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应用胰岛强化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的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FB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6.23%(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8/32)。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胰岛强化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二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应用血糖管理三人行模式对初始胰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初次使用胰岛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接受常规性健康观察管理的对照组(43例)与接受血管管理三人行模式的观察组(43例),记录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前相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发现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越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初始胰岛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血糖管理三人行模式,在控制血糖与改善糖代谢方面上可取得佳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糖管理三人行模式 初始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y-干扰释放试验(IGRA)对诊断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疑似活动性结核患者84例患者的细菌学、影像学、病理学结果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整理并随访,同时选择健康人84例作为对照组,用来识别和判断疑似结核病患者的是否真正的患病。并随访治疗效果,与IGRA检查方法对照,评价IGR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结核病例IGRA检测敏感性为85.27%,特异性为81.03%,阳性预测值81.04%,阴性预测值86.12%。结论IGRA作为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对肺结核外其他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也较高,可为菌阴患者、肺外结核等特殊情况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结核病 y-干扰素释放试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应用门冬胰岛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够更好的治疗2型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2型药物 胰岛素治疗应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70例);胰岛素服用方法和计量按照孕产妇个体情况而定;对两组血糖、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前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1±0.61)、(7.16±0.84)mmol/L,显著优于后期组的(5.82±0.52)、(7.77±0.9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期组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 给药时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4月诊治的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患者42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全部给予聚乙二醇干扰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少。结论在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聚乙二醇干扰α-2a联合利巴韦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早期病毒应答好,药物不良反应少,综合治疗价值高,可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利巴韦林 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6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100例临床疑似为新生儿感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测定PCT、IL-6、hs-CRP等指标,分析检测的结果,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而非细菌感染组的IL-6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他指标未见有显著差异性(P>0.05);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对比非细菌感染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统计学的意义(P<0.01)。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上,血清PCT检测显著最高,其次为IL-6、Hs-CRP,以WBC计数检测结果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最低。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6的测定可作为对新生儿的细菌感染性肺炎以及病毒性肺炎进行辅助鉴别的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瘦(LEP)在不同类型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探讨其预测葡萄胎恶变和转移的可能性;并对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葡萄胎预后的判断。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正常早孕(<12周)绒毛组织、32例部分性葡萄胎、93例完全性葡萄胎、30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绒毛膜癌组织中LEP进行检测。分析7例发生恶变的葡萄胎患者的发病年龄、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囊肿、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因素。结果LEP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阳性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χ2=23.49,P<0.05)。结论LEP与正常早孕滋养细胞的侵袭过程有关,LEP在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表达的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强度有关,对临床早期预测葡萄胎的恶变及预防性化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葡萄胎恶变还与患者发病年龄、β—hCG水平、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囊肿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葡萄胎 瘦素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恶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胱抑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2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C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血清肌酐(Cr)。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ys-C、RBP是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8月在我院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9个月治疗组有效率达31.4%、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51.8%,治疗组再次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局部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8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各24例,对照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和铁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左卡尼汀治疗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206.53±4.27)ug/L、红细胞比容(36.95±3.02)%、血红蛋白(127.63±4.16)g/L、转铁蛋白饱和度(34.21±3.71)%、血尿素氮(5.19±0.46)mmol/L、血肌酐(94.32±6.28)umol/L、血尿素(5.01±1.48)mmol/L、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8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及铁剂治疗,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左卡尼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 铁剂 血液透析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胱抑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2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C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血清肌酐(Cr)。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ys-C、RBP是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旋甲状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妊娠并发症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和地特胰岛对血糖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左旋甲状腺,对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为5.31±0.19,5.97±0.23;餐后2小时血糖为5.71±0.25,6.23±0.29,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分别为2.71±0.42,4.25±0.53,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妊娠期蛋白尿,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破,贫血发生率较低。结论左旋甲状腺对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妊娠并发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 亚临床甲减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et-He及EPO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ID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应用酶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EPO的表达。结果IDA患者外周血Ret-He、MCV、MCH、Hb、MCH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血清中EPO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t-He及EPO在IDA患者中异常表达,可为临床ID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Ret-He sEPO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以及住院时。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术后第7d子宫复旧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可以显著减少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提高止血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采取胰岛泵强化治疗的80例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床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床号为单数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床号为双数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泵强化治疗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护理干预 青壮年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治疗,以此观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浆血栓b2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按照1l比例分不同组别研究组(针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IL-6、TNF-a、血浆血栓b2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血清IL-6、TNF-a、血浆血栓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之后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浆血栓b2水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清炎症因子 针灸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喜炎平注射液、维生C注射液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药物单一治疗组44例和药物联合治疗组46例,药物单一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组则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维生C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控制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炎症积分、免疫力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组疗效高于药物单一治疗组,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控制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优于药物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道感染炎症积分、免疫力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治疗组呼吸道感染炎症积分、免疫力水平优于药物单一治疗组,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药物单一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维生C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呼吸道感染炎症积分、免疫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喜炎平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胰岛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及新生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胰岛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患者分娩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率,比较2组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结果分娩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中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评分及NBNA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GDM患者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降低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二甲双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沧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个体化饮食)与对照组(单一处方饮食)各24例,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改善程度与胰岛抵抗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血糖改善程度不明显,胰岛抵抗指数水平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干预后血糖改善显著,胰岛抵抗指数水平降低幅度明显,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处方有利于降低其血糖程度,使得患者胰岛抵抗程度得以显著降低,确保其各血糖监测指标均能达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处方饮食 单一处方饮食 2型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