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95%酒精固定蛋白甘油凝集法细胞块的制备。方法取新鲜鸡蛋的蛋清至于烧杯中。按73比例加入甘油,以玻璃棒充分混匀,搅拌至均匀泡沫状,放置于冰箱冷藏室过夜。去除表面凝结浮沫,收集下部澄清液于200ml滴管瓶,置于4~8摄氏度冰箱保存。每100ml可加入0.5g麝香草酚以防腐。结果细胞块完整,不易破碎,可多次重复切片;HE染色镜下细胞富集,有效成分多,核浆分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准确,易于判读;可进行FISH、PCR、重排、测序等分子病理检测。结论可在各级医院病理科开展。

  • 标签: 细胞块 95%酒精 蛋白甘油
  • 简介:摘要小窝蛋白-1是肺组织细胞膜上的一个特殊结构,在应力及高氧损伤的调控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其中p38MAPK通路在细胞生长、细胞应激、炎症和凋亡等多种病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与小窝蛋白的相关性做一综述,旨在对小窝蛋白-1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小窝蛋白-1 p38MAPK信号通路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在临床诊治中的现状。方法收取我院60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收取时间为2012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呈多样化,常累及多个或者两个器官系统,以重度湿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儿有10例、反复湿疹患儿20例、以反复便秘、腹泻、吐奶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儿有15例、以反复喘息、慢性咳嗽为临床症状的患儿有11例、贫血患儿有3例、血便患儿有1例,对患儿采用奶粉代替饮食的诊断方案,患儿家属接受的有30例、占50.00%、不接受奶粉代替饮食的诊断方案患儿家属有30例、占50.00%。结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较多,患儿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治疗方案依从性较差。

  • 标签: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 临床诊治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配总蛋白试剂 开放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是细胞之间的黏附结构中重要的一种,紧密连接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诊断治疗指标。本文对紧密连接蛋白与妇科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蛋白 妇科肿瘤 细胞黏附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二硫键断裂试剂β-巯基乙醇制备白蛋白纳米制剂。结果表明巯基乙醇的加入导致白蛋白结构变化和疏水核心的暴露,促进纳米粒子的形成。白蛋白纳米粒可聚集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因此,白蛋白纳米粒子是药理活性物质靶向输送的理想载体。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说服力强、数据客观、稳定性强的生化指标,它可以反应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是人体血糖代谢的金标准,它不仅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对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升高在各种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检测阳性的疾病﹙临床上的第一诊断为主﹚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升高的分为四组一组均值为3905.82±2981.97pg/ml;二组为4447.04±2089.94pg/ml;三组为2646.95±1586.81pg/ml;四组为2581.80±1292.22pg/ml。结论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 化学发光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蛋白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09年9月我院制药所中要生产的60份胰岛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传统方法制取胰岛素组。B组为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组。观察两组产生药物的难易程度、成本及生产药物后的药物疗效。结果两组药物经过不同方法的制取,A组药品的有效率为26.7%。B组药品的总有效率为70%,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药的总有效率(11.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组微生物来生产药物蛋白比传统方法制取药物蛋白制取容易、成本低且生产药物的疗效好。

  • 标签: 重组微生物 药物蛋白 生产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全血CRP的检测,分别进行金标法与免疫比浊法检测,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金标法重复性显著优越于免疫比浊检测(P<0.05)。对比两种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检测回收性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min、40min检测稳定性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90min、120min检测稳定性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金标法进行全血的CR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回收性好、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开展。

  • 标签: 金标法 免疫比浊法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法的方式抽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的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三组CRP、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比三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而P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中,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CRP、PA水平和血常规的检出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CRP、PA及血常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不同类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轻型收治α地中海贫血孕妇65例作为轻型贫血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孕妇65例作为中间型贫血组,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铁蛋白(SF)、血红蛋白(HGB)检测,对比3组孕妇的SF、HGB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轻型贫血组、中间型贫血组孕早期、孕中期患者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贫血组、对照组孕晚期孕妇SF水平均高于中间型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贫血组、对照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孕妇HGB水平高于中间型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贫血组、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均重于中间型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会有显著改变,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妊娠期 不同类型&alpha 地中海贫血 铁蛋白 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并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入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A组(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和B组(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每组各38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尿白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未见显著异常(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4例;B组患者有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在显效中的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尿白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缓解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效果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明显,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金水宝胶囊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方法将173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组(对照1组),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对照2组).联合组55例先外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1小时后再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1组60例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2组58例外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3组均2次/天,使用2周.在用药1周和停药1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清除率判定疗效。结果用药1周时,联合组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1组和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1组疗效稍高于对照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真菌学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周后3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起效快,疗效高,安全。

  • 标签: 硝酸舍他康唑乳膏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法及转铁蛋白法在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检测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和90%。结论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便潜血 免疫法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高凝状态患者,观察自身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g)以及D-二聚体(D-D)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分为A1组(血管并发症70例)以及A2组(无血管并发症68例)。同期选择健康人员60例作为A3组(对照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等方面,A1组以及A2组明显高于A3组研究对象(P<0.05);并且A1组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其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并且往往表现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情况。对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针对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以及患者出现血管病变的情况可以进行有效明确,最终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高凝状态 血小板&alpha 颗粒膜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药物对于降低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我科收治的肾病蛋白尿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采用一般综合性诊疗方法,并作为对照组,另1组在给予一般综合性诊疗方法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作为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蛋白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于降低肾病患者蛋白尿能够起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肾病 羟苯磺酸钙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区别诊断技术。方法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发热性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照发热的症状分类,将45例细菌感染性的发热确立为实验观察组,将30例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确立为对照组,不明发热原因的有5例,利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性发热实验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5.4%,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1.3%。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快速的分辨出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的观察值可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儿科发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成人 重症心肌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肝衰竭患者100例,其中慢性重型肝衰竭患者50例为实验一组,慢性轻型肝衰竭患者50例为实验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实验一组患者、实验二组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结果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以及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会升高,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的越多,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临床诊断肝衰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