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糖尿病人群DNA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和2糖尿病人群尿样DNA中8-OHdG的含量。结果尿样DNA中的8-OHdG水平显示,高于半年病程2糖尿病病例和2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分别为(2237±562)ng/mgGr和(2380±758)ng/mgG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ng/mgGr(P<005)。结论高于半年病程2糖尿病病例和2糖尿病伴肾病病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于预防和监测2糖尿病病人,测定尿样中8-OHdG含量是一个简单、准确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ELISA 8羟基脱氧鸟苷(8-OHdG)Analysis of situation of oxidation damnification of DNA of type2 diabetic patient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医院知识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方法:用实证研究,即通过对3家医院249份不同人口类型知识员工的问卷调查、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作满意度的主要维度工作本身、工作协同、医患关系、领导行为、工作回报、管理措施都对工作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中医医院管理者的治院理念、管理方法有指导作用,将有助于提高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工作满意度 工作绩效 实证研究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疾病,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属中医“久痢”、“泄泻”、“腹痛”、“肠痹”、“肠游”等范畴。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分型 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柴芍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胃不和胃痛患者随机均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A组常规给予西药雷尼替丁(Ranitidine)治疗胃病,B组给予柴芍和胃汤加减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胃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芍和胃汤 肝胃不和 胃痛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与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与临床分期分布情况,根据中医证分为肝肾阴虚、湿热聚毒、肝郁脾虚、脾虚湿困、气滞血瘀5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差异,并分别根据肝外转移、上消化道出血、门脉癌栓的有无,不同的腹腔积液量及不同的卡氏评分(KPS)分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以肝郁脾虚组最为多见(31.31%),其次是湿热聚毒组(25.25%)及气滞血瘀组(18.18%)。各中医证组间PT,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以脾虚湿困组升高最多,其次是湿热聚毒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APTT以湿热聚毒组升高最多,其次是脾虚湿困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肝外转移组的PTR,INR较无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上消化道出血组PT,TT,PTR,INR较无出血组明显升高(P〈0.05)。门脉癌栓组与无门脉癌栓组之间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腹腔积液组PT,APTT,PTR,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PT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中量积液组APTT,PT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少量积液组、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IN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KPS评分组PT,APTT,FIB,PTR,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0分组PT,APTT,PTR,INR升高最多,FIB减少最多。结论肝郁脾虚证为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证;脾虚湿困证与湿热聚毒证凝血功能较差,肝郁脾虚证凝血功能较好;出现肝外转移、上消化道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候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鼻鼽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肺脾气虚鼻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对肺脾气虚鼻鼽分期论治,初期选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中期选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后期选用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比较两组患者2周、6周治疗效果、主症、体征及兼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体征、总分等各项症状、体征及总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怕冷、咳嗽、纳呆、便溏、乏力、总分等兼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鼻鼽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标本缓急治则理论在临床的良好应用,效果持久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脾气虚型鼻鼽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本病中医辨证分与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临床观察研究,揭示了其中医辨证分与胃镜象、幽门螺旋杆菌(HP)、血液流变学、胃肠激素等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胃炎 辨证分型 客观指标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颈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雷火灸能明显减轻颈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

  • 标签: 针刺疗法 灸法 悬灸 椎关节强硬 颈痛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喘息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方法 : 将我院 80 例小儿喘息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给予口服氨溴索治疗,试验组 40 例给予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CRP 的差异,并分析其呼吸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 试验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