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脊柱弯的护理。方法对我科采用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的33例脊柱弯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33例病人采用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通过精心护理病人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率为76.5%,术后平均身高增长4.5厘米,住院时间为12-15天,平均住院时间13.5天。结论除规范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外,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是脊柱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脊柱侧弯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特发性脊柱弯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的与先天性遗传、激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以及神经平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患者的脊柱两呈现不对称、肋骨出现畸形的情况、患者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的情况,患者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脊髓损伤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避免患者情况进一步恶化。本文主要研究临床对于特发性脊柱弯患者的诊断,指出当前临床对于特发性脊柱弯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进行总结阐述。

  • 标签: 特发性 脊柱侧弯 运动康复 治疗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用感冒复方西药药剂的应用隐患,并对相关改进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75例感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用药治疗后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是否出现复方西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75例患者中,消化不良反应5例(2.9%),肝肾损害8例(4.6%),过敏反应30例(17.1%),其它不良反应7例(4.0%)。结论常用感冒复方西药药剂应用过程中易出现肝肾脏器、消化系统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临床应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复方西药药剂 抗感冒 应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阿司匹林用于血小板治疗期间的药学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对象共计7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数值具有明显优势,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血小板治疗期间应用阿司匹林具有确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水平都具有改善效果,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效果
  • 简介: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宿主病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是来源于移植肝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对受体组织发起的破坏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严重的腹泻和明显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血症,最终导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但肝功正常。该病的诊断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减低免疫抑制剂与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达85%。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咽炎颗粒的炎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咽炎颗粒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咽炎颗粒 抗炎作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门诊高血处方2812张,从高血压药的处方数、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最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三联次之。结论我院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支架术治疗后双重血小板治疗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采取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中选出8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患者支架术后采取常规恢复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支架术后采取双重血小板治疗,作为研究组。在经过为期1年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4/41),明显低于对比组26.84%(11/4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明显高于对比组70.73%(29/41)。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架术后采取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氯匹格雷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建立柔脉栓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水蛭、川芎、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葛根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2.00%。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柔脉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柔脉抗栓胶囊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痨药物和胸腺肽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37.5%、74.1%、94.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14.5%、33.4%、72.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阶段的痰菌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联合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抗痨 联合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富集制备白及炎活性部位,测定其炎活性。方法:以聚酰胺柱色谱乙醇梯度洗脱法富集白及炎活性成分,并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测定其炎活性。结果:白及醇提取物与聚酰胺按重量比1:4混合,减压浓缩至无醇味,混悬物装柱,20%乙醇洗脱去杂,收集40%乙醇洗脱物,减压干燥得白及药效部位。该药效部位可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6和TNF-α表达,表现出较好炎活性。结论:聚酰胺柱色谱法对白及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富集作用,所制备的药效部位具有较强的炎活性,这为今后白及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白及 聚酰胺 抗炎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