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 201 7 年 8 月~ 201 9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P < 0 . 05) ,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和社会关系得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观察组的总依从性为 96 . 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 .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分布模式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升社会经济数据中的主成分;采用MANTEL,对量化发病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匹配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各省可以根据发病率聚类为六组。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成分矩阵与疾病非相似性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220-0.375。而BIO-ENV匹配分析结果显示较好,0.402-0.545是其相关系数范围,其中,0-14岁人口比重、文盲人口占大于15岁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人口比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以及失业率是最匹配干扰因素。结论:2018-2020年我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模式比较稳定,关联着同期的社会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综合防治。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分布模式 社会经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大学生懒学怠学与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性。方法 从许昌学院随机抽取了6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收回573份问卷,研究使大学生产生懒学怠学的因素和解决办法。结果 发现大学生懒学怠学现象在学校里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由于社会支持和自尊共同影响的。结论 大学生懒学怠学与自尊和社会支持负相关性,以结构模式为基准,验证了自尊在社会支持和懒学怠学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并且也从学校和家庭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懒学怠学 社会支持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纳入研究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5例纳入对照组。通过自制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社会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婚姻及家庭状况、家庭关怀程度、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压力、社会功能、社交及支持、精神紧张程度、正负性情感、性格缺陷、躯体疾病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对此应提高重视,尽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此病症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治疗对患者个人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系列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 标签: 系列康复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个人功能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康复训练等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护理等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中药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FIM分级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脑外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外伤 术后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240例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社会因素并应用干预,对比和分析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因素关系、干预前后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变化。结果: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都有明显好转,均优于干预前,数据存在同质性(p

  • 标签: 社会因素 额叶底部脑挫裂伤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52例孤独症儿童,2021年10月-2022年12月,随机电脑筛选下,对照组26例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26例采取行为分析法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对比与分析。结果:对比干预前两组ATE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ATE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干预前两组AB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AB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孤独症儿童采取行为分析法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症状改善,调节其社会交往能力,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行为分析法 社会交往能力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老院区位于上海黄浦区山东中路,1999年10月,仁济东院在浦东新区浦建路拔地而起,时隔13年,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南院和浦东新区灵山路的北院又相继建成,形成东、西、南、北4个院区共发展的局面。新院区的建立,扩大了医院医教研发展空间,弥补了医疗硬件资源的不足,增强了医院发展的实力与优势,但也为医院带来了多院区管理上的困难与挑战。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实践 医院后勤 医学院 共享 浦东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训练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2020年收治的78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78例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精细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精细化护理组接受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后得知,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其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训练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自护能力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行断肢再植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rem自我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87.43±6.52)分高于对照组的(73.41±9.78),TSBI评分(128.27±12.49)分高于对照组的(119.73±13.51)分(P<0.05)。结论: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Orem自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Orem自我护理 断肢再植 自护能力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BC-X理论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1例中青年脑卒中者,调查一般资料、心理社会适应、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情况。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81.02±3.51)分,与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脑卒中发病史、健康认知。结论:中青年脑卒中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在中等水平,需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既往卒中发病史及健康认知差的群体。

  • 标签: ABC-X理论 中青年 脑卒中 心理社会适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对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正念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入组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48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组数为2,组内患者数24例),观察组给予MBCT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引入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正念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正念认知疗法 药物 轻中度抑郁障碍 社会功能 正念水平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健康需求的多样化,中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在现代公共卫生领域重新获得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医在新型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其在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融合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政策环境。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科学验证的缺乏及国际标准化的需求仍是主要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中医的效果,并根据科学研究和公众接受度调整公共卫生策略。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认同、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显著影响中医的接受度。文章建议通过加强教育、推动科研和优化政策支持,以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和信任,从而更好地整合中医进入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特别是在处理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以及新型疾病防治方面。

  • 标签: 中医 公共卫生 中西医结合 政策分析 社会文化影响 新型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SPI、GQOL-74评分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会技能,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对自尊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医院精神科就诊的82例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体检的11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一般信息问卷、MATRICS共识认知测试(MCCB)、状态自尊量表(SSE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皮尔逊系数分析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使用AMOS22.0构建结构方程,并使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验证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障碍得分(56.17±7.24)、自尊水平(54.54±5.62)和社会功能得分(70.13±3.40)。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障碍与自尊水平和社会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986,-0.977,P<0.05),而自尊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982,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验证结果表明,自尊对社会功能有直接预测作用,直接影响为67.00%[95%CI:(0.254,0.542)],而认知障碍部分介导自尊水平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结论:自尊水平可直接影响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可通过调节认知功能间接影响其社会功能。护理人员应从积极的心理角度提高患者的自尊,也可以以认知功能为出发点,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认知功能缺陷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自尊水平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接受破坏性手术的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2月在本院接受破坏性手术的 164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抑郁的情况和社会交际之间呈现负相关的的趋势。 结论:对破坏性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时,可运用社会支持措施,能够将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抑郁症状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增加其完全康复的可能性。

  • 标签: [ ]耳鼻喉科破坏手术 术后抑郁 社会支持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