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两组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疗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网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为4(11.7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32.35%)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医疗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网式控制管理 护理效果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假丝酵母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和制霉菌素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按照分层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制霉菌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假丝酵母病治疗中采用克霉唑阴道片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制霉菌素栓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在普通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状况,同时观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之间的57例普通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定期的体液化验,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借助显微镜提取体液中的真菌并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尤其注意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者重点检测。结果所有57名患者的真菌定植状况都比较乐观,实验表明白细胞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中23名患者的真菌培养中成功分离出白念珠占比79%的念珠,呈现出稳定的定植率。当白细胞在血液中每升的分布数量小于0.5109时,它会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唯一形成原因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念珠在普通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非常稳定,从其中分离出来的白念珠是罪魁祸首。同时,体液中白细胞含量过低会在无形中提升侵袭性真菌的感染能力。

  • 标签: 血液病 患者 念珠菌 侵袭性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在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克霉唑阴道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疗效更显著,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为治疗组采取以酪酸梭片与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症状况。结果接受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治疗组其实际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酪酸梭菌片 参苓白术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结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16.7%;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3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结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氟康唑 硝酸咪康唑栓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对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P<0.05)。结论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对尖锐湿疣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二氧化碳激光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辅助伊曲康唑胶囊及达克宁栓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自2016年8月开始至2017年8月结束,选取65例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伊曲康唑胶囊+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臭氧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臭氧辅助伊曲康唑胶囊及达克宁栓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臭氧 伊曲康唑胶囊 达克宁栓 念珠菌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双歧三联活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75例。其中,参照组患儿施予常规补液、调节紊乱的水电解质、双歧三联活胶囊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施予蒙脱石散加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较参照组患儿的短;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67%较参照组患儿的84.00%高。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歧三联活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独使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使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同时治疗,经过半个月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2.00%,观察组复发率仅为2.00%(P<0.05)。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美沙拉秦 双歧三联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条件的门诊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进行12周的疗程,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仅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患者均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芍总苷胶囊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不明原因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阴转影响因素。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在我院进行2个月的抗结核化疗,分析痰阴转影响因素。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差异明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痰阴转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且因素表现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是影响痰阴转的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肺结核 痰菌阴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左氧氟沙星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在细菌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科接诊的细菌性肠炎病患80例,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腹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7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发热消失时间为(10.21±3.18)h、腹痛消失时间为(3.51±0.78)h,比对照组的(13.56±3.42)h、(4.69±0.65)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与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疗法对细菌性肠炎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比单药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乳酸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细菌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00例(UC组),克罗恩病50例(CD组),其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群培养,对比三组肠道群结构变化,并分析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组肠道内SC、SB、PS、BL、BD、LC以及EC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UC组E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组PS、SB、BD、LC、EC、BL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ES、S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炎性指标组UC组患者SB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数量差异较小(P>0.05),CD组患者EC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差异对比较小(P>0.05)。IBD患者炎性指标和肠道群呈弱相关性。结论IBD患者肠道群结构被破坏,肠道群失衡,和真杆菌属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炎性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念珠阴道炎患者,共计10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研究时间,并先后予以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比较研究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的检验结果。结果镜检法在阴道分泌物检出中对念珠的检出率与凝集法、培养法数据相比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念珠阴道炎患者予以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念珠阴道炎的首选检验方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8年在本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选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建议。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420mg/次,3次/d,温水口服)联合西沙比利(5mg/次,3次/d,餐前口服)治疗,而对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沙比利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约为77.8%,而观察组临床疗效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9%,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内对照组复发率为30.6%,而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对降低患者复发率也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西沙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活片进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单纯运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运用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活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14d的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运用曲美布汀联合双岐四联活片进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时,其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曲美布汀 双岐四联活菌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活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96例抗菌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参照组(48例,予以双岐杆菌四联活片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参苓白术散联合双岐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65%(44/46),明显比参照组78.28%(36/46)低,(P<0.05);研究组止泻时长(2.6±0.5)d,明显短于参照组(5.8±0.6)d,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展开专业治疗时,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活片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性得以提升,建议推荐。

  • 标签: 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 参苓白术散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