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话短说,想谈点意见。对任何大的历史运动,都应该从多角度去进行透视,才能展现其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避免片面性。1.关于殖民主义的两重性问题,首先涉及一个理论问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按过去的一种观点,认为任何民族都按共同的历史发展规律,经历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如果这样,每个民族(或社会)都会找到内在的力量来实现这种大的社会变革。但马克思认为亚洲的古老社会没有这种内在的自我变革的力量,故而这种社会革命需要靠外来的破坏力量来引发。理解马克思

  • 标签: 破坏力量 历史发展规律 自我变革 历史运动 发展阶段 主权独立
  • 简介:中国古代都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河南境内分布有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大古都,作为特殊范畴的城市,它们是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河南 历史文化 古代都城
  • 简介:1966年2月,春节刚过,作为省委“清”工作队员的我,与其他60名同学一道,奔赴威宁回族苗族彝族自治县白马公社,在草海之滨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其中很多趣事至今难以忘怀。现将其忠实记下,既是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又权当一个普通人对那段历史的见证。

  • 标签: “四清”运动 中国 历史资料 威宁回族苗族彝族自治县
  • 简介:皖籍状元第一人到底是谁在前面“旧事之一”中,已经写明皖籍状元第一人是李群,这也是研究安徽科考史的人的共识。但前不久我在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讲授“状元的故事”时,当我讲到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李翱利用举子卢储来投卷将之择定为婿的那一段,

  • 标签: 状元 安徽电视台 公共频道 第一人 文学家 思想家
  • 简介:在吴忠主会场宣传仪式启动的同时,全区24个市县(、区)分会场分别开展活动,通过上街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展出地方志成果等形式开展地方志宣传活动。

  • 标签: 地方志 宣传活动 掠影 吴忠市
  • 简介:古代日本的五月五礼仪,始自7世纪初,形成伊始受到中国夏至理念的影响。至8世纪律令制国家确立后,五月五节仪成为体现天皇与全体官人政治关系的重要国家礼仪。中国民间五月五习俗中的菖蒲、续命缕等道具成为律令制五月五节仪的必要组成要素,避邪除灾的观念也随之被融入五月五节仪之中。

  • 标签: 古代日本 五月五日 礼仪 律令制国家
  • 简介:抱云尔”,⑩其清高的本性也在“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和“不群名自噪,多恐太分明”中暴露无疑。当然并不是这部分的所有诗作都和作者的心迹有很多的瓜葛,其中一些诗句纯粹就是在介绍岭南的特色,因为他意识到岭南如此美景只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才能留予后人品味与体验。这一想法了曾经在“红棉飞絮,满天如星,此南荒奇景也,不可无诗”中有所流露。于是便有了“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金口沾罗衣。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的生动写照,也借“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天生尤物本消魂,

  • 标签: 《岭云海日楼诗钞》 丘逢甲 情景诗 岭南 诗情'话'意 思想
  • 简介:<正>驻大使馆报告日本侵华计划梗概(1935年9月30)本年自日人对于华北要求事件发生以来,初则经济提携之说盛行于时,及至最近,则彼方一切论调对于提携之词已渐舍不用,进而改称所谓开发华北者,不徒宣传,且进而作成方案,从事著手。既已由其天津驻屯军扩充调查班按照对象调查一切问题,而南满铁道会社亦出资设立

  • 标签: 日本侵华 大使馆 华北政策 经济提携 中国政府 对华
  • 简介: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由罗国威整理的《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是以日本古典研究会1969年出版的《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为底本进行点校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六朝文献的原貌。今将其与中华书局点校本诸史的相关内容作校勘,胪列若干例如下,以就正於方家(文中所附诸书页码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中华书局点校本 札记 校史 出版 底本
  • 简介:刘香成先生习惯于把自己淹没在成堆的照片中,整理、修复、核对、出版。在这个位于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之间的合院里,62岁的刘香成先生每天晚上10点入睡,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浏览新闻,有时候在两个公园间游走散步,或是搭乘609路公交车去国贸附近的健身俱乐部游泳,但更多的时候,他习惯于把自己淹没在成堆的照片中,整理、修复、核对、出版。作为曾经的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得主,他的家中却极少悬挂自己的作品,就连登上全世界无数家报纸头版头条的"戈尔巴乔夫扔稿子"也不例外。正是这张记录了苏联解体时刻的独家照片,使他成为了获

