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CT影像诊断研究

/ 2

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CT影像诊断研究

杨民正邓延玲毛涛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425000

【摘要】目的:探析CT检查运用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比CT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83例患者均诊断为直肠癌,检出率为100%,其中T1-T2期的诊断符合率为61.54%(8/13),T3期的诊断符合率为74%(37/50),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为70%(14/20),总诊断符合率为71.08%。结论:临床上运用CT检查对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检出率高等诸多优点,还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检查;直肠癌;术前分期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valueofCTexaminationinpreoperativestagingofrectalcancer.Methods:83casesofrectalcancerinourhospitalduringMarch-2015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AllpatientsunderwentCTexaminationbeforeoperation.Thepathologicaldiagnosisresultswereusedasthebasicbasis,andtheresultsofCTexaminationwerecompared.Results:allpatientsweresuccessfullycompletedtheexamination,thisgroupof83patientswerediagnosedforrectalcancer,andthedetectionratewas100%,ofwhichT1-T2diagnosiswithratewas61.54%(8/13),thediagnosisofT3withratewas74%(37/50),thediagnosisofT4stagewithratewas70%(14/20),thetotaldiagnosisfaultcoincidenceratewas71.08%.Conclusion:clinicaluseofCTdiagnosisinpatientswithrectalcancer,notonlyhastheoperationsimple,noninvasive,highdetectionrateandmanyotheradvantages,butalsoforpatientswithstage,hascertainapplicationvalue.

直肠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腹泻、血便、便秘以及脓血便等症状为主,其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当前临床上在诊断直肠癌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钡剂检查、内镜检查以及大便潜血等,虽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不能准确分期,无法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因此,本文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运用CT检查的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为(54.5±19.1)岁,其中35例为女性、48例为男性,病程5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1.1±0.6)年。入选标准:①患者资料完整;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系统性病变或者器官障碍者;②合并精神异常者;③不愿意参与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检查前协助患者做好肠道准备,检查前48h,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检查前24h,给予患者50%硫酸镁口服,叮嘱患者大量饮水,通常为2000ml,检查当日,叮嘱患者保持禁食状态,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检查前1h,运用山山莨菪碱10mg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完成肠道准备后,运用GELightSpeedVCT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其中重建层间距和重建层厚分别为0.625mm、0.625mm,管电流为300mA,管电压为120Kv。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扫描,从膈顶开始,直到耻骨联合下缘。同时,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运用100ml对比剂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其中延迟期为240s,静脉期为60-80s,动脉期为30s,完成扫描后,向工作站传输图像,并进行后期处理。

1.3分期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制定的TNM分级标准将直肠癌分为以下几期:①T1-T2期。肠腔没有出现明显的狭隘,肠壁增加厚度>0.6cm,肠周围脂肪具有较好的清晰度,肠外缘比较光滑,且肠壁出现挛缩;②T3期。肠腔出现明显的狭隘,外周脂肪比较模糊,不存在高密度影,且肿瘤明显侵蚀外层;③T4期。可见肠腔明显狭隘,外周脂肪严重模糊,出现高密度影,且肠壁外层被肿瘤穿破[2]。

1.4观察指标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CT检查的分期符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83例患者均诊断为直肠癌,检出率为100%,其中T1-T2期的诊断符合率为61.54%(8/13),T3期的诊断符合率为74%(37/50),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为70%(14/20),总诊断符合率为71.08%,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男性,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直肠中下段为直肠癌的多发部位,因为直肠癌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者晚期,五年生存率不高。有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Ⅳ期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2%、40%,所以术前准确判断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中,影像学检查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对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是否可以切除原发病灶进行判断,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3]。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高,CT扫描因为具有多维重建、容积成像、快速扫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有研究发现,CT扫描能够将肿瘤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显示出来,能够对直肠癌进行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4]。同时,在CT检查中,可以将间隙模糊和脂肪层高密度作为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原因主要为病变初期,黏膜没有发生水肿,CT扫描图像可以显示肿瘤浸润,所以可以准确分期。在本次研究中,CT扫描诊断直肠癌的检出率为100%,临床分期符合率为71.08%,这一结果与何明英[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CT检查运用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诊断直肠癌时,运用CT检查,不仅具有检出率高、无创性、操作简单等优点,还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博,杨得振,贾勇,董明.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1(12):108-110+114.

[2]任悠悠.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8(2):161-163.

[3]雷小林.螺旋CT直肠癌术前分期与三维成像测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6(4):114-117+125.

[4]郝亚涛,董强,赵军苍.螺旋CT与MRI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0(17):124-125.

[5]何明英,尚乃舰.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9(16):5738-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