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综述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为促进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从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述、必要性、实践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结果 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普及率低,接受度高。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认知 综述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急诊患者接收、初步处理和分诊的核心部门,检分诊决策是急诊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护士承担着重要角色。她们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急诊科资源,做出迅速、精确的决策,确立患者的优先级和治疗顺序。虽然有一些研究关注了急诊科医生在决策能力方面的表现,但护士的角色和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一定的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急诊科护士的检分诊决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现状并挖掘影响因素。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预检分诊 决策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化检分诊流程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2.1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对患者入院时间排序然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检分诊流程干预,40例)和观察组(优化检分诊流程干预,40例),比较两组检分诊的正确率和候诊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分诊正确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候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对患者应用优化检分诊流程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优化预检分诊流程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门诊加强检分诊管理,并分析其对门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到外科门诊就诊的102例患者。根据其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分诊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检分诊管理。评估两组的分诊符合率、患者就诊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符合率为96.08%,患者就诊满意度为98.04%,较对照组的78.43%、82.35%相比均更高(P<0.05),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1.9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门诊加强检分诊管理可提高分诊准确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分诊质量 预检分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医院门诊60例患者,观察组(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SAS、SDS)、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挂号、诊疗等待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减少检分诊时间,改良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心理干预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选取11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其中一组患者接受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另一组患者接受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接受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的危重症患者在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与传统护理流程相比,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能够更快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在急诊室的等待时间。结论: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护理流程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对其护理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的39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后的血小板指数变化表。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3%,对照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17%;②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小板指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增高咬合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效果。方法结合6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增高咬合行过渡性修复,3个月后,制作永久性修复体,最终完成咬合重建。结果随访3~12个月6例患者咀嚼效能恢复良好,关节无任何不适。结论复合树脂增高咬合行咬合重建修复效果显著,患者接受度高。

  • 标签: 牙列重度磨损,咬合重建,复合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诊断继发性急性胆管炎中血清CA199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7.4-2020.4期间选出266例研究对象,根据所患疾病不同分为两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变化,以及血清CA199在早期判继发性急性胆管炎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两组患者CA125、AFP、CEA等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诊断时灵敏度为96.27%,特异度为94.70%。结论 在早期判继发性急性胆管炎疾病时使用血清CA199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预判 继发性急性胆管炎 血清CA199
  • 简介:目的:筛选与高+Gz暴露和低+Gz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加深对加速度应激致脑损伤分子机制的认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0Gz应激组和低+Gz适应组,在+10Gz暴露后24h分别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Gz应激组筛选出差异基因846个,涉及56个KEGG信号通路;低+Gz适应组筛选出差异基因992个,涉及49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对高+Gz应激和低+Gz适应组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差异基因表达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可为深入研究高+Gz应激致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探讨有关防护措施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加速度应激 基因芯片 海马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8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64例,按照静脉留置针先后顺序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2例,分别应用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和50U/mL稀释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8.13%,且研究组患者留针、封管等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静脉留置针 封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适应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中选出152例,依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和实验组(常规护理措施+盆底肌肉训练适应护理),整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张力性尿失禁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适应护理在子宫全切除术开始前即开始系统的训练,提高术后训练的依从性,改善盆底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盆底肌训练预适应护理 子宫全切除术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血适应治疗仪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4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缺血适应仪的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应用缺血适应治疗仪进行干预后,hs-CRP较疗前明显减低,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观察组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缺血适应治疗仪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干预,可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来对抗缺血,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缺血预适应治疗仪 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使用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111.3±10.5)min,观察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61.3±1.6)min,两组患者纤维桩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操作时间、成功率、治疗满意度,均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与成纤维桩均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相对而言成纤维桩临床操作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修复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是目前大环境下阻碍我国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此类问题在医院门诊服务中体现较为突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对检分诊重视度不够,分诊制度建立不够完善,分诊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创新门诊检分诊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分诊质量是提升医疗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步骤。

  • 标签: 预检分诊 门诊质量管理 应用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用注射用氯诺昔康(可塞风)对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肛肠手术患者,均先采用1.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再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骶麻加术前骶管内注入可塞风)和对照组(50例,单纯骶管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骶麻加术前骶管内注入可塞风对肛肠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氯诺昔康 肛肠术后 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50例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的为A组,150例采用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B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为94.67%,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率为94.67%;明显分别高于A组的82.00%和81.33%。以(x2=11.6767,P=0.0006<0.05)和(x2=12.6263,P=0.0004<0.05)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应用在口腔修复中,能够有效提高修复的成功率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金属桩 口腔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