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机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血糖正常到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HbA1c经检测为(10.2±0.3)%,健康体检的对照组经检测为(4.8±0.2)%,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羊水异常率、胎儿早产率、胎膜早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羊水异常、胎儿早产及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结局与机体HbA1c水平呈正相关。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分娩孕周、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可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感染以及感染程度分为A组(无感染35例)、B组(轻度感染38例)、C组(中度感染33例)以及D组(重度感染34例),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不同组患者在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明显,感染程度越大,对应的指标含量水平越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作为糖尿病足感染诊断以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在糖尿病足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足感染 降钙素原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含量水平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血清睾酮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我院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糖尿病无勃起功能障碍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血脂、黄体生成素、血清睾酮等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H、FSH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FT、cFT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与血清睾酮水平无明显的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血清睾酮 中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70例OSAH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控制血压、血脂,健康宣教和运动减肥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43.08±12.73)次/h、(25.63±6.12)次/h、(43.66±10.74)s、(21.53±6.01)s均较治疗前(60.12±15.72)次/h、(59.17±15.18)次/h、(50.42±11.33)s、(50.63±11.67)s减少(t=2.87、2.35、3.47、3.54,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t=2.34、2.42,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血氧饱和度(MSpO2)(70.63±10.72)%、(88.79±7.13)%、(86.84±7.11)%、(91.47±6.10)%均较治疗前(60.54±7.13)%、(60.87±8.64)%、(81.37±6.14)%、(80.79±6.92)%升高(t=2.41、2.11、2.84、2.19,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2.41、2.1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45.86±10.76)、(29.63±7.70)、(64.54±16.87)、(45.63±12.21)ng/L均较治疗前(52.18±11.72)、(51.07±11.09)、(85.37±17.13)、(84.71±16.89)ng/L降低(t=2.14、2.32、2.91、3.16,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t=2.44、2.31,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OSAHS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改善睡眠监测数据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浓度,减轻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自身的维生素D与骨转换标志物产生转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资料,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及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间的关联性实施监测,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逐步下降,胶原C端交联物(CTX)与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也逐步降低,而维生素D极度不足组患者,其OC小于维生素D充分组患者,P<0.05,维生素D极度不足组患者,其股骨颈与腰椎髋部骨密度(BMD)小于维生素D充分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自身的维生素D大多过少,且与尿白蛋白间具备负向的关联性。骨转换标志物与25(OH)D、尿白蛋白间具备相应的关联性。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肾病 骨转换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和血清lgE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1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单一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则对患者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的改善情况和血清lgE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后,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的实验组在病情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实施单一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由此可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斯特治疗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及血浆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H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SaO2、Pa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h后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组A组(n=4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B组(n=8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对比不同孕妇妊娠结局状况。结果A组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辅助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全身炎症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收治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扩张冠脉、强心、抗凝、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炎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SV心功能水平及CRP、IL-6、TNF-α炎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BNP、CRP、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LVEF、SV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辅助治疗可协助提高患者心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 丹参川芎嗪 心功能 炎症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的EGFR突变率和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8例发生EGFR突变。对突变患者和未突变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特点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EGFR突变患者中,女性占比明显更高,同时CA153和CEA呈现出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A153和CEA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主要标志物,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游离DNA EGFR突变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皮炎治疗药物研究;对照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的改善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他克莫司 面部脂溢性皮炎 临床效果 TEWL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吡喹酮应用于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血清指标水平。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选取我院血吸虫病肝纤维化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次吡喹酮治疗,观察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多次吡喹酮治疗,能有效患者血清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吡喹酮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治疗效果 血清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慢性盆腔炎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包含TIA组(例)和脑梗死组(例)。然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结论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有利于在临床中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C1q 相关性 病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益生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BA)对患儿血清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BA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GF和IL-33水平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GF、IL-33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GF、IL-33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GF、IL-33水平下降较为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0.919,P=0.33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能有效的改善BA患儿的NGF和IL-33水平,其不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益生菌 支气管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33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并对患者随访,观察cTn-T、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的在ICU入住的CHD患者共86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的68例健康无异常的参与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进行造影后,采用支架植入,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hs-CRP和cTn-T水平。观察组进行PCI术后测定24h血清cTn-T和hs-CRP水平,血清cTn-T在0.1ng/mL以上及hs-CRP在3.0mg/L以上为A组,其余患者为B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前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前的cTn-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治疗后cTn-T、hs-CRP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B组发生率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CI治疗CHD患者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出现加重,心肌损伤较为严重,血清cTn-T和hs-CRP水平会出现升高,增加了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肌钙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血糖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SCAP(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用药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安全价值较高,可促进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释放。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重症 肺炎 安全性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四君子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IL-6、TNF-α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四君子汤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儿肠胃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且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四君子汤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TNF-&alpha 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