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静脉治疗患者提供常规安全护理和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安全护理,观察两组筋脉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液体错注发生率(0)、查对失误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液体错注发生率(16.67%)、查对失误发生率(13.89%),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8.33%),两组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差异、护理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预防预案用于患者的安全护理,能够有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风险 防范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乌司他丁是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纤溶酶等,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清除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以及减轻肺部水肿等途径起到肺部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6例、乙组26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乙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满意度为84.62%,明显低于乙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肛肠手术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可在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肛肠手术 不良心理 总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收治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参照组,两组各有产妇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参照组为16.0%,治疗组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预防作用显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出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min步行距离、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5.38%高于对照组的84.62%,且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2.31%,P<0.05;观察组患者5min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护理干预渗透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心力衰竭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腹带在腹部手术患者管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实施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式腹带,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现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状况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腹带,能有效降低不良状况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腹部手术 管道护理 改良式腹带
  • 简介:摘要草酰乙酸是体内的代谢中间产物之一,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草酰乙酸还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草酰乙酸的药理作用及疾病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草酰乙酸 药理作用 疾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舌癌,牙龈癌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舌癌,牙龈癌患者共30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失眠、恶心、腹泻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舌癌,牙龈癌,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舌癌 牙龈癌 手术前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推断LC术后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制酸、支持等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从术后6h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前以及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两组PT、Fg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DD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有影响LC术后患者凝血系统的作用,从而可进一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评估患者需求,将教育内容合理分解、安排,执行时强调前瞻性、连续性,并采用选择提问的方法来收集反馈信息。结果沟通增强,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再诊,产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投诉减少,母乳喂养率、满意度均上升。结论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妇需求评估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传统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4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药物治疗组与中医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0例。其中西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中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恢复,但是中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西医药物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传统中药 妇科疾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2014年2月—2017年2月1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91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评分(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1d、术后2d时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甲状腺手术 SAS评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母婴抚触运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科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早期母婴抚触,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生后1h、2h以及4h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温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较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母乳喂养评分、持续吮吸时间以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早期母婴抚触运用在新生儿护理中,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还能使新生儿体温提高,预防并发症。

  • 标签: 母婴抚触 新生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交流CSSD信息系统是如何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在无菌包整个循环流程的全面追溯,并且与清洗机、灭菌器等设备完全集成(设备的运行数据全部保存在追溯系统中,随时可以查询),来建立医院CSSD可重复使用诊疗物品、器械的信息化管理,对其进行质控作用与意义的体会。方法采用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技术并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结合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结果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器械从回收到使用的各关键环节信息数据的全程监控记录。结论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实现了无菌器械的可追溯性管理及操作流程的科学监控,保证了再生器械供应链的质量,实现了医院CSSD的科学管理。

  • 标签: 一维条形码 无菌物品质量管理 CSSD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用于肋骨骨折病人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胸外伤患者为68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所有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7.92%,16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45%,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在肋骨骨折病人诊断中的应用十分有效,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诊断信息,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符合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50例为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与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分别作为B组与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在A组中,低分化型患者糖链抗原(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肝脏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CA72-4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使用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给予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保证患者早确诊早治疗,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检测 肿瘤标志物 胃癌患者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精神病患者的恢复期心理治疗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精神病恢复期患者(12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治疗,研究甲组加心理治疗,总结症状评分、满意度。结果甲组的敌对评分(9.52±1.32)分、焦虑评分(9.41±1.25)分、恐惧评分(9.68±1.33)分、抑郁评分(9.71±1.42)分都小于乙组(15.36±3.65)分、(15.42±3.71)分、(15.78±3.84)分、(15.68±3.9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96.67%)大于乙组(83.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恢复期,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病 恢复期 心理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合并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分别给予电针合用喹硫平和单一喹硫平治疗8周。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2周、4周、8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2周、4周和8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显著增效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电针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