  • 标签: 刘香 中国历史博物馆 摄影记者 摄影奖 普利策 新闻摄影
  • 简介:从15世纪到19世纪,惟一与日本有正式外交关系的朝鲜,曾有六十多次派遣使团赴,这些使团中的文人留下了约四十种类似出使日记的有关文献,以及相当数量的笔谈、唱酬和绘画。这一庞大的文献资料是研究朝鲜与日本近世政治、文化、经济关系的重要史料,在、韩学界很受关注。可是,这些文献资料至今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看上去只是记录、朝之间往来的资料,对中国学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本文指出,这些文献资料的意义是双重的,它既呈现了这几个世纪日本与朝鲜的政治关系与文化比赛,也让我们看到在近世东亚的政治与文化上中国的存在,朝交往中,无论在政治领域的名分、礼仪、文书上,还是在文化领域的衣冠、风俗、学问、艺术上,现实上的“明清”虽然缺席,但历史上的“中国”却始终在发生影响。因此,在朝鲜通信使文献中,尽管看到的主要是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也可以看到中国在通信使文献中,仿佛是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

  • 标签: 朝鲜通信使 明清中国 日本 朝鲜 文化间的比赛 在场者
  • 简介:<正>新蔡葛陵楚简是20世纪末在河南省境内发掘出土的一批重要的楚文字资料,自其面世以来即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不过,新蔡简由于自身残损严重、内容单一(卜筮祭祷记录)等客观原因,在与内容以典籍为主的郭店简、上博简及新见的清华简的"博弈"中,明显落于下风。虽然如此,这批竹简中的一些"未解之谜"仍然不断有学者投入心力

  • 标签: 新蔡 楚简 上博简 蔡简 研究成果 上古汉语
  • 简介:唐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日本向封建社会迈进一步加强的日本,为了不使自己在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低于新罗,就与其位次孰高孰低的问题向唐提出了异议.这个事件既反映出了唐、、新三国之间微妙的外交关系,也反映出了日本的民族性.

  • 标签: 日本 天宝争长
  • 简介:议会政治下的国会选举通常会透露出社会政治意识的走向。战后的日本议会政治,是在战前议会政治基础之上植入美国式民主政治理念,以英国式民主政治为范本确立起来的。而1949年1月本国会大选,则可以看成是战后日本议会政治由英国式民主政治模式转为日本式民主政治的标志性选举。藉助这次选举,保守性质的政党开始确立优势地位、派阀政治出现、中间政治意识失势等战后日本社会政治诸多特征都呈现出来。研究1949年1月的日本大选,对于把握战后日本保守政治体制的形成和日本社会政治意识的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国会选举 保守政治 派阀政治
  • 简介:1871年发生了琉球漂民在台湾被害事件,日本以此为借口,经过精心的策划与准备,于1874年悍然派兵在台湾南部螂峤地方登陆,对牡丹社等进行烧杀抢掠,中国海疆出现了重大危机。清政府一面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渡海赴台,加强防卫;一面在外交上展开对日交涉。经过艰难的折冲樽俎,中日双方于当年九月在北京签订了《互换条约》,“牡丹社”事件终于落下帷幕。日本图谋侵占台湾,由来已久。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是日本将侵台图谋付诸行动的第一次尝试。在此次日军侵台事件中,美国原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等人为虎作伥,充当帮凶,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国方面在军事上加强防备以及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日本侵占台湾的图谋最终未能得逞。然而,清政府破财消灾的做法,既暴露了海防的空虚,又表现出外交的懦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为其后日本并吞琉球及20年后发动甲午战争和强行割占台湾埋下了祸患,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 标签: “牡丹社”事件 日军 侵台 北京专条
  • 简介:《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地震。甲寅,诏曰:“顷者上天垂监,谴告屡彰,朕有惧焉,震惕于心。思所以议狱缓死,放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页227).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札记 校史 孝武帝 元元