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VB6VB1VB12进行内关穴位注射配合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观察。方法现将2007年06月-2010年12月我院妊娠剧吐的100例孕妇采用静脉输液法加肌肉注射VB1同时再给予双手内关穴位注射VB1VB6VB12观察其疗效。结论应用内关穴位注射VB1VB6VB12配合输液治疗妊娠剧吐简单、方便、效果显著,两者配合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泛酸和B维生素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9例于我院治疗口腔溃疡的患者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予以对照组采用B维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泛酸联合B维生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显示为65.52%,93.3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x2=7.04,P<0.05);对照组复发率(51.72%)明显高于观察组(16.67%),差异显著(x2=8.08,P<0.05)。结论采用泛酸和B维生素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且具有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价值。

  • 标签: 口腔溃疡 泛酸 维生素B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了解阜新蒙古自治县200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阜新蒙古自治县2009年网络直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标签: 2009年 手足口病 蒙古族 疫情分析 自治 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对B溶血性链球菌带菌孕妇进行早期抗感染干预后,对母婴感染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0例B组溶血性链球菌带菌孕妇基于是否接受早期抗感染干预,分为观察(35)、对照(35)两组,观察组孕妇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孕妇不接受早期干预。比对两组孕妇产后平均最高体温、分娩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B溶血性链球菌带菌者的占比。结果:①两组孕妇产后最高体温均出现在第3日,观察组平均(37.19±0.18)℃,低于对照组的(38.89±0.21)℃,P<0.05;②观察组产妇出现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各1例,无早产及子宫内膜炎;对照组产妇胎膜早破、早产、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羊膜炎分别发生6例、2例、3例、3例,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B溶血性链球菌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例,占比14.29%;对照组阳性16例,占比45.71%,P<0.05。结论:为B组溶血性链球菌带菌孕妇提供早期抗感染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孕妇发生不良事件及新生儿感染B溶血性链球菌的概率。

  • 标签: B族溶血性链球菌 带菌孕妇 带菌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高原牧区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肃南裕固自治县40-65岁患骨性关节病的人群进行现患率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肃南县康乐乡、大河乡40-65岁居民共621人,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关节x线片及检验检查确诊。结果发现肃南裕固自治县骨关节病患者241例,患病率38.81%,高于全国患病率(研究表明骨关节病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达50%)1,(p<0.05)。其中双膝关节患病率为20.77%,单膝关节患病率为9.34%,腰椎患病率为5.48%,颈椎患为1.45%,双手关节患病率为1.13,双膝腰患病率为0.65%。男女性患病率与全国男女性骨关节患病率类同。结论与环境、气候、年龄、性别、职业、种族、肥胖、遗传和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应进行健康教育。

  • 标签: 中老年 骨关节病 高原牧区流行病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ⅢB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86例经手术切除的ⅢB期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以及30例癌旁组织、32例正常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MGB1,比较HMGB1水平以及分布状况。同时,分析其与CD3+细胞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的关系,最后比较结肠癌患者5年的随访资料,统计HMGB1水平和部位与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死亡率的关系。结果(1)ⅢB期结肠癌组织切片中HMGB1呈强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HMGB1表达较少,正常结肠组织无表达。(2)HMGB1表达越弱,CD3+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越偏低,且HMGB1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少数由核质共同表达。(3)HMGB1表达水平与死亡率相关性不明显;而表达部位与患者死亡率具有显著相关性,核质共表达的患者5年内死亡率(56.0%)显著高于核表达组(21.3%)。结论HMGB1在ⅢB期结肠癌患者组织中有强烈表达,CD3+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为ⅢB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高迁移族率蛋白1 ⅢB期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确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组加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降压疗效,1年后随访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好,且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B族维生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吾尔和汉族七氟醚维持麻醉时抑制切皮体动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方法选择ASAΙ~II级,年龄20~60岁择期全麻手术,体重51~79kg,手术切口长度基本一致,未用术前药物的病人40例,根据别分为两组汉族20例(男/女10/10例);维吾尔20例(男/女9/11例)。麻醉诱导使用6~8%七氟醚和100%氧气,复合琥珀胆碱完成气管插管,插管完成后不给予任何肌肉松弛剂。每组的第一位病人均预先设定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2.0%,维持此浓度10min后,开始切皮。由对于实验设计不知情的外科医生评价切皮反应,如果前一例患者发生切皮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比为1.1。结果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Probitanalysis)分析两组数据结果,抑制维吾尔病人切皮反应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为2.35%,其95%置信区间为(2.20~2.53%);汉族病人为2.21%,其95%置信区间为(1.99~2.67%)。抑制维吾尔病人切皮反应七氟醚的MAC较汉族病人高(P<0.05)。结论维吾尔患者七氟醚的肺泡最低有效浓度高于汉族,提示种族是影响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因素之一。

