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搏(EECP)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应用EECP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与观察组患者的6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EECP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冠心病 EECP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胃食管流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84.4%),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流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埃索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流性食管炎的患者5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普通西药治疗吗丁啉;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性食管炎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40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0.2)d、(5.7±0.4)d、(4.7±0.1)d、95.0%,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措施能很好的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AE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和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7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和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老年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神经性皮炎诊断标准的86例老年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3例。试验组用复方氟米松联合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皮肤瘙痒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皮肤瘙痒评分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联合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老年神经性皮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瘙痒症状、促进皮损消退,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复方氟米松软膏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或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基本一致,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胃炎伴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黛力新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胃炎伴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和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黛力新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胃镜检查结果、焦虑、抑郁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慢性胃炎伴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黛力新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黛力新 奥美拉唑 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食管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胃食管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对较低(观察组为7.5%),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雷贝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硝唑结合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方案对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RE病人60例,根据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抗酸药物医治,观察组病人给予根除Hp方案甲硝唑结合阿莫西林药物医治,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药物医治后的疗效情况、医治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药物医治RE,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Hp,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旋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波比利与铝碳酸镁片联合治疗胃癌术后胆汁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胃癌术后胆汁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波比利联合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波比利与铝碳酸镁片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胃癌术后胆汁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早期预防癌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氯波比利 铝碳酸镁片 胃癌术后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铝碳酸镁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食管流行咽喉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食管近端及远端pH<4时间百分比、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铝碳酸镁 雷贝拉唑 联合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高龄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应用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整体护理方式对高龄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充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治疗依从性亦可得以提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高龄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潘立酮单用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胆汁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单用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流性胃炎均有明显临床效果,其中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单用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潘立酮 铝碳酸镁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系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按照其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流性食管炎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EA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其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性食管炎接受系统护理,可以促进其疗效的提高,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型体外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DNNind、SDANN、rMSSD、SDNN、PNN50与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脏自主能力具有明显改善能力。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率变异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该研究比较两种染色方式的差别,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取9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美蓝组和美蓝联合纳米炭组,美蓝组46例,双染料组50例,染色后检出染色淋巴结并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后行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结果美蓝组46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42例,其发现率为91.30%,灵敏度为80.00%,准确率为84.78%,假阴性率为20.00%。双染料组50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48例,其发现率为96.00%,灵敏度为84.62%,准确率为92.00%,假阴性率为15.38%,假阳性率均为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染料法都更胜一筹,其染色效果更好。

  • 标签: 美蓝 美蓝联合纳米炭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剂量布地奈德、丙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医院诊治的68例AECOPD患者,遵从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分别行丙托溴铵结合低剂量布地奈德、丙托溴铵结合高剂量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总疗效、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接近,P>0.05,无临床对比价值。结论将高剂量布地奈德与丙托溴铵结合应用在AECOPD患者中整体疗效优于低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安全性更高,效果更理想,建议深入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异丙托溴铵 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丙托溴铵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结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治疗及护理模式加沙丁胺醇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丙托溴铵,治疗周期为一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丙托溴铵治疗方式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老年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三联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分两组。治疗组采用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氨茶碱及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见效快,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小儿 毛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