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51例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疗的蛇咬伤患者按抗蛇毒血清临床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191例)和分段稀释滴注(60例),对比过敏反应、住院时间、患者接受程度、护士欢迎程度的两组差异。结果分段稀释组过敏反应率3.3%,传统组过敏反应率为13.6%,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段稀释滴注省去了皮试步骤,避免了假阴性和假阳性判断困难,具有过敏试验、治疗、脱敏三重作用,使治疗更加及时,抢救更加方便,护理工作更加简化。

  • 标签: 抗蛇毒血清 分段稀释滴注法 皮试
  • 简介:目的通过应用“五常”管理急诊抢救室的物品,创造安全、高效、合理的抢救环境。方法列出急诊抢救室所有的抢救物品,应用“五常”理论进行规范。结果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抢救效率,防范了医疗差错及纠纷。结论“五常”在抢救物品的管理方面起到了规范、提高效率的作用。

  • 标签: 急诊抢救室 物品管理 组织管理 清洁管理 整顿管理
  • 简介:总结了为124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使用改良口服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不同患者全面评估、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重确应用改良硫酸镁法服药、加强饮食管理、特殊患者给予个体化指导等措施,认为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肠道准备效果,确保诊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肠道准备 硫酸镁 护理
  • 简介:[目的]更好地解决老年牵引致便秘病人的排便困难问题。[方法]使用一次性硅橡胶吸痰管进行改良式开塞露灌肠与常规开塞露灌肠的比较。[结果]采用改良式开塞露灌肠在舒适度、排便效果、药液漏出、排便后仍有便意感方面效果均优于常规开塞露灌肠。[结论]改良式开塞露灌肠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皮肤和床铺的污染,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感到舒适并乐于接受。

  • 标签: 牵引 便秘 开塞露灌肠
  • 简介: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0%,在儿童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则居首位,占50%~90%。由于此类患者畸形较复杂,术前心功能差,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极易发生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 标签: 法洛四联症/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五维呼吸减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分娩的产妇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五维呼吸减痛。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维呼吸减痛能够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感觉,并且能够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率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五维呼吸减痛法 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临床使用过敏皮试仪的增多,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或机械、仪器故障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作者为此对区内8所医院12台YLM—I快速过敏皮试仪(以下简称皮试仪)一年来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即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一代青霉素皮试仪仍需对其性能及操作不断学习、反复实践。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皮试仪法 常见故障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在华林治疗房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了106例确诊为房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教学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健康教育,教学组患者采取回馈教学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抗凝治疗的效果。结果:教学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优良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教学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6%(3/53),低于对照组的20.75%(11/53),(P<0.05);教学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回馈教学法对采取华林治疗的房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回馈教学法 健康教育 房颤
  • 简介:目的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切实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8个区县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社区护理管理专家16名作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程度(Cr)系数为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0.35(P〈0.01);建立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社区护理中心护理质量、社区护理站点护理质量、家庭医生签约及上门服务护理质量、服务团队的满意率、社区护理质量创新等5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51,0.15,0.19,0.09,0.06)和24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体现社区护理“六位一体”的功能及区域性特征和持续优质服务的理念。

  • 标签: 社区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洛四联症患者在术后采取心脏重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法洛四联症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6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洛四联症术后患者重症监护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缩减术后并发症,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高。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重症监护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PDCA 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结果 (1)与对照组(75.00%)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升高(P

  • 标签: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PDCA循环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观察优势匹配沟通在儿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患儿2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优势匹配沟通,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心理舒适率,输液顺利完成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配合率,护理满意率,服务态度,沟通方式,工作效率,安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护理质量评分相比(P

  • 标签: 优势匹配沟通法 儿科 输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敷对缓解生理性乳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28例生理性乳胀妇女,双盲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实验组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比较两组坚持母乳喂养人数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13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9.6%,对照组11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8.5%。结论:生理性乳胀妇女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效果确切,可提高坚持母乳喂养比例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冷敷法 生理性乳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常在肝胆胰脾外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本院肝胆胰脾外科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共77例,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n=38,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39,五常护理)。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13%,实验A组则为21.05%,两组相比P<0.05;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为94.87%,实验A组则为81.58%,两组相比P<0.05。充分提示五常在临床运用上具有的积极意义。结论:在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护理中,需要采用五常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确保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关系。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此种护理方式比之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五常法 肝胆胰脾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双向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到我科实习的护生共80名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接受双向评价。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掌握速度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双向评价,可促使护生掌握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且还可提高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肯定性。

  • 标签: 骨科临床护理 实习带教 双向评价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室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为对照组,2021年7~2022年1月实施PDCA循环为观察组。科室2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佩戴口罩依从性、一次性物品规定处理等方面的手卫生依从性、规范性更好(P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卫生依从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中健康评估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于我院中选取70例存在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调查研究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同时,为探究健康评估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将其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健康评估护理,对比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分析可见,观察组监测成功32例,对照组监测成功26例,成功率分别为91.42%、74.28%,对比来看观察组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更高,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多导睡眠监测中加强对健康评估的应用能够提高监测成功率,对提防患者睡眠障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健康评估法 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剥夺睡眠在小儿人工晶体测量检查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大坪医院眼科先天性白内障需接受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检查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部分剥夺睡眠,对照组采取水合氯醛药物镇静。分析比较两组儿童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指标。结果    实验组镇静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小儿人工晶体测量检查中,使用剥夺睡眠能有效提高儿童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剥夺睡眠 水合氯醛 白内障 人工晶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效。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出生的68例新生儿,分组后评估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新生儿出生后使用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方案,能够更好地降低脐带处理不当导致的脐部炎症及脐部渗血事件的发生,对提升新生儿预后质量的应用价值显著(P<0.05);落实新生儿晚段期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方案,对提升新生儿生理素质,优化术后护理服务,质量的应用价值显著,进一步保证本院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本次医学调研结果更好的证实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干预开展,对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脐带处理不当导致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应用价值显著,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晚断脐 自然干燥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