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虚肝旺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研究的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入病例合计为102例,为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所接诊,组中51例,在治疗上以常规西医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51例则额外借助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整体有效率、干细胞因子、IL-4水平、强啡肽以及睾酮水平等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血虚肝旺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归参止痒方 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应用复方清金化痰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祛痰、止咳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清金化痰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痰、咳嗽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CRP、WBC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采用复方清金化痰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的指标水平。

  • 标签: 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清金化痰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年龄为界点抑郁症临床特点与中医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心理课科及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并采集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与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各组患者HAMD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病变部位为心,主要病性为阳郁。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抑郁患者临床应给与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抑郁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辨证治疗提供有力的借鉴。

  • 标签: 年龄 抑郁症 临床特点 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舒康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患者,对照组43例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舒康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胃镜下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舒康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可有效修复胃粘膜。

  • 标签: 利舒康 艾司奥美拉唑镁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于出院前发放我院自知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59/60)、治疗有效率93.3%(56/60)、并发症发生率1.7%(1/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44/60)、治疗有效率78.3%(47/60)、并发症发生率20.0%(12/60)(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深受广大父母的认可,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循证护理模式 新生儿 开展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府逐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对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血府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府逐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治疗 心绞痛急性发作 心绞痛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患者中采用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气虚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数分别为40例、47例,有效率分别为80.0%、94.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对照组5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10.0%,观察组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2.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模式的改变,超声医学已经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而国家卫计委提出的硕士研究生四合一的培养模式又给发展的超声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加强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医德医风建设及加强沟通能力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现代医学模式下超声转移四合一学员的带教工作。

  • 标签: 超声医学 四证合一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汤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丹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化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汤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疏肝健脾化瘀汤 注射用丹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肺化痰逐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较对照组78.95%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逐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也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COPD 清肺化痰逐瘀汤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化明目汤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进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化明目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两组间BCVA无显著差异,但CRT及CNV渗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可改善患者的CRT及CNV的渗漏情况,提高患者远期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化瘀明目汤 雷珠单抗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参消方联合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川参消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FMA、ADL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参消方联合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期疗效明显,对改善运动功能症状、提高神经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期 川参消瘀方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过程中,使用血府逐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住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使用消心痛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硝酸甘油针静脉给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应用上述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汤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8.1%、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76.9%(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脂、血液粘滞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血府逐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血府逐瘀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通痹宁熏蒸联合西医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活动期RA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通痹宁熏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组间差异相比P<0.05。研究组TNF-α、IL-1β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比P<0.05。结论通痹宁熏蒸与西医联合治疗活动期RA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 标签: 通痹宁 熏蒸 西医治疗 活动期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瘀阻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血府逐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加减血府逐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减血府逐瘀汤 曲美他嗪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顽痹清丸以及白芍总苷胶囊对湿毒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湿毒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白芍总苷胶囊并且联合使用来氟米特片、右旋布洛芬胶囊以及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治疗组予以顽痹清丸并且联合使用来氟米特片、右旋布洛芬胶囊以及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1.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444,P<0.05)。结论和白芍总苷胶囊相比,顽痹清丸对湿毒热型类风湿关节炎产生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顽痹清丸 白芍总苷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行联合镇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年龄在12~18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已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使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并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规范联合镇痛管理,联合氟比洛芬酯(商品名为凯纷)镇痛;并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48h疼痛评分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术后2d夜间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实施联合镇痛,同时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确实加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联合镇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处于康复期被中医辨证为气虚血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处康复期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200例相关临床数据,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以每组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治疗加上康复训练、对症康复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患者完成疗程后对其不同方案干预下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数据相对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处理提示(P<0.05);根据患者病情体征改善为疗效判断依据,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24例、5例,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对中医辨证确认为气血血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其康复阶段除了常规药物病情控制和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味能更好提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保障远期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顺利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味 气虚血瘀型 缺血性脑中风 康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汤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及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或门诊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自愿加入本项临床研究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做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记录;最大尿流率测定;血清PSA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经直肠测前列腺大小等。中药组给予我院自制活血化汤;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及非那雄胺(保列治);中西药联合组为常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及非那雄胺(保列治),加服活血化汤。用药四周为一疗程,四周后再次测定以上检测指标,通过对比来了解各组的疗效。结果在改善尿流率方面,特别是增大最大尿流率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及中医治疗组,且在降低IPSS评分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治疗组及中医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前列腺增生 最大尿流率 IP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胆汤加减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湿热中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湿热中阻患者,基于患者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n=44)。参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3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6个月参照组复发率为9.0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观察组2.2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湿热中阻的效果突出,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温胆汤加减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 湿热中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