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预制工作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内分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我院56例内分泌科的护理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工作,研究组的护士则通过预制工作进行工作。结果通过考核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以及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内分泌科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8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制工作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制工作表 内分泌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37例(45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归性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很好地配合表面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无患者更换麻醉方式,在术后3~24月的随访过程中,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眼压由术前(31.5±4.3)mmHg恢复至(13.1±5.2)mmHg,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于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失分问题,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并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提升护理品质。方法:在本科室第一病区随机抽取40位住院患者(其中排除人格变化患者、急性期患者、脑器质性疾病病变患者、成瘾性治疗患者,为验证患者能独立自主打分,在打分前分别给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排除认知功能缺陷患者评分在27分以上给予调查住院满意度)性别不限,第二病区对照组抽取40位住院患者性别不限,对科室在职责任护士进行打分,借鉴品管手法,分析存在问题,进行讨论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提升3个月后二次打分进行对比。结果:其中发现问题组编号1组和2组比较P=0.48﹥0.05表示无显著差别不存在联系可以进行各自自我提升,改善后第1组与第3组进行对比显示P=0﹤0.05,产生差别。第3组与第4组P=0﹤0.05产生差别,对照组第2组与第4组P=0.19﹥0.05,产生差别不大,所有组别对比效果后证明第一病区第3组经过有效品质提升优质服务后效果大于改善前和一般护理行为。结论:经过品质管理后优质服务护理水平得以提升显性的和隐性的质量得以改进。

  • 标签: 满意度调查表 品管手法 精神科护理 优质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价值。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作为研究开展时间,筛选该期间我院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为研究纳入对象,运用奇偶数字划分方法,均分所有患者,奇数组采纳中医护理,作为研究组,偶数组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归纳记录,对比数据结局。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数据(9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5),相比另一组,研究组体现较高优势,表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患儿的依从性,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尽快恢复,体现出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箱照射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分别应用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抽取6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TURBT术后患者,其中32例行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30例行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术后定期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每3个月检查膀胱镜,1年后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时间18~48个月羟基喜树碱组无肿瘤复发26例,6例复发,复发率18.8%,32例均可完成治疗;柔比星组无肿瘤复发25例,5例复发,复发率16.7%,30例均完成治疗。结论羟基喜树碱与柔比星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大。

  • 标签: 肿瘤电切术 羟基喜树碱 表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施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对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效果研究,探讨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对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关节外科在2020年3月-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另选择我院关节外科在2020年7月-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将其归类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采取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主演跌倒发生率、住院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患者出院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例1(1.43%)跌倒,观察组中0例(0%)跌倒,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出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防跌倒护理规范 质量控制 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应用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 针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220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5例患者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纳入对照组,分析妇女引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使用我院多学科联合制定的《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针对我院收治的22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纳入观察组,根据风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 妇女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是引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使用风险评估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需要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风险评估,同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从而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表
  • 简介:1999年,距今已横跨20年漫漫岁月长河。这一年里,著名瑞士制表品牌天梭推出了天梭首枚触屏腕,并命名为腾智系列。在那个手机都是黑白屏幕的年代,该款腕的问世开创了瑞士腕行业中的触屏新篇章,亦翻幵了瑞士腕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

  • 标签: 科技 瑞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82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观察新生儿出暖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蓝光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排序分组,45例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45例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隙衔接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出暖时间、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38例(46只眼)。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泪道冲洗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1周以上,泪道溢泪伴脓性分泌物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以盐酸丙美卡因作泪道局部麻醉,7号泪道探针由下泪点进入泪道探通,直径约0.6mm的毛细硅胶管套在5号泪道探针上由下泪小点置入探通的泪道,置入深度约为6-8cm,毛细硅胶管外端残留约2cm并用胶布固定于皮肤上。术后给予妥布霉素眼液点眼,同时11000妥布霉素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冲洗。毛细硅胶管留置约2天(6-12月龄大),拔出毛细硅胶管后行泪囊区按摩。结果38例患者(46眼)手术治愈43眼,好转3眼,无效0眼。所有患者在置管1天后溢泪明显,均无眼部刺激症状或过敏症状发生,所有患眼1周后溢泪症状均明显减轻,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少许分泌物。3月后所有患者均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结论麻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且恢复较快的手术。

  • 标签: 泪道探通 泪道置管 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与预防性护理在ICU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01-2021.12时间段内我院ICU病房7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n=36例)和实验组(n=36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评估并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与预防性护理措施,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起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 预防性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式SBAR交接在"四位一体"病人转运交接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估满意度。方法:2021年12月-2023年4月,确定80例需转运交接病人样本来源,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n=40):SBAR交接,观察组:改良式SBAR交接,比较两组使用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交接内容全面性、病情重点、管道管理和书写规范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病人在进行转运交接的过程中使用改良式SBAR交接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整体的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SBAR交接表 四位一体 转运交接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层膀胱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住院并且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浅层膀胱癌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31%,两者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61%,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3.11%,复发率为两者差别显著(χ~2=10.859,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浅层膀胱癌的方案中,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住院费用,同时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钬激光 膀胱肿瘤切除术 表浅层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