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孕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密切联系,而不孕症患者的临床人文需求易被忽视。将叙事医学及中医平行病历引入临床诊疗中,可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督促医生悉心解答患者疑问,与患者共情,且提醒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注意患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并对患者的心身状况进行记录,对自我的医疗行为进行反思,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改善不孕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皆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叙事医学 不孕症 人文关怀 中医临床 平行病历
  • 简介: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寒温并用之代表方剂,该方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平调之效,用于治疗脾胃升降失序,寒热互结于心下之证,可见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微腻,为临床常用之有效方剂。本文从《伤寒论》原文论述半夏泻心汤证病因病机及其组方特点,重点介绍李秋贵主任医师临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呃逆、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经验与体会,指出心下痞、呕逆、大便不成形是本方证候特点,临证只要抓住脾胃升降失序、寒热错杂的基本病机,投以本方化裁治之,均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枳术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呃逆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藏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藏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且临床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藏医药 心血管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6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后进行常规止血和保肝利胆等相应治疗,同时观察其疗效和术后反应。结果:60例患者都顺利地取出整块结石,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0±5.1)min,出血量10-50ml,平均(20±17.5)ml:肛门排气时间10.5—27.5h,平均(16.9±2.7)h,住院时间平均(4±0.5)d。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并发症概率小,手术和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有利于康复。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继发型肺结核蒙医病证的出现频率。方法:根据胸部DRX线片,确诊符合蒙医敖西根苏热病的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观察记录患者咳嗽、咯痰、胸痛、盗汗等症状,探讨继发型肺结核痰菌阳性与痰菌阴性患者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的出现频率。结果:初发与复发肺结核患者蒙医病证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与胸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体倦乏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盗汗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手足热心、潮热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口干咽燥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气短、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型肺结核痰阳性与阴性患者咳嗽、咯痰、盗汗、口干咽燥、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初发和复发患者的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出现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型肺结核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间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等病证出现频率与痰菌阳性、阴性有关。

  • 标签: 继发型肺结核 蒙医病证 频率
  • 简介: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通塞脉片,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塞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湿热瘀阻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节性红斑 湿热瘀阻证 通塞脉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 简介:目的探讨眼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眼部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结果:肿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B细胞表面抗原和bcl—2多弥漫(+),T细胞表面抗原(-)。CD10、cyclinD1(-),2例CD5(+)。Ki67较低。结论:MALT淋巴瘤是眼部最常见的淋巴瘤,眼眶发病占首位,其次是眼喻、泪腺、结膜。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良性反应性增生等鉴别比较困难。通常需通过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鉴别。恶性度不高,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