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病例数的增加,与造口相关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对患者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应早期干预、积极预防;对有风险患者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主要从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因素、护理策略、延续性护理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回肠造口 周围刺激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让研究者的视角转向了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重症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默默陪伴其进行治疗的患者同样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焦虑、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PTSD)等心理问题干扰着重症患者家属,人类情绪易相互感染,从一定程度而言,重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也不利于患者护理工作的进行和康复进程效率的提升。本文对ICU患者家属的精神刺激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措施,旨在使患者家属精神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护理,增添医院的人文关怀。

  • 标签: ICU  患者家属  精神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耳穴压豆刺激治疗在产后宫缩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产后宫缩疼痛患者(共7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35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未应用耳穴压豆刺激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耳穴压豆刺激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宫底高度、恶露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宫底高度、恶露量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刺激治疗在产后宫缩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耳穴压豆刺激治疗 产后宫缩疼痛 常规镇痛方法 临床疗效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磁刺激治疗盆底松弛型便秘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盆底松弛型便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磁刺激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完成后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对盆底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腹胀、开塞露辅助排便、排便困难、肛周疼痛、肛门阻塞感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盆底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电刺激治疗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5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45例观察组(针灸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取得理想效果,该治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电刺激 脑卒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产后治疗的基础上接受TEAS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产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和治疗后48小时的数值评定量表(NR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作次数、疼痛缓解率、产后宫缩疼痛总持续时间和镇痛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4小时和48小时,两组的NRS评分、疼痛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48小时,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产后宫缩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基础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吉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 50 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8% ,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60% ,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 P < 0.05 )。研究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 P < 0.05 )。 结论: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吉疼痛的影响较明显,缓解了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提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产妇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产妇 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间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 心理护理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 自 我院 肿瘤手术患者 108 例 ,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 。观察 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的 护理,对照组 患者在观察组 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SAS、 SDS评分状况,以及两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 对照组 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SAS、 SDS评分状况均显著高于 观察组 患者(P<0.05);并且 对照组 的 整体护理满意率为93.75 %, 观察组 的整体护理满意率为77.0 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 系统化、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肿瘤手术 手术室护理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计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不作术前心理干预,常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观察组术前1d给予心理干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记录两组病人术前1d心理干预前(H1),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R)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点抽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对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血ICE、E、MAP、HR进入手术室后均较在病房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抑制病人进入手术间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反应 血浆儿茶酚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分组讨论,根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舒适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应激和疼痛状况等。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应激反应,研究组CORT、CRP高于对照组,HR、MAP、血糖、白细胞计数、催乳素、生长激素、IL-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和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护患关系,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应激反应 疼痛 剖宫产 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剖宫产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应激反应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 疼痛 应激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苏醒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30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住院并接受全身麻醉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保温护理。结果: (1)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低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以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清醒时间、插管持续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的CRP、AG、NE等应激反应相关检查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苏醒影响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低应激反应,缩短患者清醒时间等,使手术更顺利完成。

  • 标签: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术中应激  术后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探究剖宫产产妇应用舒适护理改善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的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取的90例接受剖宫产产妇作为对象,其中按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产妇,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采取舒适护理。分析两组产妇之间的不同指标和术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苏醒时间是(45.26±6.29)min,气管插管的时间是(23.26±7.25)min,然而滞留时间为(23.65±11.28),经过数据分析,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此外数据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需要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苏醒时间。此外,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以及采纳。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术后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100例急诊应激条件下的高危患者,静脉穿刺包括PICC、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骨脉穿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以及临床救治方法,100例患者均成功得到救治。结果急诊内死亡7例,急诊留院1~3d后出院的患者31例,住院观察与治疗62例。首次穿刺失败患者3例,置管后退关患者2例,管腔堵塞患者1例。颈内静脉穿刺时间均值(202.50±460)s,股静脉穿刺时间均值(161.50±4.50)s。结论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紧急救治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更具优势,可以优先选择。

  • 标签: 急诊应激条件 不同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干预 股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