  • 标签: 维吾尔族 七氟醚 肺泡最低有效浓度 差异
  • 简介:13年前,老《炎黄世界》杂志1996年第4期刊登了周传荣同志所写《鄂伦春猎人和他的“大秀才”女儿信》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位鄂伦舂著名猎手刘本占和他六个女儿的感人故事。这“六朵金花”在艰苦的环境中,个个奋发向上,学习用功,工作努力,一个接一个地考上大学、研究生。

  • 标签: 鄂伦春族 女博士 刘晓 梦想 生活 研究生
  • 简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肾上腺类固醇合成障碍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上的缺陷致类固醇激素合成中一些必需酶缺乏而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21羟化酶缺乏(21OHO).它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90%以上.21OHO主要临床表现为男性化,在女性为假两性畸形,男性为假性性早熟.现将一家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报道如下.

  • 标签: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1羟化酶缺乏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娩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后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情况的疗效。方法于研究时段(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抽取本院收治的66例B链球菌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病例资料,以入院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66例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3例孕妇分娩时不实施生素预防性治疗,试验组33例孕妇分娩时实施生素预防性治疗,对比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链球菌感染孕妇分娩时,实施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发生率,还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时 抗生素 预防性治疗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延吉市朝鲜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对照研究。方法使用精神病人社区态度量表(CAMI)研究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信念。结果两组在官方看法,慈善观点无显著性差异,在社会限制与精神卫生认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市民比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上比较落后,认识、理解、接受能力差。结论以精神卫生工作者为动力,充分利用和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向社会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公众的认识,给精神病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心理康复乐园,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

  • 标签: 精神病 社区态度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延吉市 CAMI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塔城市市区内7所小学6-13岁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脂肪肝、血脂以及汉族和哈儿童的区别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在塔城市区7210内名儿童中按照身高、体重比例筛查出单纯性肥胖儿童249名,相对应的249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了血脂、脂肪肝超声检查及调查分析。结果塔城市市区内6—13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有血脂高,脂肪肝等脂代谢紊乱。分析比较发现脂肪肝级别愈高,则后方衰减愈明显距离越远衰减愈重。肝脏声像图的灰阶值轻度与中度从近场2/3,远场1/2开始。结论塔城市市区内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脂肪肝、高血脂等脂代谢紊乱问题,可用超声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均匀性脂肪肝的程度进行声像图测量诊断,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血脂 肥胖儿童 哈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ⅢB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86例经手术切除的ⅢB期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以及30例癌旁组织、32例正常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MGB1,比较HMGB1水平以及分布状况。同时,分析其与CD3+细胞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的关系,最后比较结肠癌患者5年的随访资料,统计HMGB1水平和部位与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死亡率的关系。结果(1)ⅢB期结肠癌组织切片中HMGB1呈强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HMGB1表达较少,正常结肠组织无表达。(2)HMGB1表达越弱,CD3+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越偏低,且HMGB1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少数由核质共同表达。(3)HMGB1表达水平与死亡率相关性不明显;而表达部位与患者死亡率具有显著相关性,核质共表达的患者5年内死亡率(56.0%)显著高于核表达组(21.3%)。结论HMGB1在ⅢB期结肠癌患者组织中有强烈表达,CD3+和CD45RO+细胞浸润密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为ⅢB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高迁移族率蛋白1 ⅢB期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娩前4小时抗生素治疗在妊娠晚期B链球菌筛查阳性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产科2021.02.28-2022.02.28月收治的70例妊娠晚期B链球菌筛查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35例,A组未采用分娩前4小时抗生素治疗,B组采用分娩前4小时抗生素治疗,观察A/B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感染GBS。结果:B组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率5.71%低于A组孕妇25.71%(P

  • 标签: 抗生素 妊娠晚期 B族链球菌 阳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体检真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对2021-2022年我县体检103例艾滋病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方法 根据体检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30例非真菌者73例统计艾滋病患者体检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比较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一般资料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0例艾滋病真菌感染患者共检出146株菌种,多因素结果结论 侵入性诊疗操作、联用抗菌药物、无口腔清洁护理、CD4 水平低、HIV-1 RNA载量高均为影响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可根据上述结果给予相关干预政策,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

  • 标签: 艾滋病 真菌感染 病原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