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门诊预检诊的 70 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的 35 例实施常规护理,另外的研究组 35 例实施的是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挂号时间、等候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优势明显。对比两组案例的退号次数以及诊不当的情况,研究组的发生几率均少于对照组,分别是 3.1% 和 3.1% 。 结论 :在门诊预检诊中开展优质服务模式,优势明显,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减少分诊差错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实施和应用。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门诊预检诊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以指定院区2020年2月期间诊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热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以常规发热预见分诊模式进行干预,以2020年3月期间指定院区诊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热患者为观察组,以优化预见分诊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的接诊与诊时间、候诊意外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及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检分诊 门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4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0%>75.00%,χ =4.501)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50%<20.00%,χ =4.507)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急诊护理质量,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6.43±2.06)>(90.57±3.79),t=8.592]、病情评估质量评分[(95.60±1.87)>(91.46±2.94),t=7.515]、护理记录质量评分[(94.21±2.59)>(90.86±2.76),t=5.598]、应急处理质量评分[(94.72±2.33)>(91.15±3.85),t=6.1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腹症患者的急诊中用急诊预检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治疗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意外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意外发生率分析可见,观察组候诊及确诊时间更短,意外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采取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可明显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并降低意外发生率,可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急腹症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针对门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予以干预后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90例)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并设为参照组(45例),另外一组采取优质护理,并设为研究组(45例),之后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更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予以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分诊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儿科急诊预检中,应及时、准确诊,促使患儿尽早接受相应治疗,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疾病对患儿身体及生长的影响,促进患儿康复。常规儿科急诊预检方法中,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四级诊法后,可提升诊准确率,并提高分诊效率,因此,本院在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四级诊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四级分诊法 儿科 中低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诊急性非创伤性腹痛患者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非创伤性腹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单进行诊,观察组分诊采用专门评估单及诊断诊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诊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诊断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诊时间以及待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急性非创伤性腹痛患者诊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专门的评估单及诊断记录单进行诊,能有效提升诊准确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非创伤性 腹痛患者 分诊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门诊诊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2650例,根据门诊诊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1325例患者接受常规门诊诊;观察组中1325例患者接受护患沟通技巧模式门诊诊。对比两组分诊时间和科室候诊时间、诊模式满意度、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诊时间和科室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分诊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门诊诊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模式,能够尽可能缩短诊和候诊时间,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使诊模式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门诊 分诊 护患沟通技巧 纠纷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门诊预检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门诊就诊的46245例患者,向预检诊处发放并指导患者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46245例患者中,共筛查出241名发热患者,发热病例占全部患者的0.52%。所有患者均得到妥善诊治,未发生患者漏诊、患者与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现象,同时也未出现候诊、诊、转诊期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结论:结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经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和收治要求,持续完善防监措施、规范开展门诊预检诊对筛查发热病例的流程,有利于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护理管理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从2022年5月至12月,共选取200名门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人。对照组接受例行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总体状况,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时间、等待时间、检查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门诊诊导诊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具有显著的作用,可提高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与之相关的门诊等待时间等指标。因此,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服务 门诊分诊导诊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子型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按照分子型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B型)、HER-2(+)型和三阴型,并对各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Luminal A型患者的原发肿瘤较其他亚型更小,病理分期较其他亚型更早,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其他亚型更高(P<0. 05)。对比四种亚型的复发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亚型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OS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从老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来看,Luminal A型最高,三阴型患者最差,分子型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PCR-芯片杂交法对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DNA型检测,分析研究此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取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初检,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Hb=0g/L,共20例;B组,0g/L<Hb≤3g/L,共20例;C组,3g/L<Hb≤6g/L,共20例;D组,6g/L<Hb≤10g/L,共20例;E组,Hb>10g/L,共20例;且每组标本检测后得知,阳性结果率为50%,阴性结果率为50%。其次,以四种比例对每种标本取样,均采用PCR-芯片杂交法人乳头瘤病毒DNA型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取量分别为100uL、200uL、300uL、400uL、500uL,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①初检结果中的阴性标本、初检A组10例阳性标本、初检B组10例阳性标本与不同取样量的检测结果相同;②C组、D组初检的各10例阳性标本中均各有2例依据不同取样量检测均为HPV亚型漏检;E组初检的10例阳性标本则有1例为HPV亚型漏检。结论 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的HPV型检测中,使用PCR-芯片杂交法人乳头瘤病毒DNA型检测法,结果会受标本取样量不同而出现差异,需要根据标本的Hb水平,选择合理的取样量开展标准检测,可更好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HPV病毒DNA分型 PCR-芯片杂交法 血红蛋白(Hb)水平 取样量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治疗急腹症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急诊预检诊护理)各47例,对比两组确诊时间、候诊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急腹症患者接受急诊预检诊护理,可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急腹症患者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诊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分流措施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中抽选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38例,采取超声诊进行患者分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38例,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患者分流,对比两组患者分流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诊断准确率、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至治疗时间、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分流中引入超声诊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分流效率,更快地完成患者分流,从而提升急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分诊 院前急救 患者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诊在妇产科超声引导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超声引导静脉穿刺的90名女性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超声引导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超声诊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4.4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超声诊应用于妇产科超声引导静脉穿刺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分诊 妇产科 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