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自从顾炎武提出“八股盛而六经学微”之说后,清代以降的《诗经》研究者,皆对有明一代的《诗经》研究,持贬抑态度。如皮锡瑞的《经学历史》,仅用“季本、郝敬多凭臆说”,“丰坊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以行世而世莫能辨”二语,将有明一代《诗》学否定得一干二净。

  • 标签: 《诗经》研究 《诗》 诗说 经学 顾炎武 清代
  • 简介:1999年3月3日,我在太行老区深入生活,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一条使我十分悲痛的消息:“著名电影导演凌子,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3月2日在北京逝世”。我看了这条消息后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我和凌导演是1939年秋在晋察冀认识的,那时我在晋察冀边区政治工作队,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正在筹建儿童演剧队,经周巍峙同志(原西战团主任,今中国文联主席)亲自挑选,我被调入西战团,第一天报到就见到凌子(那时叫凌),他身穿日本军大衣,背着日本牛皮背包,穿着日本皮鞋,还留着一小撮胡子,活象一个日本鬼子,我当时以为他是日本战俘,就有意识地接近他,一说话才知道,他就是西战团的大导演凌子。他问我:“你从

  • 标签: 电影导演 服务团 晋察冀边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雷雨》 托尔斯泰
  • 简介:说到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我们不能不提林眠;说到中国现代新兴绘画的伟大先驱,我们也不能不提林眠;甚至说到世纪文化伟人,我们还是不能不提林眠。

  • 标签: 现代艺术教育 中国现代 林风眠 山村 客家 奠基人
  • 简介:在围棋术语中,所谓孤棋是指处在对方包围之中还没有成活的棋型。倘若把华中国共力量的布局比作棋盘的话,那么,到1940年秋天,国民党在苏北的韩德勤部和中共在皖南的新四军,就成为华中棋局上的两块孤棋。

  • 标签: 皖南事变 透析 1940年 围棋 新四军 国民党
  • 简介:为了营造清气正的工作环境,西吉县志办制定措施、开展活动,着力打造“四型机关”。一、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打造“学习型志办”。

  • 标签: 工作环境 县志 西吉 干部职工 学习型
  • 简介:人”一辞主要指《诗经》“国风”一脉的诗人,首先包括“国风”诗篇的作者,次被引申为继承“国风”抒情传统的理想诗人的范型。作为一种批评策略,“人”的诗学原则与汉儒所奠定的经典解诗传统呈现出同源而异趣的发展辙迹,其重心逐渐从“圣门”的经典语境过渡向“诗家”语境,被开启章法、修辞、言意关系等语言情意结构层面的理解和研究维度。此一诗学转向大致在明代以“辨体”为理论要素的文章学语境中达到高峯,以许学夷《诗源辩体》为集大成之标志,完成对多种资源的综合。“人”的完整内涵至此包括诸如风刺、考正、比兴、寄赠、微婉、温厚、言近旨远、不落言筌等一系列伦理价值或美感特质。

  • 标签: 风人 国风 圣门-诗家 得失-体制 辨体《诗源辩体》
  • 简介:文跃进暑期的“浮夸”有不自觉浮夸和自觉浮夸两种表现形式。不自觉浮夸是说大话,自觉浮夸是说假话。一般来说,自觉浮夸是不自觉浮夸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会导致新的不自觉浮夸的产生,而形成恶性循环。大跃进“浮夸”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浮夸程度惊人、牵涉人员多、危害大等特点。

  • 标签: 大跃进时期 “浮夸风” 表现形式 特点 不自觉浮夸 自觉浮夸
  • 简介:曾经吹过一阵风,温情、自由、热烈和奔放,现在和将来,我都想念这种。北大西南门外的广东饭馆何贤记,以蒸、炒、煎、焖、、煲、炖、扣等见长。桶仔盐虾,白色锡纸裹着黄黄的虾身,焦脆可口;枝竹东山羊肉煲,汤浓味淡,还有招牌菜糯米骨,都是我们常点的菜。那里的烧鸭也好,除去翅膀、鸭蹼、内脏的整鸭的鸭肚里,填进用桂皮、老抽、老姜片、香菇、冰糖、鱼露、八角、蚝油、红葱

  • 标签: 温情自由 热烈风 老师李
  • 简介:靖康之后,山河巨变,痛定思痛的南渡君臣开始反思北宋覆亡的教训,在"拨乱反正"、收复山河的时风激荡下,"崇正"思想逐渐影响到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掀起了一场"复雅"的文艺改良运动。同时,在"崇苏"风气影响下,在北宋并非"正统"的苏轼"以诗为词"被抬升到"东坡范式"的高度。在几种思想、艺术领域倾向的激荡碰撞、交织影响下,南宋前期词逐渐形成了"雅正"审美风貌。

  • 标签: 宋词 崇正 复雅 理学文化影响
  • 简介:在剑河县城东面50公里处的小广环龙庵前,有一座石碑,高1.43米、宽0.83米。碑文楷书阴刻。碑的背面无文字。碑眉从右到左为“永定规”四个大字(7厘米见方),整个石面由上而下(自右至左)刻有1076字(含碑题四字),仅有几字较为模糊,但经过洗刷,仍清晰可辨.此碑系光绪十四年(1888年)七月,由小广、下敖(即今化敖)、谢寨的头人潘松乔等人为正风俗而立,距今已99年。立碑前,曾两次出示晓谕(布告),第一次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距今170年;第二次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距今114年。第一次出示

  • 标签: 永定风规 婚姻习俗 阴刻 光绪十四年 同治十二年 剑河县
  • 简介:明、清之际“绝代才女”倪仁吉,字心惠。号凝香子,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倪大村(时称浦江县化龙池上金生村)人,17岁出嫁到义乌市青口乡大元村。其丈夫是秀才吴之艺。她精刺绣,善绘画。擅书法。能诗文,生前各类艺术作品均已流传民间,以至传入日本国,为世人所称道;并有《凝香阁诗稿》一书传世。明、清文人笔记多有记载。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本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义乌市博物馆还收藏着她的绣品和绘画。这位绣、画、书、诗四艺俱绝的绝代才女,竟一度湮没于世。2006年是她的400岁生辰。

  • 标签: 才女 生辰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作品 省博物馆 浙江省
  • 简介:成就事业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有着非凡的意志、韧性和智慧。但其表现方式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轰轰烈烈,一种是寂寞无闻。我所了解的乌以先生就是后一种人。他曾任第四、第五届安徽省政协委员。他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乌以,1902年生。山东聊城人,别号天柱山人。早年

  • 标签: 天柱山志 山记 山志撰写
  • 简介:《印人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印人的著作。周亮工倾尽一生心血研究印章,撰写此部著作。其中,周亮工关于"印宗秦汉""性情""本色""出己意"等印学观都与其"通篆籀而后结构淳古,使转劲利"的书学观一致。周亮工将篆隶的笔法和结体用在行楷书乃至草书创作中形成独特的"碑行"体,作品也因此显露出浓厚的金石气,全然一派秦汉气韵。

  • 标签: 《印人传》 周亮工 篆隶书 印学观 书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