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站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共计29989份,使用核酸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及窗口期。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检测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站 核酸检测法 乙肝病毒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平行筛查时采用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选择50份献血者的标本进行分析,对其ELISA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NA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验后,50份标本中有37份为NAT阳性,占74.00%,ELISA阳性有25份,阳性率为50.00%,NAT和ELISA阳性的有23份,占46.00%,ELISA阴性,NAT阳性的有18份,占36.00%,鉴别出5例HBV-DNA和1例HBV-RNA;ELISA阳性,NAT阴性的有3份,占6.00%。结论平行筛查血液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而在筛查中给予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能够相互补充,同时可以显著缩短检测的周期,保障血液的及时供应,为临床提供便利的服务。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平行筛查血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与血清学检测联合使用在血液中心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4月-2021年4月我院血液中心检测的血液样本23000份,所有血液样本均经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包括血液样本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与此同时增加NAT联合检测手段,检测包括:HBV-DNA、HCV-RNA。对比两种血液样本检查后的检测结果。结果:23000分血液样本中,CLIA检测共计验出不合格样本81份(0.35%),其中双试剂反应性55份(0.23%)、单试剂反应性26份(0.11%);NAT检测共计验出反应性样本4份(0.01%),均是HBV-DNA反应性。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尤其是食品安全事故,在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给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人们对食品安全检测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最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便是微生物检测技术。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已广泛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并起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实际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行为的研究,早期发现其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微功能异常,以便早期干预;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的能力,关注婴儿神经精神发育,增加对保健的认识。方法 采用 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方法(简称 NBNA)对我院儿科住院的 102例足月新生儿进行测定。结果 102例患儿中总分≥ 37分者占 96.08%( 98/102), 39-40分占 90.2%( 90/102), 4例在 35分以下,其中 2例为重度窒息患儿,另外 2例为病理性黄疸患儿,给予早期有效的治疗干预,分数逐渐增加至正常范围,且病情恢复良好,相关检查、检验指标均正常。结论 NBNA是检测新生儿系统发育完整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合儿科医生的儿科保健工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应用,不但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损伤,以尽早干预,避免日后伤残,且增进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同。

  • 标签: [] NBNA 脑损伤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器械的电子元件和设备日益复杂,静电放电对医疗器械的抗扰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静电放电不仅可能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了确保医疗器械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成为医疗器械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测试旨在评估医疗器械在静电环境下的抗扰度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解决因静电放电引起的潜在问题。

  • 标签: 医疗器械 静电放电 抗扰度测试 整改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感冒发热临床治疗中儿童回春颗粒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320例感冒发热患儿,其中观察组160例患儿采用儿童回春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160例患儿采用小儿金丹片(小儿宝泰康颗粒)进行治疗,本次治疗疗程为3-7d。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可见观察组为,对照组为(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中采用儿童回春颗粒进行治疗,针对高热惊厥的患儿配合镇静剂使用效果非常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感冒发热 儿童回春颗粒 小儿金丹片(小儿宝泰康颗粒)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制备磷霉素银并测定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复分散法制备磷霉素银,并经体外抑菌试验比较了磷霉素银与磺胺啶银和磷霉素钙的抗菌活性。结果:磷霉素银的各剂量组抑菌圈均大于磷霉素银磺胺啶银。结论:磷霉素银的抗菌作用强于磷霉素钙和磺胺嘧啶银。

  • 标签: 磷霉素银 制备 体外抑菌试验
  • 简介:贝叶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近年来流行的研究设计。本文对贝叶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原理、统计要求、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进行介绍。虽然贝叶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尚处于小规模应用的阶段且有许多问题尚待完善,但是其可提供较为丰富的后验信息,有望成为今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类型。

  • 标签: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贝叶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试验药物管理模式的探讨方法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1,结合我院情况制定试验药物的管理2。结果与结论建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临床试验药房,负责试验药物的接收、发放、回收、保管、销毁及培训的集中管理模式3,保证试验药物“专人、专锁、专库、专用处方”的管理。

  • 标签: 临床试验药物 临床试验药房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血凝检验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达标组与非达标组。观察血凝试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血凝标本采集、处理与检验人员操作规范性、检验试剂的达标度是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两组患者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情况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视,可以有效提高血凝试验检验精准度,有助于临床对病症的判断,避免耽误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血凝试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exercisetest,TET)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心电图运动试验,也是机械运动中引起心肌耗氧量最高的运动试验。传统上用于检测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临床无创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1]。正常情况下,人体运动时随着心输出量的增加,外周血管出现反应性扩张,使血压维持在一定生理范围。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危险事件 防范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宫缩压力试验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使用深圳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出售的MFM-8金童系列母亲/胎儿监护仪对入院时已院时已临产在入室后进行CST检查的孕妇87例,为CST一组,第二产程行全程监护的孕妇335例(含双胎3例)为CST二组,进行OCT检测的孕妇94例为OCT组,共计519例胎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组胎监结果:OCT组正常图形最多,CST二组异常图形,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均多于OCT组和CST一组(P<0.01),OCT组剖宫产率最高,CST二组阴道分娩率最高(P<0.01),2000年1月-6月剖宫产率比2001年1月-6月明显偏高(P<0.01),新生儿1minApar评分≤7分OCT组6例,CST一组3例,CST二组26例,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中除5例新生儿死亡(4例为畸形儿)外其新生儿5minApgar2评分均在8分以上,CST二组中新生儿评分≤7分异常胎监组比正常胎监组偏高(P<0.05),2001年1月-6月新生儿评分≤7分比2000年1月-6月偏低(P<0.05),结论:胎心监护宫缩压力试验确能达到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的目的,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胎心监护 宫缩压力试验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由于AIDS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故检测HIV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根据和要求,初筛试验室检出的HIV(1+2)抗体阳性标本,应送确证试验室确证.笔者2000年应用ELISA法检测28744人份标本的抗-HIV(1+2),并与确证试验室反馈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HIV ELISA
  • 简介:【摘要】在中医临床学科组成部分中,中医眼科学不可或缺。其是基于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眼部疾病的致病因、进展过程与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经络系统存在的联系,用以研究眼部生理、病理等相关症状、诊断以及辨证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中医眼科成立的目的在于预防、治疗眼部疾病,以此保障人群视觉器官的健康[1]。

  • 标签: 中医眼科学 临床试验 原则 方法
  • 简介:摘要: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操作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药物研发的成败。因此,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制药行业国际化发展和临床试验产业化大趋势下,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也开展了大量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临床试验的规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机构在药物临床试验水平的提高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其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分析。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药物临床试验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为了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相关诊断试验中获得更多的护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是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120例病人进行卧立位试验和开搏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诊断。结果是所有的12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这两项所有的试验,并且诊断出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60人。结论是目前用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方法就是内分泌的功能试验,并且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试验并且仔细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才能高效地采集试验数据。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试验,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