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3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共发生护理安全问题24例,其中跌倒2次,输液外渗6例,自行调节滴速3例,错漏服用药物6例,压疮2例,烫伤3例,坠床2例。结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防范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院内危险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基层医院 内科 护理安全 隐患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有在我院血透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计算运用PDCA前后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观察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血透患者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中的作用。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长期血透导管比率为22.4%(56/250),运用PDCA管理模式后长期导管比率逐年下降,2018年1月长期导管比率降至11.2%(34/302)。结论PDCA方法在持续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切实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基层医院 血透导管比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7年天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处置的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能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结论在政府主导卫计委的指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复安,学名甲氧氯普胺,又名灭吐灵。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强大但中枢性镇吐作用1。同时加强胃及上段小肠的运动,起到很好的外周镇吐作用。因其毒性低,安全范围大,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该例小儿严重椎体外系反应发生在基层医院,因其伴有吞咽障碍致痰栓,呼吸骤停。而腹部术后应用胃复安镇吐在基层应用较广,值得我们基层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胃复安 基层医院 椎体外系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9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结果观察组咳嗽(4.8±1.5)、气促(2.4±1.3)、体温(3.4±1.6)、啰音(5.2±1.3)、白细胞(3.1±1.6)、C-反应蛋白(3.1±1.3)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咳嗽(4.7±1.6)、气促(2.8±1.3)、体温(3.2±1.4)、啰音(4.9±1.6)、白细胞(3.4±1.4)、C-反应蛋白(3.3±1.6)恢复正常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中恶心现象发生率为1.04%,腹泻发生率为2.04%,未出现皮疹;对照组中腹泻发生率为6.12%,皮疹发生率为4.08,为出现恶心;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1.8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9.80%)对无明显差异。结论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基层医院 抗菌药物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实施常规管理时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30份。研究组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实施PDCA循环法时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30份。两组均实施多重耐药菌目标性检测。结果研究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多重耐药防控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多重耐药防控管理 PDCA循环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的留有视频资料的4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Dixon)23例,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17例。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 简介:摘要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应急的素质,探讨和实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基层疾控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 标签: 公共卫生 应急 人才培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与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护人员以及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医患纠纷发生人次、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医院各项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明显上升,医疗纠纷发生人次明显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从而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

  • 标签: 优质护理 满意度 指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146例患者,按是否感染为原则分成未感染患者72例为对照组和感染患者74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感染部位及感染诱因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心功能、合并症、抑酸剂、侵入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必须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机率,不容忽视。

  • 标签: 基层医院 心血管内科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围生期咨询和保健的常见问题,并总结有效对策供临床借鉴。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总结其在围生期咨询和保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对策。结果本次调查可见存在的问题为孕期保健知识缺乏、怀孕基础知识缺乏、孕期营养知识缺乏、B超等检查认知缺乏、妊娠期合并症知识缺乏等情况显著,其各项认知缺乏人数占比分别为75.0%、76.0%、69.0%、78.0%、81.0%。结论围生期相关健康知识缺乏是基层医院孕产妇的常见问题,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及时实施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孕产妇的健康认知水平。

  • 标签: 围生期咨询和保健 基层医院 常见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区医疗同时也得以发展,本研究主要针对基层社区传染病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此切入,给出传染病防控管理对策,以提升基层社区传染病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进程。

  • 标签: 基层社区 传染病 质量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测量职业倦怠程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职称与个人成就感密切相关,人格解体与工龄密切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影响情绪耗竭的因素包括职称与工龄,影响人格解体的因素包括职称、月收入,引起成就感低的因素同样为月收入与职称。结论对职称、收入分配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或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职业倦怠情况,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优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符合生育政策在汉滨区计生服务站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的计划怀孕夫妇368例,根据其孕前优生检查情况进行统计观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对策。结果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68例对象当中,23.4%的人存在风险因素,这与当前孕前优生检查率低、优生优育工作开展面临困难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下降等方面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针对当前孕前优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对于提高孕前检查率,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 孕前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科室护理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参与护理管理,分别管理规定部分的内容,每周质控结果,利用PDCA、排列图、柏拉图、追踪法等质量管理工具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总结。利用图表的方式,量化展现出来,抓主要问题,进行整改,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结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统计分析科室的管理内容更加一目了然,了解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的所在,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使管理更加有效,落实起来更具体。护士的能动性增强,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也在稳步提高由最开始的90%上升至现在在的97%。结论质量管理工具的的应用,更加客观、真实,且容易动态观察。让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科室管理,增强了护士的团队协作性,使科室的管理质量提升,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质量管理工具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灸护理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015年开展艾灸护理操作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存在问题包括护理人员中医理论知识欠缺,对患者病情、体质不熟悉,未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物品准备不齐全,灸盒固定不妥当,操作流程不够熟练,操作前告知及操作后巡视不到位。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艾灸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熟悉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操作中认真做好观察及评估,及时发现操作中的不足及问题,确保艾灸疗效的发挥,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艾灸护理 基层医院 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折压疮风险病人实施流程化管理,实现对压疮风险病人全程监控,动态管理,降低压疮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方法制定压疮风险病人管理操作流程,应用Braden评分表对病人实施入院2小时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8分病人实施压疮风险干预措施,通过对2013-2014年未使用压疮风险病人管理操作流程,与2015-2016年使用压疮风险病人管理操作流程,进行压疮发生率风险,对比流程化管理前后压疮防治效果。结果实施流程化管理后骨折压疮风险病人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14%、难免压疮发生率为0.07%。结论流程化管理促进了对骨折病人压疮敏感性质量监控,提高了临床护士对压疮风险预测的能力及实施预防措施的规范性,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流程化 压疮 干预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