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对全体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诊断,将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列为动态组,将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列为常规组。比较两组诊断方式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心率失常阳性结果准确率。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动摇组的心肌缺血诊断准确率98.10%与心率失常诊断准确率95.19%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心肌缺血诊断确诊率60.00%及心率失常诊断准确率74.04%,差异较大(P<0.05);动态组的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及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及二三联律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而房性早搏单发与房室传导阻滞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具有理想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给予其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心房颤动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无差异(P>0.05)。结论: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疑似冠心病和心肌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78例疑似冠心病和心肌缺血患者中,50例阳性,28例阴性;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94.87%)高于常规心电图(84.62%)(P<0.05);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幅度大于常规心电图,维持时间长于常规心电图(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Kappa值为0.887,高于常规心电图的0.676,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很强的一致性(P<0.01)。结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有助于临床有效诊断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疾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全部符合疾病临床诊断,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心律失常的临床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对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检出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损伤情况,并根据其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例,预后不良90例,分别占68.9%和17.3%。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评分和GOS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颅脑交通伤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快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休克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交通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道路交通伤 非致死性 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原因 意外伤害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肋骨骨折的伤残鉴定;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给予伤残鉴定,并评定等级,再总结肋骨骨折的患者伤残鉴定的特征;结果:通过对86例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肋骨骨折的鉴定人的资料等进行研究后发现,主要以中年与青年男性为主,造成右部3-7根骨折较为常见,并且在这8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没有构成伤残,有68例患者构成了十级伤残,7例患者构成了九级伤残,1例构成了八级伤残。结论:在对本次86例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在进行伤残鉴定需要结合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法医学的鉴定以及X线的检查结果,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由于肋骨骨折所造成的并发症。

  • 标签: 交通事故 肋骨骨折 伤残鉴定
  • 简介:摘要对32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技术治疗,术前客观评估,术后密切观察并健康宣教,有效干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恢复优20例,良7例,可4例,差1例。

  • 标签: 下腰椎疾病 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08月-2015年01月对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术。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定标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6-21个月)。术前与术后ODI改善率明显差异(P<0.01)。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95.0%。UCLA系统评价术前与术后在其相邻节段退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了患者症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Dynesys 腰椎 动态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老年冠心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治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自愿分组原则将130例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分析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式对老年冠心病的检测效果。结果 分析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95.38%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75.38%,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10.417,P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采血岗位实施护士多岗执业的管理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价.方法护理部建立门诊动态采血岗机动库,在采血室实施院内多岗执业动态管理.结果实施护士院内多岗执业的动态管理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检验科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医院人力成本减少.结论门诊采血室实施院内岗位动态管理,节约了人力成本,值得推广.关键词采血室护士院内多岗执业动态管理TothepracticeofoutpatientbloodcollectionroomimplementationofnursesinthedogondynamicmanagementLixiaPanxiaolanZengchengyaoLichangyGingYeminghuaCaochunmei(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neijiang,sichuanneijiang641199)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inpursuanceofthefeasibilityoftheimplementationofnursedogonpracticemanagementandeffectassessment.Methodsnursingdepartmentoutpatientdynamicblooddutymobilelibrary,practiseinbloodcollectionroomtoimplementhospitaldogondynamicmanagement.Resultsconductadynamicmanagementonthedogonpractisingnursehospital,patientssignificantlyshortenthewaitingtime,patientsatisfaction,satisfactionwithnursingsatisfactionandclinicallaboratorywereobviouslyimproved,thehospitalmanpowercostreduction.ConclusionoutpatientbloodcollectionroomimplemenGtationKineythweorddysnamicmanagement,savethehumancost,isworthpromoting.bloodcollectionroomnursesinthedogonpracticedynamic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2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以冠心病患者 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均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参照组)、实施动态心动图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有效提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青年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的MRI影像检查资料,包括恶性病变42个,良性病变27个。比较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各种征象,包括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计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青年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恶性病变多呈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部分呈典型环形强化或填充型环形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早期强化率在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地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诊断青年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乳腺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31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相关数据制作成散点图,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室上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室性早搏5组,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的吻合率。结果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吻合性较高;室上性期前收缩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散点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步地运用到脑部血管成像之中,并且在先进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医学条件开展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地推广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逐渐地推广到观察与分析脑部血管成像的各种疾病。我院医护人员运用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并且把它投入到脑部血管成像的使用当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再加上一些其它的配合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性保护,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的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机率,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部血管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54-02
  • 简介:摘要目的将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入的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于此文实验对象,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分组方法是检查方式不同,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的30例患者归于参照组,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的30例患者归于实验组,统计60例患者的检出合计值、满意评分数值。结果参照组患者检出合计值对比实验组患者更低,统计学明显数值差异性存在,参照组患者满意评分数值对比实验组患者更低,统计学明显数值差异性存在。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呈现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间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6.81±0.13)mmol/L、2hPG(7.13±1.42)mmol/L、UAE(9.85±1.02)ug/ml、CRP(0.16±0.18)mg/L、低血糖发生率(2.00%)、血糖达标时间(6.18±1.33)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初诊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截瘫行走架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截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使用动态截瘫行走架。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ASIA运动和感觉分值。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月训练后,Barthel指数分值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截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使用动态截瘫行走架能够显著提升Barthel指数、运动和感觉评分,显著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截瘫行走架 早期康复 Barthel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