院手术室2000年5月以前均沿用传统用勺子舀的方法回收胸腹腔内自体血,操作繁琐,采血速度慢,污染机会多。从2000年5月以后我们应用改良一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并输还给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目前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技术已日臻完善,但在许多中小医院还无此设备的情况下,可借鉴和应用此方法。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4年12月给107个病人应用改良一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男46人,女61人,年龄11~64岁,其中肝破裂18例,脾破裂39例,宫外孕破裂45例,胸腔大出血5例,回收输入血量500~2000ml,均未加入抗凝剂。1.2使用方法与装置如图1所示,把一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塞内的长管(1)剪去一段,保留3cm长(长管如不剪去一段,则当负压吸血入瓶后,血量浸过瓶内长管时,血液将不断泡腾,...

  • 标签: 自体血回收 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成功率存在问题进行改正,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成功率由品管圈之前的46.2%提高为品管圈开展后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大大提高住院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率,为患儿提供全程、持续不间断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减少投诉,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采血 一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急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一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穿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在小儿急症输液患儿的护理中,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认可度较高,能够积极配合,降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参考。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急诊输液 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期根治术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主要实施了以下护理措施:加强循环功能监护,防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强体温的监测及神志的观察;严密监测出血情况,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诊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期根治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术后监护是术后恢复的有效保证.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二期根治术 术后监护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游离第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后的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拇指再造的成功率。方法将2006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急诊游离第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比较两组拇指再造后功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拇指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游离第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给予改革后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康复及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拇指功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拇指再造 护理 趾移植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半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对产妇分娩第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且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妇300例,按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产妇第产程取半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对照组取膀胱截石位。结果观察组第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可缩短产妇第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分娩 第二产程 体位
  • 简介:目的探讨腰腿痛患者采用中药热敷与按摩合一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98例腰腿痛患者按首次治疗日期单双日分为仪器治疗组(200例)和传统治疗组(198例),分别使用自行研制中药热敷与按摩合一治疗仪与传统手工中药热敷加按摩治疗,1个疗程(10d)结束时比较两组护士手工操作时间、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仪器治疗组护士手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中药热敷与按摩合一型治疗仪治疗比传统手工中药热敷加按摩治疗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护士操作更方便,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

  • 标签: 腰腿痛 中药热敷与按摩二合一型治疗仪 中药热敷 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级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对策。方法:采用抽样式问卷调查,对我院2020年度在职的25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99.2%。248名护士中有离职倾向的人员为96人。结论:部分员工目前离职意愿强烈,除薪资待遇、家庭因素等常见原因外,还存在专科医院发展局限、口腔专业知识薄弱、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成就感等口腔专科医院特定的因素。医院管理部门应完善专科培训计划,增强口腔护士职业认同感,激励调动护士积极性,降低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以促进医院学科发展及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护理人员 离职因素
  • 简介:总结18例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和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腔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下肢抬高15。体位;清醒后给予持续镇静镇痛;采用P—SIMV辅助呼吸模式;术后早期即开始使用小剂量肝素维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维持心功能。本组18例患儿术后早期存活16例,死亡2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术后监护
  • 简介:CO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CO吸人体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HbCO。由于HbCO的形成,组织缺氧。当血液HbCO含量超过10%出现中毒表现。

  • 标签: 一氧化碳 中毒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型糖尿病的不同给药方式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94例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对照组)及胰岛素泵(观察组)方式给药。比较患者病情稳定耗时及胰岛素用量差异,统计研究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尿糖达标耗时远低于对照组且胰岛素平均日用药量更低;对照组低血糖总发生率19.15%,观察组为4.26%。结论 胰岛素泵给药相较于皮下注射而言用药量更低且更具安全性,可更快稳定病情,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低血糖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中“第受害者”现象普遍,负性的身心影响包括焦虑、失眠、职业倦怠甚至离职、自杀等,应当予以重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调查研究普遍认为“第受害者”缺乏相关组织支持。国外相关研究充分已开始关注“第三受害者”现象,关于“第受害者”,国外学者认为其恢复需要经历6个时期,相关应对措施包括鼓励公正文化,鼓励正性沟通,尝试改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探索华生人文关怀理念及临床博爱程序在帮助“第受害者”恢复的作用、鼓励坦白与弥补“第一受害者”等。我国应借鉴现有成果,从教育、临床、科研、政策、保险等多方着手,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第受害者”相关政策。

  • 标签: 第二受害者 不良事件 职业倦怠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级库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3一12月本科室通过采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召开小组护理质控会议,对级库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最终选取最优化方案来实施。结果:大大减少了医院物资短缺问题,节省了人力,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和增强了科室人员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我科级库房管理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和增强员工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提高员工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激发团队智力,制定流程图,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使工作以最快捷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 标签: 六顶思考帽 思维模式,二级库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级康复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级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ESS、上肢肌力及下肢肌力评分相比,训练前差异不大,训练后观察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大幅提升(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级康复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及肌力功能,提升满意度。

  • 标签: 二级康复 脑卒中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给后期的进一步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着重讨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期翻修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自2021年8月8日在我院实施的第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期翻修的病例,从术前访视、器械及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抗生素使用时机及心理护理等,充分体现手术室专科护理对患者手术成功开展的重要性;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无压力性损伤及相关并发症,术毕安全返回病房,术后标本培养阴性,感染得到控制,关节恢复功能;讨论 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的手术来说,除要有娴熟专业的器械护士配合外,还要加以良好的护理措施,才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感染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1]。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翻修 手术配合
  • 简介:“丁零零……”电话响了。“喂,请问是家庭护士杂志社吗?”一位男士的声音,很有磁性。“是的。”“帮我找一下看护锦囊的主持人阿梅,谢谢!”“我就是。”又一个热心读者电话,我心里好高兴,“请问您有什么事?”

  • 标签: 脂肪肝 酒精 经理 咨询 家庭护士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