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自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中的90例作为本次重点研究目标,按照患者不同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n=45)、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n=45),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卵泡激素与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的应用,让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让患者各项内分泌指标以及症状评分得到了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妇科 内分泌失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加强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内分泌系统疾病 预防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146例患者,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阳性率及细胞数据指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更高( P<0.05);关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 P>0.05),而关于嗜碱性粒细胞数据,血涂片为 0.99%,分析仪为 0.53%,差异显著( 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简便,但在细胞分类上存在一定误差,我们可通过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血常规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检验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优缺点和协同效应。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其他异常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加对血液疾病诊断的信息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4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26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营造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事件,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内分泌科 应用效果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广泛存在于人体各部位,以胃肠、肺脏、胰腺、乳腺等部位居多,均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激素的功能,而分泌的激素暂时未能确定者称为神经内分泌癌。1965年由Raychowdhuri首次报道尸检中发现1例筛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我院2006—2009年收治3例筛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探讨筛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文献复习 筛窦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泌激素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鼻炎鼻窦炎治疗的儿童患者50例和健康无任何临床耳鼻咽喉症状的儿童5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鼻炎鼻窦炎儿童患者为研究组,健康无任何耳鼻咽喉症状的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所有研究儿童鼓室压分型的临床结果差异比较以及观察参与研究儿童中存在鼓室渗液、咽鼓管提示阻塞,中耳功能存在障碍结果比较。结果经研究观察发现研究组患儿中经过鼓室分压型检测发现存在异常现象,且明显比对照组儿童高,两组鼓室分压型结果比较明显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中显示出鼓室内出现渗液、咽鼓管提示阻塞,中耳功能存在障碍的现象,且明显比对照组儿童高,两组结果比较明显有差异(P<0.05)。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测图像中呈现出的B型与C型曲线异常现象,导致出现的鼻炎鼻窦炎症状与患者机体中鼓室功能发生障碍,感染以及相关免疫性反应相关性有着重要的关联。

  • 标签: 鼻炎 鼻窦炎 儿童患者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的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共一年时间内进行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查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共计52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平均26例。将两组的诊断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患者们磁共振影像的诊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诊断特征分析后,观察组中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为25例,其中阳性的概率为96.15%。对照组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其它因素尽可能保持齐平,诊断方式为CT诊断,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为22例,其中阳性的概率为84.62%。结论经过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的特征进行分析,得知磁共振影像诊断几乎可以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中确定病人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影像诊断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内分泌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应的管理对策,并于 2018 年 1 月开始实施,评估管理对策的效果。结果:内分泌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药物不良反应、跌倒、误服药物等,在采取管理对策后,上述安全隐患得到控制,实施前后结果相比,P< 0.05 。结论:内分泌科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这样才能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乳房、足浴,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乳汁分泌量。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01)。实验组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均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中药热敷乳房、足浴干预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泌乳和多泌乳。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产妇 泌乳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穴位压豆、按摩技术和自制营养餐联合应用改善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采取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产妇3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穴位压豆、按摩联合自制营养餐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压豆、按摩技术和自制营养餐联合应用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

  • 标签: 穴位按摩 耳穴压豆 自制营养餐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的袋鼠式护理对于促进其乳汁分泌和预防乳胀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5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袋鼠式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6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6.05%>78.94%)、母乳喂养率(67.41%>51.32%)相对更高(P<0.05),而乳胀发生率(3.95%<14.47%)、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37.19±2.61)分<(47.55±3.18)分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6.81±2.79)分<(48.41±3.23)分相对更低(P<0.05),而产后初乳分泌时间(19.65±1.84)h<(28.14±2.37)h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孕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实施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预防乳胀的干扰和影响,其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乳汁分泌 乳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