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许万彬

许万彬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中医院158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法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treatmentandcurativeeffectofsecretoryotitismedi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128patientswithsecretoryotitismediatreatedin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14toAugust2016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64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routinetreatment,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highnegativepressuresuctionanddruglavageaftertympanocentesisonthebasisofroutinetreatment.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5.31%,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73.43%ofthecontrolgroup(P<0.05).Therecurrenc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fter6monthsoffollow-up(P<0.05).ConclusionHighnegativepressureaspirationplusdruglavageaftertympanocentesisisaneffectivemethodforthetreatmentofsecretoryotitismediawithlowrecurrencerate,whichisofgreatvaluefor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secretory;otitismedia;clinicaltreatment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又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主要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性疾病[1-3]。临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且随着体位的变化会发生改变。轻微患者会出现耳鸣、耳痛、闷塞、耳闷胀等症状,同时鼓膜活动显著降低,鼓膜内陷且颜色暗淡。临床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持久的分泌性中耳炎会引起中耳粘连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导致听力损害、语言障碍以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风险[4-6]。因此,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痛、听力下降以及内耳有闷塞感等症状。对照组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0~56岁,平均年龄(28.15±3.22)岁;病程3d~6w,平均病程(21.5±6.5)d;声导抗检查,负压型53例,平坦型11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27.98±3.40)岁;病程5d~7w,平均病程(22.0±5.87)d;声导抗检查,负压型50例,平坦型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抗生素,并依据患者病情应用喷鼻剂布地奈德,并应用1%麻黄素滴鼻治疗,连续治疗7d。

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具体方法:患者侧坐位,进行常规消毒耳廓、外耳道,并对鼓膜面进行麻醉。麻醉后在鼓膜前下方穿刺,回抽,确定为积液后拔出针头,连接吸引器,间断的吸出鼓室内积液。若抽吸过程中出现血型渗出,应及时停止操作。积液抽取结束后,清理耳道内分泌物,然后经穿刺点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1ml和糜蛋白酶4000U,注射结束后,患者头部后仰偏向对侧呈45°,保持该位置30min。1次/d,连续治疗7d。随访6个月后患者疗效、复发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患者耳闷塞、耳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鼓膜颜色正常,积液全部吸收;有效:临床患者耳闷塞、耳痛等症状显著改善,鼓膜颜色明显恢复,积液大部分吸收。无效:临床耳闷塞、耳痛等症无改善,鼓膜颜色、积液均无面向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7-9]。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复发率对比

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为14.0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但是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有不同的意见。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是最主要、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其他都是次要原因[10-12]。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内细菌产生的毒素,使耳道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杯状细胞分泌增加,从而破坏耳道正常黏膜清除系统,导致耳道内部分泌物大量聚集[13-15]。同时耳道内细菌毒素会加重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中耳黏膜水肿。

当前,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细胞因子以及抗病毒药物等。但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对无糖皮质激素禁忌症患者可使用,但其只能短期治疗,不适宜长期使用治疗[16-18]。

随着临床的不断深入研究,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的发病机制出发,从根本上缓解炎症,促进纤毛运动,消除感染为治疗原则。即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术,针对性治疗,有效去除中耳内积液,缓解炎症反应,促进听力功能的恢复。与此同时,临床结合鼓室灌注药物治疗,不仅可抵抗感染,而且可减少分泌物的产生,最大化的避免毛细血管扩张产生的炎症介质,有效保护咽鼓管的通畅,促进临床治疗疗效。此外,临床给予分泌性中耳炎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宣传,通过有效地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注意合理饮食,以预防积滞成痰。临床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积极给予排除。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复发率低,可从根本上彻底治愈。

综上所述,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今后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际全.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65-166.

[2]陆伟明.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141-142.

[3]田希霞.分泌性中耳炎41例(46耳)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3):932.

[4]卜凤霞.44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9):116.

[5]韦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3例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3):149.

[6]刘亚涛.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3):137.

[7]曹凯峰.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115-116.

[8]刘勇,王志高,宋小秋,等.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57-59.

[9]周福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74.

[10]祝学成.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國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7):113-114.

[11]孙震.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28-4329.

[12]吉小兰.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4(1):42-44.

[13]游绍雄,何婧,卢荣明.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3):55-57.

[14]刘小飞,刘志斌,朱钦源.鼓膜穿刺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J].江西医药,2014(12):1524-1525.

[15]梁冬泳,何中扬,李趣,等.两种途径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5):29-31.

[16]韩闯举,朱磊,王峰,等.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7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1568-1569.

[17]陈善佑.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4):884-885.

[18]张宇丽,尹桂茹,毕静,等.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4):3345-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